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互聯網産品還能不能“薅羊毛”

互聯網産品還能不能“薅羊毛”

時間:2024-10-20 04:06:00

“企業不是做公益,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要妄想在企業家身上薅羊毛”《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胡林果顔之宏孫少龍/北京報道

8月1日起,微信宣布将對通過微信支付進行的每筆信用卡還款收取0.1%的服務費,此舉預計将影響數億綁卡微信用戶。

綁定信用卡、一鍵還款、免手續費……這項對于不少微信用戶來說已經習以為常的便捷服務開征服務費,不免引發這樣的疑問:下一項收費的服務是什麼?在互聯網産品上“薅羊毛”的時代是否一去不複返了?

下一個收費項目是什麼

“手上有4張信用卡,全部綁定了微信支付自動還款,雖然0.1%的費率并不高,但我還是決定棄用微信支付了。”在得知微信即将對償還信用卡的服務進行收費時,北京的張先生解綁了所有在微信上的銀行卡,而擺在他面前的,還有支付寶、銀聯雲閃付、京東金融等免收還款服務費的支付軟件可供選擇。

和張先生有同樣焦慮的人并不少,本刊記者在采訪中得知,一些用戶認為微信當初使用多種獎勵手段鼓勵用戶綁定信用卡,在用戶養成習慣後突然收費,很不适應;還有一些用戶則擔憂,收費覆蓋面從提現到信用卡還款,微信是否還有對其他免費産品進一步收費的計劃。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微信第一次對免費規則進行調整。2015年10月,微信宣布轉賬收取手續費;2016年3月,微信停止對轉賬收取手續費,轉而開始對提現功能收取手續費;2017年12月,微信開始對每月信用卡還款累計超過5000元的部分收取手續費。

騰訊方面表示,用戶每筆還款都會産生支付通道手續費,騰訊财付通一直在投入手續費補貼。近年來,通道手續費成本随着信用卡還款業務的發展而迅速增長,為适當平衡成本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收費調整。

騰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微信支付的綁卡用戶已超8億。知名互聯網行業分析人士尹生認為,京東和阿裡最大的利益來源是商品交易,因此它們有動力降低用戶的支付成本以鼓勵用戶更多交易;而騰訊并沒有自己的直接商品交易業務,無法通過交易的價值來覆蓋金融服務的成本,因此會選擇通過金融服務來獲得營收。

互聯網企業動起了“用戶的奶酪”

資深互聯網行業分析師馬繼華認為,不論是收取提現手續費還是信用卡還款手續費,微信支付的這一系列舉動都是在為流量“紮緊袋口”——希望留住資金流,又不希望承擔過多的經營成本。

不難發現,近年來各大互聯網平台都在求解“如何用最小投入來吸引最大用戶流”這道題,從打車平台大戰到外賣補貼之争,從共享單車的彩虹博弈到三色共舞,用戶始終在經曆從“薅羊毛”的狂喜到吐槽服務“越來越貴”的輪回之中。而促使互聯網企業動起“用戶的奶酪”心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巨額補貼模式的不可持續性。最讓用戶記憶猶新的應該是2014年掀起的打車平台的補貼大戰。彼時,滴滴、快的和Uber的用戶争奪持續白熱化,單一打車平台日最高補貼額甚至達到了千萬計,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巨額補貼的負效應進一步顯現,公開報道顯示,即使是當前最大的打車平台滴滴出行,也仍未在2018年到來前夕實現盈利。

——投資人的獲利需求。“企業不是做公益,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要妄想在企業家身上薅羊毛。”一位不願具名的互聯網行業投資人表示,所有的投資都是建立在有回報的基礎上,一些“無利可圖”或邊際效益趨零的服務會被叫停或被要求減小開支,因此盡管微信在信用卡還款上所承擔的總成本也許并不高,但也會被納入“節流”範圍。

——消費升級的必然性。業内人士認為,從出門打車到家裡叫好車等車到了再出門,互聯網行業在改造用戶生活習慣、促進用戶消費模式升級上起到了積極引導作用。當用戶所付出的成本與接受的服務質量達到動态平衡時,全行業才能實現良性發展。

既然收費,就要有收費服務的樣子

“前期用免費吸引你綁卡,你把身份、金融等信息都提供給它,突然又說要收費了,覺得自己被傷着了。”廣州消費者齊女士認為,用戶規模的迅速擴大應在企業預期之内,用“無法承擔高額成本”來解釋有搪塞用戶之嫌。

本刊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一些互聯網平台修改了免費政策或取消了現金補貼,但受訪者并沒有感受到服務質量有明顯提升。“過去搶紅包經常能搶到5元8元的全場通用紅包,現在隻能搶到5角1元的了,還限制商家使用,用戶體驗明顯差了。”杭州的胡先生向記者“吐槽”,現在在外賣平台上點一單外賣的成本明顯高于過去,非但沒有看到送餐服務質量提高,缺斤少兩、送錯餐品等情況反而多了,讓人很不舒服。

有業内人士分析指出,既然選擇向用戶收費,企業也應該做到服務質量同步提高。收費與否、從什麼時候開始收費、針對哪些業務收費都将直接影響産品或服務的市場競争力,如果企業貿然選擇收費而競争對手并沒有跟進,或者收費服務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并不能覆蓋所付出的經濟成本,将面臨用戶流失、失去市場份額的尴尬局面。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企業可通過培育有忠誠度的客戶群體,繼續把企業事業做大,讓企業公信力和品牌效力不斷增值,“關鍵是心裡有沒有消費者,态度決定一切,打造消費者友好型的現代互聯網企業才是王道。”

馬繼華則建議,用戶要更加理性對待平台的補貼或免費政策,提前做好心理預期,考慮到将來是否願意為平台的服務埋單,畢竟不會永遠有免費的午餐。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