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勸君莫做“吸塵器”

勸君莫做“吸塵器”

時間:2024-11-08 04:01:44

每天面對紛紛揚揚的“雪花”,網民既欣喜又惶惑用“雪花飄飄”形容當今信息世界,并不過分。每天面對紛紛揚揚的“雪花”,網民既欣喜又惶惑。對普通人群來說,他們似乎更願意做個“信息吸塵器”——對什麼“微波爐有害論”“食品有毒論”或許多不着調兒的奇談怪論深信不疑。可恨的是,覆蓋大地和天空的網絡時代,竟成了某些看不見身影的“二把刀”的樂園,這路人整天“跳蚤”似的發布疑似“壞消息”,總是讓職能部門、專家和“除蟲劑”跟不上趟兒。

不幸的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這句老話至今仍為“真理”。打開電視、翻閱報紙、上網搜索,負面報道充斥其間。食品安全、醫患矛盾、建築質量、官員貪腐、殺人強奸案件等“熱點”層出不窮。不知出于什麼心理,人們内心更“偏好”這類壞消息,或把它當成人生經驗,或作為吸引他人的談資。好像他們對“好消息”天生就沒興趣——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親友過得安全且快樂。這種奇怪的心理現象,早就被科學家注意到了。媒體報道,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了相比于正面消息,為什麼人們對負面及八卦等消息更感興趣。研究者發現,我們的大腦一聽到關于别人的負面消息,就會迫使我們緊盯着别人的臉。為了驗證相關的結論,科學家們向研究者展示了一些普通陌生人的照片,并配以一些“社會化的信息”——如這是好人、壞人或者不好不壞的人。負面的信息包括如“她是個騙子”和“他朝某人扔了把椅子”等,然後,研究人員展示同一張照片,進行所謂的“雙眼競争”試驗。這個試驗會讓每隻眼睛看不同的照片,結果發現,人們往往在負面信息相關的圖片中花上更多的時間。這個試驗足夠引起注意:久而久之,人們的腦袋就成了“吸塵器”。再久而久之,腦袋裡的灰塵積累過多,又不主動清除,可能導緻整個人都變得消沉和疑心重重,進而失去進取心和生活樂趣,變成“當代杞人”。有識之士指出,作為媒體和信息傳播者,應該将真實國情、社情全面地、負責任地介紹給受衆,任何以偏概全、嘩衆取寵甚至無中生有的行為,都不是負責任媒體或傳播者所應有的報道取向。當然,我們感謝勇敢而負責的“扒糞者”,假如沒有他們的披露,恐怕大家還在吃着問題膠囊、喝着含氯可樂、住着被“瘦身”的保障房沾沾自喜。這些人的正義作為,在某種程度上淨化了社會環境,提升了公衆生活品質,捍衛了社會公平正義和公序良俗。不過,從道德層面上講,信息發布者必須考慮“吸塵器”的承受力,選擇适當的發布方式——因為很多心理素質較弱的人,經不住太多的凄風苦雨。眼下一種名叫“抑郁症”的幽靈,正徘徊在我們的頭頂。誰能說清楚該病與不良信息之間存在什麼關系嗎?普通人也應使自己擁有一定的“信息免疫力”,不要做一個“信息垃圾桶”還應看到:企業經營者比普通人多了一份緊張情緒。特别是全球化加劇的今天,企業一個小小意外或事故,往往會被立即擴大到全國乃至全球範圍,産生迅雷不及掩耳的可怕後果,嚴重的可能會讓企業“被死亡”。因而許多企業紛紛成立危機公關部門,時刻準備迎接暴風驟雨。企業有了危機公關機構,普通人也應使自己擁有一定的“信息免疫力”。為了自保和保護家人,對那些吸引眼球的奇異話題,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别輕易信之傳之。除此之外,還要養成一種成熟的認知觀:譬如有個缺德家夥朝草坪上吐了一口痰,并不代表整個草坪都是髒的。

(編輯·宋冰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