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年人的心理适應

中年人的心理适應

時間:2024-10-18 04:33:36

中年人可謂已到達人生最高峰的階段,自幼兒時期、兒童時期、少年時期及青年時期曾做過種種的努力,而每一個階段都有其價值,但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在成人階段有好的生活和成就。

在中年時期其個人的生活狀況、适應情形,不單是代表其個人的成就或失敗,同時由于這個年齡的人影響很大,可能是某機構的老闆、經理或職員,也可能是教師或公務人員,至少是家裡的父母,都可說是身居要位,在其生活之内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所以中年人自己若能适應的好,那他身邊的人都有福了。反之,若适應的不好,其身邊的人會非常痛苦,非常容易發生問題。

中年人是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之後的一個成果階段,先前的培養、栽種皆将于此時收成。在人生中,中年時期是決定成敗最主要的階段,過了此階段進入老年,已算是走下坡路了,并非不能再繼續努力、補救,但總是有很多的困難,也不容易有更好的結果出現。

停滞危機

人到了中年很容易産生停滞的狀态,心理分析學家Erikson将其稱之為“停滞危機”。他認為人在中年階段所面臨的十字路口,一方是傾向于生産與影響,另一方是傾向貧乏與停滞。

Erikson認為,一個人自幼年、少年、青年時,每一個階段都能适應的很好,到了中年時期自然就會關心在生活中能夠生産什麼、能夠影響什麼。在此所言生産,是指生物性的生殖,希望能有孩子,而且很在乎,哪怕在年輕時曾揚言自己不要孩子的人,此時都會很在意,以前不想結婚的人,現在也想成家了,總希望自己能制造些活動的小東西。

另一方面,中年人也很喜歡從事一些制造性的活動,在工作中或其他場合裡做些東西出來,如果是位工匠,會希望蓋棟房子;或是主管某業務,希望能完成一件事;或是一位學者,希望能做些研究出來,産生、制造一些非生物體的事物。

此外,中年人喜歡影響、教導他人,尤其是比其年輕的人。此年齡的人好為人父母、好為人師表,因為他自覺經驗夠多、夠好,看到周遭幼稚的人,恨不得将所有好東西都掏出來,這是此年齡的人的心情。當然,年輕人應該了解你的父母親、師長或上司在中年時,就是要靠關懷、重視生産和影響來肯定自我,使他們感覺到生活有意義,自己有用處,感覺自己能有效、正常地發揮功能。

由于中年人有這些特性,因此,很樂意照顧、關心他人,這是很自然的曆程。中年人很在意、很重視生産和影響,看到新的東西出現,舊的東西改變,就覺得很快樂,一旦透過生産,制造出來的人、事、物,會很寶貴地保存,使之能夠延續,不會消失、破壞。因而,中年人自然就會很關心已經被制造出來的人、事、物,無論是自己或是他人制造的,都會很樂意地給予幫助,甚而很樂意與他人分享其經驗和知識。

但也有些人,由于在中年以前的适應不好,或者在此之前都很好,到了中年才有了困難。因此,無法對任何事物産生興趣,走上一條比較不健康的道路,亦就所謂的停滞和貧乏,對什麼都沒興趣,不想做任何事情,不想産生任何東西,也不想制造、涉入任何事物。

也有的較積極,總是強迫他人接受其意見、教導,以便顯示其權威。事實上,對對方并不關懷,隻是做一種生産和影響表面的形式,這都是停滞危機的自我掩飾的狀況。

還有些人為了克服停滞、貧乏的感受,在中年時期有一般人說的“老人花”的行為,對異性特别的感興趣,又舍得花錢,好似過去的日子都白過了,想要求得到補償,而風花雪月一番。其實這些人因無法做正常的生産和影響的活動,也找不到人樂意讓其生産或影響,藉由金錢達成自己的願望;也可能由于停滞、貧乏的心理狀态過于空虛、無味,反而無法投入生産、影響的生活。因此,尋求刺激感官的活動。

當一個人中年時期陷入停滞或貧乏的心理危機,無論是赤裸裸地表現出來或是遮遮掩掩不欲人知,但其實質是相同的,表示其中年時期過得不是很好,未走上适應良好的道路。

值得警惕的是,一旦度過青年階段步入中年,就需不斷地提醒自己,應好好培養生産和影響事物的興趣,而且切勿隻有形式沒有心,沒有關懷和投入,漸漸地就能身心合一,一點一點地嘗試、培養和努力,自然就會走向一條比較确實的、良性的生産和影響,避開生活停滞、貧乏沒有意義的感受。

工作的成就

由于中年時期很重視生産和影響,而工作是達此目的最主要的活動,不僅可制造一些工作成果,且可透過工作影響他人。

根據工作心理學的研究,工作的功能極廣。首先,工作是為了換取經濟的資源,滿足經濟安全的需求。其次,工作可滿足影響他人的欲望,每個人都有權力欲望,而在工作中可名正言順、理直氣壯地影響他人。此外,工作尚可滿足人際親和的需求、社會贊賞的需求、滿足自我表現的需求、追求成就的需求……有太多的需求可在工作中獲得滿足。

所以,人在中年時期必須要工作,而且必須要認真工作、投入到工作中,而後人生的重大基本需求和動機幾乎可獲緻滿足,而往往社會也以工作的成就視為對人評價的一項重要依據。

互不依賴的親子關系

常聽到一些為人父母者說:“何必當初,生這些兒女做什麼?”但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觀念,生下孩子本身就會有很大的滿足感,而且生下孩子不是為了将來要報答你,并非要子女懂得感恩才值得養育。

事實上,在子女不再很能接受父母的意見、看法之前的年歲中,父母已經獲得相當足夠生産和影響的欲望。當然,孩子長大後,父母仍應繼續在可能的範圍内發揮影響的作用。但随着子女年齡的不同,表達和影響的方式要轉變,本身亦要不斷的改進,絕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孩子進步,做父母要跟着進步,如此至少總比子女看的較深、較廣,再以适切的方式表達,孩子依舊會心悅誠服。

做一個現代的中年人,為人父母者應該慢慢地擺脫傳統社會一種父子軸的親子關系,除去一些過分依賴的心态。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雖然早期看來是子女依賴父母,但事實上,父母亦很依賴子女。

許多心理學家也都認為,中國的親子關系是相互依賴的,這一點是需要修正的。子女随着年齡增長,在情緒上、經濟上對父母的依賴愈來愈少,同樣,父母也要随着子女的長大,減少對子女的依賴。但卻有許多家庭,由于子女不再依賴父母,而父母卻對子女依賴增多,進而造成許多問題。

中年父母對子女在情緒上的依賴,應随子女年齡增長而減少,若孩子能奉養父母那是意外收獲。俗雲:“老來三件寶——老伴兒、老友、老本。”“老本”很重要,對自己的經濟狀況要能抓得穩,對自己的事要安排好。

過去農業社會是以家為單位,現在的社會則是以個人為單位。每個人的經濟能力隻夠與其最親密的妻子、孩子生活,這是社會制度的轉變,将來在經濟上照顧你的不是子女,而是整個社會。

社會變遷的适應

當今社會的中年人還需面對另一特殊的适應問題——社會變遷的适應。台灣近一二十年,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型到工商業社會,變遷極為快速,無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生活意義的轉變都太大了,造成中年人适應特别困難。

社會轉型階段,由于兒童、青少年可塑性大,問題較少,對新的事物較快、較易接受;老年人觀念已定,基本上很難改變,社會也不期望其改變,比較遷就老年人,問題也較小。唯獨中年人,是在社會舞台上最中堅的份子,社會對其期望很高,但他們過去所受的訓練、教育,皆具有相當程度的傳統色彩,而社會轉變極快,現實社會的結構及所提供的生活方式已經,變,年輕人的觀念也不一樣了,中年人往往顯得格格不入,甚至對新的事物難以理解,不知如何應付每天生活中的新問題。社會對他們要求很高,必須面對問題,也需負責;種種的理由,受到極大的壓力。

解決的辦法仍是句老話:“活到老學到老。”中年人也不過四五十歲,甚至六十歲,既然社會在不斷地進步,年輕人能學,中年人為什麼不能?中年人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機會來學習,不僅應該學新的事物,反而要用比年輕人更多的時間和精神學習。

另一補拙之道就是運用年輕人,那些思想觀念較新的年輕人可為你所用,可以領導他人,隻要做到一點——腦筋不要太頑固。自己想不出好點子,讓能力強的人發揮,然後要“識貨”,做适當的選擇和判斷,且要有開闊的胸襟、風度、不耍權威、不耍脾氣,同樣地能有所進步、超越。

編輯:汐顔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