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三創作過程黃華三
1966年生,四川成都人。199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繪畫系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畫學會理事。出版有《華三水墨世界》《中國人物畫大家—黃華三》《學院派精英—黃華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黃華三》。
學習傳統,但不要與古人較勁。這既是一個如何對待傳統的問題,也是一個如何對待基本功的問題。實際上,怎樣學習傳統,掌握方法是關鍵。所以,不要和古人拼筆墨、拼書法、拼詩詞修養。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對于藝術創作來說更是基本功。
中國傳統文化延續着貴柔、守雌、尚靜的精神特征,中國的詩詞、書法、繪畫、戲曲、雕塑都具有這樣的特征。單從造型藝術來看,中國的佛教造像,大多是靜态的,具有柔美的氣質。當我們面對一尊佛像,撲面而來的是厚重的文化感,包含着太多的文化信息,當下的雕塑作品絕不會含有如此多的信息量。靜态與含蓄包容了耐人尋味的豐富内涵。中國的文人常常對自己的心愛之物把玩不已,一定是因為其内在令人玩味不盡。傳統水墨畫強調含蓄之美正體現了貴柔、守雌、尚靜的文化特征,這正是水墨畫之優長所在。
對于傳統文化,要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吸收。李可染先生說過“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再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可是好多人一輩子都沒能“打進去”,更别說“打出來”了。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與其耗費大量的時間泛泛地學一遍,不如有針對性地去深入學習、借鑒和吸納。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傳統的東西就像陳年老酒,越學會越覺得傳統文化底蘊深厚,越學越醉心其中而流連忘返,最後到老也沒有“勇氣打出來”。
保持中華文脈與氣息,是水墨畫傳承與創新的核心價值。當今的世界是多元的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才使世界顯得豐富多彩。中國的藝術品日益受到海外藏家的青睐,收藏家之所以将注意力轉向中國,正是看到了一個大國的變化和崛起。收藏中國的藝術品就是收藏了中國的未來。随着對中國的了解不斷深入,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藝術形式一定會受到更多的關注。水墨畫的中國身份和蘊含其中的文化氣息正是關鍵。當代水墨畫創作在運用新技法、新材料,表現新題材、新事物的同時,應當特别注意承接傳統文化的氣息,作品才有可能具有厚實的文化基礎與文化歸屬。
學習傳統,要像古人那樣的态度對待畫畫這件事。古人論畫,一直以“澄懷觀道”“娛情悅性”為主要功能。由此不難看出古人對待繪畫的态度和今天大家對待繪畫大不相同。我們看宋代繪畫,會體會到什麼是繪畫的純粹性。宋人畫鳥一派天然、本真,曆經千年依然生機勃勃,依然能打動我們。古人沒有那麼多功利心,也沒有那麼多欲望,因此畫畫就沒那麼多負擔。今天的藝術家卻與此相反,對作品之外的東西追求過多,創作心态浮躁。這種狀态下出現的作品勢必會缺少真誠,也就無法打動人。所以學習傳統,也要學習古人那樣的态度對待畫畫這件事:不要在創作中加入太多的功利心,輕松一些,拿繪畫當一件單純的好玩的事。這樣的作品反而會更感染人,會引起更多的共鳴。
■責任編輯:韓少玄黃華三千裡之外140×70cm紙本設色2008年款識:華三。钤印:華三之鉨(朱)
黃華三海岸176×191cm紙本設色2008年款識:壬辰,華三。钤印:華三之鉨(朱)黃氏(朱)
黃華三海岸176×191cm紙本設色款識:壬辰,華三。钤印:華三之鉨(朱)黃氏(朱)
黃華三千裡之外176×191cm紙本設色款識:戊子,華三。钤印:華三之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