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記憶中的粉腸

記憶中的粉腸

時間:2024-11-08 04:05:15

黃昏時的熱鬧景象羽禽蹄獸、五谷雜糧、菜蔬百果,大緻是人苟活一生所食之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哪一方人吃的哪一路食物,大概脫離不了地理的局限。不過,就地取食這一農業文明時代的圭臬,在鐵路和商業文明發達的今日,就不那麼靈光了。

地球那一端的巴西烤肉,地球這一端的我們,坐在老北京的官帽椅上就能吃着。我這麼說,可不是說我吃過,烤肉我隻吃過烤肉季的烤肉和韓國烤肉,都好吃,可沒留下沒齒難忘的感受,留下沒齒難忘感覺的,是那個叫粉腸的北京傳統肉食。時下裡的腸類肉食五花八門,很多都取一個洋名,這個斯那個斯的,叫得人想入非非。每根半尺長的家夥倒有茶杯粗細,包裝看上去金光閃閃,晃得人一愣一愣的,不明就裡,其實那裡頭是什麼也不知道。這樣的腸子叫人心裡沒底。前幾天我在超市裡看見了粉腸,淡淡的灰白色,是真正的腸衣灌的,薄薄的半透明的腸衣裡邊,灰白色的腸體柔軟地卧在裡邊,隐隐可以看見肥的、瘦的碎肉夾雜其間,我買了一截拿回家切片、品嘗,味道是大緻不差的,隻是不複當年的馥郁。

人的吃物,不論多寡,樣數大緻是差不多的,隻是要問起哪年哪月,最先吃了哪種食物,就沒什麼人能記起了。許多的吃物,我亦記不起何時有的第一次,唯獨粉腸,我能記起。第一次吃粉腸,是在1968年4月,那時是我四伯當兵5年之後第一次探家,四伯回家是在一個晚上大約八九點鐘的樣子,我們都躺在被窩兒裡睡了,有人敲門,五伯把門打開。

“媽!媽!我四哥回來了。”五伯高聲叫了起來,奶奶從被窩裡爬起來,四伯已經坐在炕邊兒上了。“媽!”四伯叫。

“老四,你回來了,你看!你看!快看媽瘦的。”奶奶急切地向四伯伸出了瘦瘦的胳膊,說着就哭了。

“媽你别哭,我給您拿錢來了。”四伯掏出了一沓10元的票子,塞到奶奶手裡。我迷迷糊糊地看着四伯,四伯拍了我腦袋一下,招呼我。看着眼前四伯那黑瘦的臉龐,我有些茫然,四伯走時是一副中學生的白皙面孔啊。

那幾日,家裡像是過節似的,奶奶長年累月陰沉的臉,也綻開了笑紋。有一天下午,我在外面玩餓了,跑回家鑽進廚房找了一圈兒沒發現什麼可吃的食物。我又搜了一圈兒,在門後發現一挂U字形的淡灰色軟軟的東西,頭一次見那玩意兒,我不知道是什麼,湊上去一聞,有香味兒,翻過來掉過去瞅了幾個過兒,我決定咬它一口,我從一頭兒入口咬進去,嘿!真香啊!我接連咬了幾口,不等上一口的香氣充分溢出,便又接上了下一口,一口接一口,把U字咬成了J字了。心想,不能再咬了,再咬該咬出事兒了。我抹抹油嘴,裝作沒事兒人似的蹑手蹑腳走出廚房,溜出去玩兒了。晚上回家吃飯的時候,沒人向我提起這件事兒,這樣,有生以來初嘗粉腸的幸福感,竟是囫囵個兒地保存下來了。

當時塊兒八毛錢一斤的粉腸兒,是我少年時代心目中最好吃的食物了。那時的粉腸,是先熬了骨頭湯,熬好湯後把碎肉末擱湯裡煮熟,擱上蔥末兒姜末兒,調好的澱粉,兌進肉湯見開,涼一會兒,溫度降下來,再灌到腸衣裡。那粉腸的香,是把食材本身的香發揮出來,絕不靠工業香精來提味兒,吃進嘴裡那個香味清清楚楚,絕沒有工業香精腸子那種不清不白的滋味兒。

四伯走了以後,我就再也沒有那麼鑿鑿實實地吃過粉腸了。賣粉腸是在離家一裡外新華裡一個高台階酒鋪裡,像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家,很少有能力一次買那麼一挂腸子的。酒鋪的夥計知道這裡的事兒,他是把腸子切成片兒賣。通常奶奶是讓我去買兩毛錢的,買一回五毛錢的,就算多了,每回我走上一裡多路,噔噔噔邁上那高台階,推開朝西的小酒鋪深棕色的門,一股酒香先鑽進鼻子。

買兩毛錢粉腸,我把錢放到櫃台上,夥計在秤盤上鋪一塊一面光一面糙的土黃色包裝紙,用鐵夾子從玻璃櫃台裡的白搪瓷盤子裡,夾出幾片粉腸擱在秤盤裡。我看着秤砣還沒打起來,心裡暗暗說:再加幾片、再加幾片。夥計又加了幾片,多了,秤砣打過了頭兒,夥計又要往回夾了,我心裡叫:别夾了、别夾了!可是眼巴巴看着夥計夾回去兩片粉腸,把剩下的包成一個紙包,遞給我,我捧着那小包粉腸,滿懷憧憬地回家了。

那時候,我上學趕上春遊,要帶吃的,要是家裡寬松點兒,能帶上兩個一毛錢一個的圓面包,再買上兩毛錢的粉腸夾在裡面,就是我歡喜的一餐飯了。

我喜愛那時候做的腸子一類的熟食,不論貴賤,賣的是它本身的滋味。我也愛那時候對這些熟食的命名:粉腸、蒜腸、小肚什麼的,樸實無華。

賣熟肉的姑娘(編輯·劉穎)

E-mail: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