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讓《錦鯉》遊動起來……

讓《錦鯉》遊動起來……

時間:2024-11-08 03:32:15

金雞報曉,意氣風發。1月5日,随着《丁酉年》郵票一聲長鳴,2017年新郵發行正式啟動。

對于2017年的新郵發行計劃,郵迷們多有熱議,在此筆者就個人感受談點認識和看法,以期對郵票發行部門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有所幫助和參考。

《錦鯉》《恐龍》郵票,采用影雕套印效果更佳

《錦鯉》郵票是2017年新郵計劃中的一大熱點,郵迷們對其寄予厚望,甚至将其與半個多世紀前發行的《金魚》郵票聯系起來。反映出人們期待佳作、呼喚經典的内心願望。

然而此魚非彼魚。錦鯉與金魚盡管同屬于觀賞魚,甚至有“水中活寶石”、“會遊泳的藝術品”之美稱,但客觀地講,其觀賞性要比金魚遜色得多。因此,《錦鯉》郵票要達到《金魚》郵票這樣的藝術境界和設計水準,是比較難的。這首先是錦鯉本身的特點決定的。錦鯉的體形碩大,魚背挺直,遊姿穩重端正,身體雄健有力,是其長項但也難免使得其有些“笨拙”,它不像金魚那樣輕盈小巧,玲珑剔透,千姿百态,形狀優美,也沒有金魚那般五彩斑斓,活靈活現,秀色可餐,富有藝術表現力。所以,比較而言,錦鯉在方寸郵票上呈現出來的風采和美感會不及金魚,這也是該票部分圖稿發布後有不少郵人在微信圈對其頗有微詞的一個原因。

在自身“先天不足”的情況下,《錦鯉》郵票在設計和印制上隻有揚長避短,采用影雕套印,以作為彌補。錦鯉的形體發達,體态豐盈健碩,獨具陽剛之美,特别是其骨架脊背、鱗片鳍鰓等部位,輪廓鮮明,造型有力,線條感強,極适合于雕刻版的表現。因此,如果《錦鯉》郵票采用影雕套印的方式印制,讓其在方寸之地“遊動”起來,能在較大程度上彌補不足,進而增強這套郵票的觀賞點和感染力,反之就極有可能留下遺憾。

從物種的特點來講,《恐龍》郵票按說也特别适合于用影雕套印,不知印制工藝和現有技術能否達到并滿足套票小版使用雕刻版的要求。

《春夏秋冬》了無新意,《二十四節氣》不宜中斷發行

《二十四節氣》郵票第一組和第二組已經問世,本來2017年應當接着發行第三組的,然而突然間中斷,卻莫名其妙地安排發行一套《春夏秋冬》穿插其間。

在我們現實自然中,二十四節氣本來是連貫性、周期性最強的,《二十四節氣》系列郵票從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角度,分四組在四年發行,按說是順理成章、順其自然的,但現在人為地中斷一年,破壞了該系列郵票的内在聯系,也讓人覺得郵票發行計劃随意性太大,不夠嚴謹、嚴密和嚴肅。據說,《二十四節氣》第三組、第四組,是特意留到2018年、2019年發行的,為的是2019年第四組發行時再同時安排發行一枚《二十四節氣》小全張。如果是因為這樣就将本來應該連續四年接踵發行的郵票,硬是在中間腰斬一刀,将其斷為兩截,如此做法太生硬、太魯莽,值得商榷。在我們郵人的印象中,好像郵票發行中并沒有發行小全張必須連同套票一道發行這樣的規定吧,不然的話,2016年3月發行的《中國郵政開辦120周年紀念》小全張為何能使用幾年前發行過的賀年郵票作圖案?為西安全國郵展發行的“龍勝梯田”四方連張,選用的也是2013年發行的《美麗中國》圖案。所以,完全可以在2015年至2018年将《二十四節氣》全部發行完畢,再在2019年國慶之際發行《二十四節氣》小全張。再如果說,《春夏秋冬》是為了使“四字格”的系列郵票不斷“香火”,也顯得很牽強。難道除了“春夏秋冬”之外,就再也找不出可以發行郵票的“四字格”選題了嗎?其實,“四字格”這種形式作為郵票選題本身來講,也沒有太大的價值和特殊的意義,像《梅蘭竹菊》也好,《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也罷,大都發行過專套郵票,現在又改頭換面來出一遍,有這個必要嗎?從已公布的《春夏秋冬》郵票圖稿所表現的内容來看,無論是春放風筝、夏采蓮蓬,秋收稻谷、冬迎新年,都是早已表現過的内容和場景,已發行和後續發行的《二十四節氣》均将其一網打盡、全面覆蓋。可以說選題毫無新意,簡直就是對極為有限而至為寶貴的郵票志号資源的浪費。難道現在郵票選題真的到了嚴重匮乏和枯竭的程度,要靠翻來覆去地炒剩飯來聊補無米之炊?君不見,還有多少亟待發行郵票而沒有被列入計劃之中的選題在那兒排隊啊!

五大自治區成立逢10年慶,“紀票特發”值得提倡

2017年計劃發行的10套紀念郵票中,以重複性、周期性題材居多,像《内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同一選題已經發行過3套郵票,今年是否可以考慮“紀票特發”或者改出郵資封片呢?

西藏、新疆、内蒙古、廣西、甯夏五大自治區的成立紀念郵票,每10年出一套,如果票名每次都直接冠以“成立××周年”,便給郵票設計帶來了極大限制,畫面内容隻能是圍繞着“歡慶歌舞”和“建設成就”打轉,表現手法和反映内容大同小異,多有交叉重複,跳不出固定的模式和常規套路,總給人似曾相識之感,若改成特種郵票發行,則可以有更多的新意,受條條框框的束縛減少。

五大自治區逢10的“生日”之際,為當地發行一套特種郵票作為獻禮和紀念,效果應當是不錯的,半個多世紀前就有過先例,如1961年11月25日發行的特47《西藏人民的新生》,就是為紀念和平解放西藏10周年而發行的郵票。1995年9月1日,在西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之日,郵電部也沒有發行直接以此為選題的紀念郵票,而是發行了《西藏文物》特種郵票作為慶賀。此外,在1998年甯夏回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之際,均沒有發行專題紀念郵票,而是分别發行了反映當地影響于世的文物古迹題材的特種郵票《賀蘭山岩畫》《靈渠》作為紀念。

為五大自治區慶生郵票,采取“紀票特發”的形式,使之有計劃、有步驟,系統地反映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曆史、自然和風土人情等,遠比現在這樣單純地發行慶祝類的紀念郵票要好得多。變換了角度,開闊了視野,一舉多得,既向人們宣傳介紹了當地的風物和資源,擴大了影響,又拓展和延伸了郵票發行題材,也給郵票設計者提供了更大發揮的空間和餘地,能在較大程度上避免畫面内容的單調、雷同和重複,同時也可以激發郵迷們的新鮮感和收藏欲。

全運會郵票應當弱化處理,取消小全張配置

四年一輪回。今年又是全國運動會舉行的年份,郵票發行仍是按部就班例行公事,照20年前形成的“規矩”行動,發行一套兩枚并帶小全張的郵票作為紀念。

從1959年12月第一屆全運會舉辦以來,紀念郵票如影随行,一套沒拉下,最初兩屆還是十幾枚的大套票,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氛圍有關。到1993年第七屆全運會時,紀念郵票的勢頭有所減弱,隻發行了1枚郵票。從1997年第八屆全運會開始至今,全運會的郵票又勢頭強勁。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發行了小型張,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運會,均在發行一套兩枚郵票的基礎上出了小全張。套票帶小全張的格局,在郵票發行上屬于比較高的級别了。

全運會雖然是國家級的運動會,但随着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尤其是國際國内各類重大賽事的增多,其影響力和關注度已是今非昔比、日漸式微了。加上多數的全運會郵票設計上也沒能出新出彩,除了運動項目,就是會徽、吉祥物再加場館,猶如雞肋一般,引不起郵人們的多大興趣。有鑒于此,郵票發行部門應當順勢而為,有必要對全運會紀念郵票的“規格”進行調整,取消其中的小全張配置,将稀少的小全張資源讓位給更适合的選題。

《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和《人民軍隊早期将領》,不應戛然而止

在2001年建黨80周年和2002年建軍75周年之際,中國郵政相繼開辟了《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和《人民軍隊早期将領》這兩個人物系列郵票的發行,基本上是按照間隔5年的周期,在建黨、建軍逢五或逢十的年份發行新的一組郵票,同時也是作為向黨的生日和建軍節的一份獻禮,目前已分别發行了三組,各計15枚,展示了30位我黨我軍的早期領導者。這對于宣傳和介紹為我黨我軍早期創建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曆史人物,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彌補了人物郵票選題上的不足。

2016年是建黨95周年,同時也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按照周期,本應發行《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第四組郵票,但不知什麼原因,當年的郵票發行中并沒有安排這一選題。2017年是建軍90周年,照理也應該安排《人民軍隊早期将領》第四組發行,然而在已公布的發行計劃中也沒見蹤影。難道這兩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曆史價值的郵票選題就這樣戛然而止、半途終結?

按照這兩組系列郵票的發行要求和人物入選标準,至少還可以再各發行二到三組。翻開黨史、軍史,我們會發現還有多位事迹突出、影響深遠的革命先烈和英雄前輩夠資格上郵票而沒有露面,中共早期領導人方面,如劉伯堅、阮嘯仙、何孟雄、陳潭秋、夏明翰、博古、王若飛、李碩勳、楊殷、俞秀松、蕭楚女等;人民軍隊早期将領方面,則有周逸群、鄧萍、吳煥先、王爾琢、盧德銘、尋淮洲、陳樹湘、馬本齋、趙尚志等,都是合适的人選。

緬懷先烈,不忘初心,郵票作為人民群衆喜聞樂見的宣傳載體,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其他渠道無可比拟的效應。郵票發行部門應當盡快安排《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人民軍隊早期将領》系列郵票的後續發行,這是一份神聖職責和崇高使命,也是一份光榮義務。

(責編:尹璐)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