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台灣與大陸在文化上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目前考古發掘的成果表明,早在史前時期就有大陸沿海居民進入台灣地區繁衍生息,此後,兩岸的交流一直不曾中斷,這是台灣史前美術與閩粵史前美術特征相似的最主要原因。台灣的早期美術發展極其緩慢,直到17世紀還保留着史前文化的痕迹。16世紀末,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入侵台灣,随之帶來了西洋美術,在台南等地留下了具有西洋風情的建築和雕塑。明清以後,台灣的政治、文化格局延續着中國傳統社會的規範,中原文化的影響愈來愈強烈,傳統書畫作為上層社會的娛樂形式占據主流地位,民間美術因靠近閩粵地區,帶有明顯的閩南和粵南風情。鴉片戰争之後,外來文化特别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中原文化為主體的一元結構被打破,台灣的美術開始走向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融和型道路。
荷蘭、西班牙人被驅除後,鄭成功等人在台灣開創了文人藝術的新局面。鄭成功收複台灣以後,不僅帶去大批明朝軍民,其中包括很多不願歸順清政府的文人士大夫,也帶去很多中國傳統文化書籍,“大大提高了台灣社會崇尚文化的風氣”①。此時所崇尚的文化即是中國傳統文化。在明鄭時期,渡海來台的漢人主要是鄭成功帶領的一批晚明文武官員和士兵,此外還有一些平民及家屬,其中包括不少文人學士,如王忠孝、辜朝薦、沈佺期、郭貞一、李茂春以及較早來台的沈光文等,“他們将中華文化的種子播撒在這片土地上,并以傳統詩文的形式,寫下了台灣第一批文學作品”②。鄭成功收複台灣後不久就着手将大陸的政治制度和文教制度移植到台灣,利用制度的手段将傳統文化在台灣傳播開來,大陸文人雅士所喜愛的詩書特别是書法逐漸成為人們一種重要的休閑娛樂方式。早期的台灣書法作品主要是留存于金門、澎湖、馬祖的碑刻以及明鄭時期名宦宿儒的手迹中。在整個明朝時期,留存于台灣的碑刻不下于30件。馬祖大王宮廊外壁的《大王宮捐題碑記》可能是現存台灣最早的碑文。因碑文中有“中統鈔”的字樣,因而被推測為元朝中統元年的遺存③。位于文台寶塔附近的《虛江嘯卧》石刻碑文是嘉慶十六年(1537)守衛金門的明朝官員俞大猷(号虛江)所刻寫,字體渾厚質樸,頗有魏碑遺風。萬曆三年(1575)由趙有開镌刻的“觀海”二字也位于文台寶塔附近,字體圓滿,結構緊湊,姿态潇灑,不愧是一件優秀的碑刻作品。金門海印寺的《海山第一》出自明朝兵部尚書盧若騰(1598-1663)之手,字體端正,用筆渾圓,跌宕有緻,挺拔疏朗。此外,還有嵌置在天後宮的《沈有容谕退紅毛番韋麻郎》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碑刻精品。碑文镌刻于萬曆三十年(1604)至天啟四年之間(1624),為紀念沈有容在1604年不戰而退卻荷蘭殖民者的事迹而建。全文用楷書刻成,端正穩健,氣度不凡,近于館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