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别把菜葉随意丢棄

别把菜葉随意丢棄

時間:2024-10-18 04:44:06

夏秋之交,蔬菜大量上市,各種蔬菜所含營養成分不同,吃菜時要合理搭配,才能獲得較全面的營養。但我們在平時做菜時,一些菜葉及根莖經常被扔掉,殊不知,這些被扔掉的部分可是營養寶庫呢!蔬菜的葉子是植物合成營養成分的工廠,也是營養精華。閱讀《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等參考文獻,結合自己多年來生活經驗以及使用蔬菜下腳料制作菜肴的烹饪實踐,将蔬菜下腳料相關營養價值及食用方法與大家分享,既能節約家庭開支又使餐桌豐富多彩,增加家庭幸福指數。

芹菜葉:芹菜葉中所含的很多營養成分都高于芹菜莖,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可以補充鈣、鐵、鎂、硒等微量元素,是骨質疏松、缺鐵性貧血人群的好食材。同時,芹菜葉的鈉比芹菜莖低一半左右,對高血壓患者的低鈉飲食很有幫助。

在烹饪芹菜時,千萬不要擇掉芹菜葉,應洗淨整株烹饪,也可以用芹菜葉做餡或者涼拌着吃。将芹菜葉洗淨,入沸水中一焯撈出,放在涼水浸漂,撈出控淨水,放些幹豆腐絲,加入調料拌勻,好吃又有營養。

白菜葉:白菜外層綠葉中的胡蘿蔔素濃度要比中心白色葉子高十幾倍,富含維生素C。

如果覺得白菜外層與芯混炒口感不好,也千萬不要把葉子扔掉,可以掰下來,另做一盤炖青菜,或用綠葉做湯、做餡等。另外,白菜疙瘩可以切片加鹽腌10分鐘,配上辣椒絲等,放入自己喜歡的調味品,爽口開胃。

蘿蔔葉、蘿蔔皮:蘿蔔全身都是寶。蘿蔔葉的維生素C含量豐富,不僅能防止皮膚老化,阻止黑色素的形成,而且還能預防血管老化和動脈硬化。蘿蔔葉還富含維生素A和鈣。葉子中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防治便秘。蘿蔔葉可以熬成湯,做法很簡單:先将葉子切碎,在沸水中燙一下備用,換幹淨水燒開,倒入蛋液,再加入蘿蔔葉,最後放鹽、胡椒粉等調味即可。另外,蘿蔔葉還有藥用價值,作藥用時又叫萊菔英或萊菔秧。把新鮮的葉子搗碎或晾幹的葉子煎濃湯,可以治療中暑發痧、腹痛、腹瀉。當然應該咨詢醫生後飲用。

蘿蔔皮比蘿蔔芯含有更豐富的維生素C、鉀、鈣等營養物質,并富含澱粉酶。逢年過節吃了過多油膩食物時,可以幫助人們舒緩胃腸壓力,有助于消化食物。蘿蔔皮直接食用或者涼拌口感清脆爽口,如果腌制成小鹹菜與米粥搭配食用非常開胃。不過,蘿蔔皮辛辣,胃腸功能不好的人不要食用。

莴筍葉:莴筍清香可口,大家喜歡吃筍莖而棄葉,其實莴筍葉中的鈉、鈣、鐵、錳、鋅、銅、硒等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莖。莴筍葉中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而且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含量高于菜花、四季豆、蘿蔔、番茄及所有瓜類蔬菜;尤其是莴筍葉中含有的胡蘿蔔素,幾乎是莖的10倍。莴筍葉富含葉綠素,有“綠色精靈”的美譽,具有清潔口腔、防齲除臭、潤膚美容的功效。既可以生拌,也可以用開水焯一下,配以佐料,味道清香爽口;還可以炝莴筍葉,色澤碧綠,口感鮮美。

紅薯葉:近年來,在歐美、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紅薯葉熱”。常吃紅薯可使人延年益壽,而紅薯葉在我國卻被廢棄或作為飼料。研究發現,紅薯葉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含量極高。新鮮的紅薯葉營養豐富,與菠菜、芹菜、白菜、油菜、韭菜、黃瓜、南瓜、冬瓜、莴苣、甘藍、茄子、番茄、胡蘿蔔比較,在14種營養成分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熱量、纖維、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13項中,紅薯葉均居于首位。中醫認為,紅薯葉味甘澀,性微涼,具有益氣健脾、養血止血、通乳汁、利大小便等功效。在有“長壽村”之稱的廣西巴馬,老百姓就把紅薯葉視為“長壽菜”,經常食用。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紅薯葉,腸胃消化能力不佳者、腎病患者不宜過多食用。紅薯葉可以當菜吃,可以涼拌或爆炒,也可以做湯。

西蘭花莖:西蘭花是美國抗癌協會推薦的抗癌蔬菜,但被我們扔掉的西蘭花莖比菜花所含的抗癌物質、維生素C、鈣和膳食纖維還要高。可以把新鮮的西蘭花莖切成小條蒸熟後用培根卷着吃。在北方更習慣把西蘭花莖和葉用來腌制成酸菜吃。

辣椒瓤、辣椒籽:辣椒瓤和辣椒籽中維生素C的含量甚至比辣椒果肉還要高,膳食纖維含量也非常豐富,而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人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也能為腦神經提供營養,增強記憶力和思維活躍度。對于美食家來說,辣椒籽是他們的最愛,因為辣椒的芳香烴正是來源于籽,遇到高溫就香味四溢。辣椒瓤則有點韌不好嚼,所以一定要切成細絲才有較好的口感。可以直接在清洗辣椒的時候保留裡面白色的瓤,一起烹饪就可以了。還可将辣椒籽收集起來先曬幹,再磨成粉,做牛羊肉餡料時用辣椒籽粉代替花椒水,不僅去腥膻,還能增香。如果遇到比較嫩的辣椒瓤,可以嘗試切成細絲之後,加一點鹽、醋、香油涼拌,味道也不錯。

編輯:汐顔xiyanbianji@sina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