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京劇名伶十三絕在北京的故事(三)

京劇名伶十三絕在北京的故事(三)

時間:2024-11-08 03:55:43

梅巧玲(1842—1882)在同光十三絕寫真圖上,扮演京劇《雁門關》中之蕭太後。梅巧玲的家世之謎

梅巧玲名芳,字慧仙,号雪芬,别号蕉國居士,自号梅道人,寓所名“景和堂”,故又稱“景和堂主人”。所以我們常常看到有一些劇學的書,說梅慧仙就是梅巧玲。有個綽号,因為他長得胖,所以又叫胖巧玲。梅慧仙小的時候很貧窮,關于他的家世,說法不一。傳統的說法,梅慧仙的父親叫梅天材,是泰州的一個雕刻藝人。還有一說,大文學家潘光旦寫的《中國伶人血緣史》中提到,梅巧玲的父親叫梅鴻浩,不是小作坊藝人,是懷甯縣的知縣,死了以後,家道中落。不管是梅天材也好,還是梅鴻浩也好,現在沒有結論。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請了上海的戲劇史專家翁思再,翁思再在講的時候,說梅巧玲的父親是梅鴻浩,做過安徽懷甯縣的知縣,他的說法和潘光旦的說法是一緻的。但是不管是梅鴻浩也好,梅天材也好,最後的死,都是葬在江蘇泰州。因此關于他是哪兒的人,現在基本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江蘇泰州人。在梅巧玲父親死後,梅巧玲又去往何處?又有兩種說法,一說他的母親顔氏帶着梅巧玲,還有另外兩個弟弟來到了蘇州。由于生活無着,就賣給了江姓人,江姓人對他們不好,最後江姓人又把他轉賣給蘇州福盛班的班主叫楊三喜的。他的母親顔氏最後一人返回泰州,終是貧病而死,兩個弟弟下落不明。

這是一種說法。再有一種說法,最近出現的材料,2007年有一本書叫《江蘇戲曲志·揚州卷》,一個最新的材料,說鹹豐二年也就是1852年,他的母親曹氏攜帶着他從泰州來到了京都,入京都福壽(盛)班學藝。這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就是他到過蘇州,在蘇州學藝。一種說法,也就是最近的這種說法,說他的母親曹氏從泰州把他帶到京都,他10歲開始學藝。

梅巧玲生于道光二十二年,也就是1842年,到了鹹豐十年即1860年,他10歲的時候來到了北京,當時不叫北京,因為那時是清朝的京都,所以叫京城、京都。那時他來到京都,入福盛班學藝。按照科班學藝來說,要學滿過完七年大獄,他到了17歲,學藝已成。經過這7年的科班學習,到了17歲出科的時候,應該說具有一定的技藝了。

按照這種說法,他的母親把他帶到北京,入北京的科班福盛班學藝。他的第一個老師叫楊三喜,他學的是昆曲旦角,出了名的虐待學生。據說楊三喜用闆打梅巧玲,把手掌裡邊的紋路都打平了,可見他對學生虐待之厲害。後來他又把梅巧玲賣給了一個叫夏白眼的,這個家夥比楊三喜還壞。但是沒多久,楊三喜有個大徒弟叫羅巧福,他比梅巧玲的歲數大不了幾歲,他實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他就從夏白眼的手裡邊把他贖出來,收作他自己的徒弟。

羅巧福由于過去也受過師父的虐待,深知師父虐待徒弟的這種痛苦,所以他對待學生很好。梅巧玲算是時來運轉了,保住了一條小命,在羅巧福的全力提攜下,在幾年當中學了昆曲各種旦角的表演,比如說正旦、貼旦、閨門旦,各種昆曲的旦角都學習了。不但學昆旦,而且學皮黃,也就是京劇,學皮黃劇的諸多旦角。梅巧玲特别聰明,嗓子也好,所以他既學花旦,也學青衣,同時也兼學玩笑旦、潑辣旦。到了梅巧玲出科的時候,可以說他是藝多不壓身,多才多藝。昆旦的各路活,以及皮黃類的各種旦角,他都涉獵,而且他都掌握。

出科以後自然要搭班。這就牽扯到他搭哪個班的問題了。在當時京城最有名的是四大徽班——三慶、四喜、春台、和春。他選擇的是四喜。因為四喜是以唱功著稱的,當時有這麼一種歌謠,叫“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因為他嗓子好,能唱,昆亂不擋,所以他就入了四喜。到了四喜以後,由于他在旦角藝術方面掌握得比較多、比較全,嗓子又特别好,來活特别多,所以他就由學員的身份漸漸提升,由助演到主演。在10年以後,他就成為四喜班的第一當家旦角。再有這麼兩三年,據王芷章在《中國京劇發展史》上談的,在同治三年以前,也就是說在1864年以前,他就成為京師四大徽班當中的第二大徽班四喜班的掌班人。這可太不簡單了,在當時每一個大的徽班中都有百十号人,其中唱旦的就有十幾位之多。他為什麼能夠脫穎而出,成為當家第一旦角,這裡邊有他的原因。

梅巧玲的種種創新

什麼原因呢?梅巧玲一個非常大的藝術特色就是善于創新。這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我們剛才講了,由于他戲路子寬,他是昆旦也好,皮黃各種旦角也罷,他都能演。昆旦他經常演的有《思凡》《刺虎》《長生殿》《贈劍》;皮黃青衣戲他能演《二進宮》《蘆花河》《汾河灣》《玉堂春》;花旦戲能演《烏龍院》《翠屏山》;閨門旦戲能演《金玉奴》《打金枝》;刀馬旦戲能演《虹霓關》《破洪州》;潑辣旦戲能演《雙鈴記》《貪歡報》。還能反串小生和老旦,文武兼擅,昆亂均佳,太全面了,因此他就打破了徽班的一種規矩——後台的規矩。過去戲班規定,演旦角的,你是演青衣的,你不能演花旦;演花旦的,不能夠再演其他的旦行,哪怕是和花旦差别不大的潑辣旦,都不許逾越門戶。但是由于梅巧玲他的戲路子寬,所以他就創造了熔青衣、花旦、閨門旦、潑辣旦于一爐的表演方法,創造了這麼一種新的行當,什麼行當?應該說他是創造新行當花衫的第一人,并創作了一些新戲。他在他的新戲當中,把這幾個旦角的門類歸納成一個,這個新的行當就是花衫。我們常常說,他的後人創造了花衫,但是應該說創造花衫的第一個人是梅巧玲。當然他的花衫還不那麼完善、那麼成熟。他以後,比如說他的弟子餘紫雲,餘紫雲以後的王瑤卿,王瑤卿以後的梅蘭芳,都是在梅巧玲的基礎上又發展完善的,成為一個技巧滿滿的新行當。但是創始人應該是梅巧玲。梅巧玲創花衫,打破界限,打破門戶,把青衣、花旦、玩笑旦、閨門旦熔于一爐。再有一個創造,就是四喜班演新戲,是在四大徽班當中最早、最多的。《虹霓關》畫像,梅巧玲(中)飾東方夫人梅巧玲都排了哪些馳名的新戲

徽班從乾隆末年到同治年間這60多年中,觀衆看徽班的演出,看這些老戲,有點視覺疲勞了,迫切需要看一點新戲了。所以茶園裡邊、戲樓裡邊的座,有些開始下降了。聰明的梅巧玲一看這種情況,于是排演新戲以吸引觀衆。

四喜班排演了大量的新戲,都有哪些呢?比如說,一至八本《雁門關》,一至八本《梅玉配》,一至八本《五彩輿》,都是連台本戲。還有更多的一至十六本的《德政坊》。這些都是有頭有尾的連台本戲,不連台的新創劇目也很多,如《胭脂虎》《玉玲珑》《得意緣》《真富貴》《合歡圖》等,還有一些昆戲,比如說《乘龍會》《渡銀河》等。這些新戲,都是在梅巧玲做班主時候排出來的。最有名的幾個戲,就是《雁門關》《五彩輿》,還有一個叫《得意緣》。《雁門關》《五彩輿》《得意緣》這些戲,直到今天的京劇舞台上還在演出。

在《雁門關》裡邊,梅巧玲扮演的是蕭太後。和他另一個旗裝戲《四郎探母》扮演的是同一個人物,也是蕭太後,都是最棒的。人們就因為他演這個蕭太後,而去看這一至八本的《雁門關》。他在《雁門關》裡有幾絕。一個是他的京白絕。他的京白裡面,既是北京話,京音、京韻,同時又帶點南方味,他這念白好聽。他身上非常講究,舉手投足都用心研究過,以旗人大開大合的身段配合着,顯得非常的大氣,有派頭。他是把“奎派戲”,也就是把張二奎他們“奎派戲”裡的“王帽戲”的那種帝王的身段,加入到這裡邊。所以演起來,他的蕭太後有男人氣。蕭太後的上場下場,還有蕭後的旗裝步,那簡直是太漂亮了。一出場,一走,台底下掌聲如雷。還有一個是什麼呢?他這個服裝的扮相,有革新。他穿着旗人貴婦穿的旗蟒,旗頭更是他改造的。因為原來旗人梳的是“兩把頭”,他創造了一個新穎的頭型發式,就叫旗頭“钿子”,其髻似旗頭座,是用鉛絲紮成,外塗黑漆,這“钿子”(旗座)上面插上珠翠、絹花。這就比當初這大頭一卷的“兩把頭”,要漂亮多了。現在我們演的京劇中的少數民族的有身份的女人物,不論是太後、公主、命婦,外形又有很大的改進發展。首先在舞台上扮演的宮内貴眷頭上使用的旗頭“钿子”,應是他首先使用的,應該說是屬于他的專利。另外梅巧玲在角色服裝上,也都有所創新,如宮中貴婦穿的“旗蟒”。他演《德政坊》,扮“窮不怕夫人”,穿明代的時裝“汗褂子”,首先使用燈彩砌末(最初的燈光布景),是從演《乘龍會》(柳毅傳書)和《盤絲洞》開始,此為皮黃改革之始(見《班中角色舊規定》)。這些都是挺不簡單的!梅家後人梅葆玖他扮演的這個蕭太後,還有一個很絕的表演,大概是在五本或六本的《雁門關》裡。有一個蕭後戰敗,大遼國迎接宋軍進城的場面。他扮的蕭太後在城門外一坐,叼着一個仙鶴腿水煙袋,叫一個宮女跪着給他點煙。梅巧玲吸煙、吹煙,那種身段、那種氣質,完全是旗人命婦的派頭。觀衆就給他一陣的滿堂好!當然了,他并不是模仿大内的慈禧,因為梅巧玲沒有進宮見過慈禧,但是他和很多的親王、郡王,貝子、貝勒都熟,這些個宗室家裡邊,是常常的進進出出穿門過戶的。所以這些個命婦,什麼福晉、側福晉、衆位格格,他是能夠看得到的,故此他仿照旗人福晉們的這種身段動作,表演出來太像了,太漂亮了。所以大家看他,隻要他在城門口一坐,一抽這水煙袋,這個“好”就轟然而起。他在這幾個戲裡邊,都有他的絕活,都有他的創作,所以現在都流傳下來。還有他非常好的一個戲,就是《盤絲洞》。《盤絲洞》他扮演蜘蛛精,他很大膽地在服裝上有所革新。他盡量地展示他四喜班青年幹旦多這個特點。四喜班諸多旦角都青春靓麗,他就讓這些幹旦和他一起扮演蜘蛛精。既然是妖精,以色相迷糊豬八戒,服裝上不妨出點格,上身赤膊戴個紅兜兜,外面再披上紗衣,這就是當時的薄、露、透吧。當時的大清國子民,沒見過這個,覺得好看好玩,挺新鮮!一時有花團錦簇之譽(見《歌壇絕響錄》)。所以這個《盤絲洞》也是非常叫座的。

綜上所述,四喜班排的旗裝戲也好,神話戲也罷,還有那個昆曲戲也是,他排了諸多的新戲都獲得了成功。因此四喜班在京師,幾十年上座不衰,道理在此。另外,梅巧玲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喜歡結交文人,他品格高尚,為人忠厚,在北京也留下許多故事,這留待下回介紹。

(編輯·韓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