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牧馬鈔”的價值之最

“牧馬鈔”的價值之最

時間:2024-11-08 02:57:34

在當今錢币收藏圈内,第一套人民币中的1951年版“牧馬圖”壹萬元鈔(圖1、2)俗稱“牧馬鈔”,是被冠以“币王”和“市場價值之最”的券别。

1951年版的壹萬元鈔系我國解放初期的老貨币制鈔票,1955年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二套人民币後,就意味着1948年12月1日發行的的首套人民币已退出曆史舞台。如今,在錢币收藏品市場上,上品“牧馬鈔”的市場價格已達到180萬元(2017年6月參考價),被世界錢币收藏界認定為“正式發行并流通使用過的貨币評估價值之最”。

一、第一套人民币的發行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前,由于國民黨政府實行了惡性通貨膨脹政策,其發行的法币、金圓券等紙币在解放戰争後期時的信譽已一落千丈,金、銀等硬通貨重新回到流通領域,尤其是銀元,由于過去曾廣泛流通,民間貯藏較多,重新成為市場上計價流通的主要貨币,其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價格也不斷上漲,漲速往往超過一般商品。1947年7月,人民解放戰争轉為戰略反攻,距離全國性勝利已為期不遠。為适應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籌劃組建中央銀行、發行統一貨币的工作遂提上議事日程。經過一年多的調研、協商、準備,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宣告成立,并從即日起發行中國人民銀行鈔票—“人民币”。當時,确定發行人民币的定位是統一各解放區的貨币,同時作為新中國的本位币,發行方針是“适當穩定”,即根據各地區生産和商品流通情況以及市場貨币松緊的程度,有計劃地、慎重地将人民币投入市場。

第一套人民币共設計生産了12種面值,由于其生産是以各解放區印鈔廠為基礎的,所以到1955年5月10日全面停止流通時為止,這套人民币共産生了62種版别。

二、曆史原因造就“牧馬鈔”存世量稀少

第一套人民币中的“牧馬鈔”發行于1951年5月17日,鈔票正面左側的圖案就是大家熟悉的“草原牧馬”圖,票面整體的主色調為紫色,而以茶色為主色調的背面則是一些花紋圖案和蒙文的央行名稱及面值等。該鈔發行時正值解放戰争結束不久,全國各地流通市場上物資匮乏,該券種是偏遠地區發行的貨币,其中面值壹萬元的“牧馬鈔”僅在内蒙古自治區發行使用,而由于内蒙古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銀行工作人員騎着馬和駱駝,背着裝有紙鈔的麻袋和牧民打交道,因此發行規模很有限,發行數量非常之少,到1955年4月1日停止使用,流通時間僅僅曆經3年11個月。

據《内蒙古志·金融史》介紹,以蒙文為鈔票背面載體的1951年版壹萬元“牧馬圖”人民币,從發行到回收,不到4年時間,導緻某些邊遠地區都沒有看到過這張鈔票。據曾經在呼和浩特市銀行工作的老人回憶,使用較集中的地區也鑒于當年生活貧困等原因,在宣吿該币停止使用前,基本上都到銀行兌換了新币制的第二套人民币,再加上除部隊和政府有關機構的人員略有流動外,從外省到内蒙古來的人極少,因此從内蒙地區外流出去的“牧馬鈔”數量也甚少。而那些因為被遺忘或其它原因未兌換而留存下來的,絕大多數也因此币紙張脆弱和黴變、蛀蝕等原因而受損,留存下來的更加稀少。因此,在當今收藏品市場上,就連品相差的“牧馬鈔”都很難見到。

1

2由于種種主客觀方面的綜合原因,造就了“牧馬鈔”的存世量隻有兩位數計,查詢網絡資料可知:第一套人民币的确是寥若晨星,全世界集全整套最多不過100套。而此壹萬圓“牧馬圖”票券正式流通票所見有記錄64張,未見有全新品相,九成品相以上據知不過5張。也就是說,現今存世的第一套人民币票券62張全,九成品相的不可能超過10套。換言之,全國收齊了第一套人民币九成品相的收藏家隻在10位之内,其收藏價值可見一斑。

三、“牧馬鈔”的高昂價值驅動市場不同版别的假貨成災

我從事多年的錢币執業鑒定,經手的“牧馬鈔”鑒定幾乎居第一套人民币券别的首位,少則1張,多則10張,甚至遇到一位持2刀(1刀為100張)不同流水号的全品“牧馬鈔”的人,雖然券面黴氣熏天,故事精彩,但99%都是後仿的假币。而假币無論仿印、做舊得多麼完美,都比不了曆史上多種不同因素形成的自然原始狀況,現代設備或工具是沒有用武之地的,這就是假币的共性和特征。

1.“牧馬鈔”的基本情況

“牧馬鈔”正面左側為牧馬圖,背面為花符及蒙文行名和面值,票幅140毫米×75毫米,正面邊框為130毫米×66毫米,三字冠,七号碼,膠印五色,無水印,底紋由網紋組成,北京印鈔廠印制。由于20世紀50年代初的錢币印制水平不夠發達,防僞功能遠不能與現代錢币相比,這對鑒定第一套人民币,特别是“牧馬鈔”的鑒定,确實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牧馬鈔”的真假特征與辨别

對“牧馬鈔”的鑒别可依據它的4個特征:一是當時使用的紙張由棉花纖維制成,鈔票表面略有毛絨狀,用手觸摸鈔票表面時能感受到毛絨感。而假币卻因其所用紙張是現代工藝鈔紙,較為光滑。但也有用現代粗纖維紙來仿制的,經過人工磨擦而成毛絨狀,再做舊。二是“牧馬鈔”上的印章和号碼是當時用重型沖壓機壓制而成,因此有“過底”現象,即透到背面,而假鈔卻難以做到。另外,據有關研究文章披露,“牧馬鈔”冠字隻有〈ⅠⅡⅢ〉一種,非此冠字的皆為假鈔,這一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囯人民币圖鑒》第一卷(中國金融出版社)一書中已作定論;發行量不超過300萬張,流水号首位隻有0、1、2三種,≥3的皆為假票,可作為綜合性辨别的參考。我在鑒定中也遇到過流水号首位為4、6、7的,而這三種号均有一個共性,紙張質地不對、墨色深淺不一、線條不清楚等,屬于新仿假鈔無疑。三是真鈔上的印章、号碼所用紅色顔料古舊質樸,有歲月痕迹感,而新仿品卻顔色鮮紅。有的假鈔為了做成古舊質樸,使用一種化學試劑使其變色,但僅僅隻能改變顔色,卻無法做出自然性的歲月痕迹感。四是真鈔使用了5色膠印工藝,經過5次套印,圖文和底紋的顔色立體感非常強。假鈔多為自動套色或分色套印,因使用的油墨是現代配制的某個色标号,與真鈔的色調有明顯的差異。

在上述4個特征中,我認為最有效的鑒别方法是紙張與票面的顔色。因為紙張與油墨是工業産品,從原材料配比、生産方法到紙與油墨的質量都随着工業技術的發展在不斷提高和改進,僞造者不可能從僞造紙張來開始僞造紙币,也不可能找到與當時一樣的油墨和印色油,隻能采用現代生産相類似的紙張、油墨與印色油,而且未經自然褪色、變色,其差别必然存在。當然,真假的鑒别是建立在對實物反複觀察、揣摩、比較基礎上的,否則,即使理論上滾瓜爛熟,一旦接觸到實物也就真僞難辨了。

3

4

5

67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