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葉康甯
自畫像
金農一生作有自畫像多幅,茲胪列如下:其一,43歲自畫像。當時遊晉祠、太原、平定,在娘子關墜馬。十年後,作《自題四十三歲小像》詩三首:(一)十載重逢身外身,二三千裡路沙塵。天涯豈少争相識,娘子關前墜馬人。(二)柴車已毀幔全無,煙棹霜篷計不孤。抛卻殘書一竿去,有鲈魚處釣江湖。(三)濁油燈影話飄零,往事無情隔杳冥。杯底青山波上宅,每年秋雨夢中聽。
其二,67歲自畫像。系寄老友鄭闆橋,從題識上可見兩人不同尋常的行誼:“十年前卧疾江鄉,吾友鄭進士闆橋宰濰縣,聞予捐世,服缌麻設位而哭。沈上舍房仲,道赴東萊,乃雲:冬心先生雖撄二豎,至今無恙也。闆橋始破涕改容,千裡緻書慰問。予感其生死不渝,賦詩報謝之。近闆橋解組,予複出遊,嘗相見廣陵僧廬,予仿昔人自為寫真寄闆橋。闆橋擅墨竹,絕似文湖州,乞畫一枝洗我滿面塵土可乎?”
其三,72歲自畫像。系贈弟子項均,有長題:“項生,初以為友,嘗相見于花前酒邊也。一日将詩為贽,執弟子禮遊吾門,乃拜請曰:願先生導而教之。其為詩簡秀清妙狀,其長身如鶴之癯而高出一頭也。近學予畫梅,梅格戌削中有古意,有時為予作暗香疏影之态,以應四方之求索者。雖鑒别若勾處士,亦不複辨識非予殘煤秃管也。嗟呼!前年得羅生聘,今年又得項生,共結詩畫之緣也。哀瞶放廢,竊有樂焉。世間富貴利達,何暇問哉。因自寫小像付之,要知予冷症之吟,寒葩之寄,是業之所見,得其人矣。”
其四,73歲自畫像。系贈弟子羅聘,有長題:“宋時有三朵花,後仙去,能自寫真,東坡先生作詩贈之。予今年七十三歲矣,顧影多慨然之思,因亦自寫壽道士小像于尺幅中。筆意疏簡,勿飾丹青,枯藤一枝,不失白頭老夫故态也。舉付廣陵羅聘。聘學詩于予,稱入室弟子,又愛畫梅,初仿予江路野梅,繼又學予人物番馬,奇樹窠石。筆端聰明,無毫末之舛焉。聘正年富,異日舟旅遠遊,遇佳山水,見非常人,聞予名欲識予者,當出以示之,知予尚在人間。”這一年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正月,年長金農一歲的老友汪士慎病故,73歲的金農也自覺來日無多,他作了多幅自畫像,并系以長題,分寄朱二亭、龍興寺蒲長老、吳處士、栖霞上禅堂開士。
除卻這些自畫像,還有兩位畫家為金農畫過肖像。
其一是高翔。廣陵般若庵于雍正十一年(1733)刊刻的《冬心先生集》卷首就是高翔所作金農47歲小像。并有蒲州劉仲益漆書題詞:“堯之外臣漢逸民,蓍簪韋帶不諱貧。疏髯高颡全天真,半生舟楫蹄與輪。詩名到處傳千秋。”
其二是羅聘。乾隆二十五年(1760)夏,羅聘為作《蕉蔭午睡圖》,金農題跋其上:“詩弟子羅聘,近工寫真,用宋人白描法,畫老夫午睡小影于蕉陰(蔭)間。因制四言,自為之贊雲:先生瞌睡,睡着何妨。長安卿相,不來此鄉。綠天如幕,舉體清涼。世間同夢,惟有蒙莊。”
中國古代畫過自畫像的畫家并不多。揆諸載藉,最早作自畫像的畫家當為東漢時期的趙岐。據《後漢書》所記:趙岐“先自為壽藏,圖季劄、子産、晏嬰、叔向四像居賓位,又自畫其像居主位,皆為贊頌。”而至今尚存的最早的畫家自畫像則是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元代畫家趙孟頫、龔開,明代畫家沈周、文徵明、曾鲸等人都有自畫像傳世。有清一代,最喜歡做自畫像的畫家可能無過于石濤和金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