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倆小學同校同班,初中同校不同班。中考後,選了同一所高中的兩人又十分湊巧地分入同一班級。十年感情深厚似親姐妹,有時候看得我都吃醋。
我約表妹暑假出來邊喝奶茶邊聊天。她坐在我對面吸着奶茶,低頭看手機,忽地把手機反過來蓋在桌上,對我說:“姐,我和芸相處得很累,越來越累了。”
我有些詫異:“你們的友情都持續十年了,關系不是一直很好嗎?”
她也苦惱:“我和她的關系還是很好,但現在好像有些不一樣了,我是真的感覺和她相處時我越來越累,也就越來越不想與她相處。”
說着,她指指手機:“剛才她又給我發了很多條消息,我還是等一會兒再回吧。”
後面我們聊了許多,慢慢地我知道了來龍去脈。
事情其實很簡單。表妹與芸一起進入高中後,芸性格敏感,比天性大大咧咧的表妹提前感知到了更多方面的壓力,比如适應新環境新老師,比如與新同學交朋友,再比如分班升學,甚至是兩年後她們才需要面對的高考。
人生中第一次面對如此多方面的壓力,芸開始焦慮,偶爾晚上失眠。白天因為疲乏導緻聽課效率不佳,睡前神經緊繃、胡思亂想又加劇失眠狀況。
在惡循環中倍感痛苦的她首先選擇的傾訴對象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就是我的表妹。
最初,表妹認為自己責無旁貸,很積極地安撫她、關心她,并給她提建議。
漸漸地,情況發展成“我每次看到芸的消息、聽到芸說的話都是抱怨,我一開始打字或者和芸說話就是要想法子安慰”。
“真是太累了!”表妹小聲喊了一句,然而還是無奈地把手機拿起來,開始回複消息。
“情感吸血鬼”,這是當時我腦海中蹦出的短語,意指那些像吸血鬼一樣,會吸取你情感能量的人。
芸就這樣無意中成為了表妹身邊的“情感吸血鬼”。
我相信芸并非出于壞心,但她因為自己放肆的抱怨和無顧忌的煩惱轉嫁而逐漸給了表妹這種感覺:這個人一靠近我就要給我傾倒許多負面能量,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和她一樣都不是很開心。
“不是很開心”這一真實的情緒體驗,以及分擔好友煩惱、消解抱怨所花費的精力,這些都讓表妹在與芸的相處中逐漸産生精神上的疲累。
當表妹意識到這一切都是怎麼回事時,比較妥善的方式也許就是開誠布公地把她在聽抱怨時的感受告訴芸。比如,“我很能理解你,也很想幫助你,但你有沒有注意到你向我抱怨的次數太多了?我每次聽完後内心也會很低落、很難緩過勁兒來。”
彼此都了解對方的心境,她理解你,你理解她。可以自己解決的事自己解決,能一起解決的事一起解決,需要找别人幫忙的及時找别人幫忙。
“找人傾訴”和“找一個垃圾桶傾倒情緒垃圾”有一個抱怨的量和次數上的區别。
不管不顧、全部傾吐可能不是“我與你感情好才全部都和你說”,反而是一種自私和不想自己解決問題的表現。
這種時候,不管是傾訴方還是接收方,最好能有一個鮮明的意識:
抱怨要适當,及時該止步,過則三無益。無益自身、無益朋友、無益關系。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