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用方言請安

用方言請安

時間:2024-11-07 10:25:10

王民德草書手劄紙本

釋文:今日書壇之亂象,前所未有,豈唯書壇,其他藝術領域莫不如是。藝術家應遵從心靈召喚,這本為常識,無奈這是一個常識不受到尊重的時代。吳冠中先生一生堅守形式美和真情至上,這在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是難能可貴的。中國藝術家或為政治或為市場服務,誰還關心真情問題。六月三日讀吳先生文集。

餘華在談到寫作時,曾經表達過這樣的意思,作為一個從小在吳語方言中長大的作家,他學習寫作的經曆,是一個背叛母語的過程,他必須把吳語方言轉化為普通話,才能完成正确的漢語寫作。盡管我生活在一個和普通話相近的方言環境中,但同樣經曆過和餘華相似的寫作困境。當然,方言和書面語的轉化,在我這裡不是語法和詞語的陷阱,而是語感和節奏的困難轉換。如果我開始寫下一首詩,首先要在頭腦中找到一種普通話的聲調,這樣一來,詞語中最鮮活的那部分,常常被适宜朗誦的昂揚聲調帶走。我相信,一首詩自有其與生俱有的結構,隐藏着完美的節奏步調,一個詩人無法創造什麼,隻是一首詩的發現者。至于用什麼樣的語言節奏呈現一首詩,取決于詩人的氣質和心靈深度,當然還與詩人所處的習俗和掌握的語言密切相關。現在想來,我最初的詩歌寫作,更像一個穿粗布衣服操着方言的鄉下人,在刻意模仿一群穿制服的官人說話。直到寫出《用方言請安》,我才回到正常的軌道上。

我在17歲時寫下第一首詩,那時我剛從一所中專學校畢業,分配在老家青州的一所醫院工作。青州是山東半島的一個縣級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北宋時代,青州郡所轄的領地涵蓋大半個山東地界,範仲淹、歐陽修等曾在這裡做過官。李清照在24歲時,和丈夫金石學家趙明誠遷居青州,在這裡生活了十餘年,她一些最為脍炙人口的詞章就是在旅居青州時創作的。然而在我開始詩歌寫作時,青州古老的曆史文明并沒有給予我多少幫助。王民德草書手劄紙本

釋文:今世學者,多以為前賢手劄不計章法,信手為之,若以毛筆作手劄日久,始知此論大謬耳。餘以毛筆作劄記是近八年事,近日讀三年前手劄,無一劄通章法布白之道,始有此感慨。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九日識。

钤印:王音之(白)

當我開始詩歌寫作,朦胧詩思潮開始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思想啟蒙和解放運動,波及社會、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但僻居小城,沒有人給予我詩歌藝術的指導,沒有傑出的同行者,我隻能讀到《詩刊》等有限的雜志。朦胧詩潮流并沒有對我産生什麼影響,對一個在鄉村長大的青年人來說,那些晦澀意象背後的隐喻,沒有讓我感到切膚之痛,自然也就難以走進我的内心。在20歲前,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詩集是《九葉集》,它打開了詩歌史的另一扇門窗,讓我知道,在艾青、臧克家、郭小川、賀敬之等人之外,在白話詩的譜系裡,還有穆旦、鄭敏、杜運燮、辛笛、袁可嘉這樣一些名字。

在我學習詩歌寫作十年,也就是1989年左右,我陷入一種焦慮中。這種焦慮,來自我無法打開我們自身的詩歌傳統,《詩經》的傳統,晉、唐、宋詩詞的傳統。羅伯特·布萊在《尋找美國的詩神》一文中曾經談到:“幾乎所有我認識的美國詩人每天都焦慮地感到自己沒有藝術的傳統,因此不知道為了藝術應當犧牲什麼,不應當犧牲什麼。”當時是否因為看到羅伯特·布萊的這段話,我開始産生有關傳統的思考呢?我說不準,但我的确對正在進行的詩歌寫作産生了懷疑和焦慮。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我發現自己可以輕松地寫出結構完美的詩,但除了少數親身經曆的事件(比如1990年前後年寫的《遇見梅》《一個詩人在1980年代的相親史》等),大多數詩,和我的生命沒有多少關系。不僅意象、語感、節奏、結構受到翻譯詩歌的影響,在情感和心靈的向度上也偏離了,那是一種靈魂無所歸依的漂泊。很多當年的得意之作,讀起來就像在讀一首翻譯詩,這讓我無法再繼續寫下去。

相信每一個陷入這種寫作困境的詩人、作家、藝術家,都會不自覺地将視野轉向自身的藝術傳統。因為除了回歸傳統,從母語尋找心靈的回家之路,沒有更好的選擇。那段時間,我曾經系統地閱讀《詩經》,晉、唐、宋詩詞,但無濟于事,我發現自己難以在具體的寫作中完成舊體詩向白話詩的語境轉換。我開始探尋另一條通往傳統藝術的路徑,近乎瘋狂地迷上了書法。很快就發現,對我來說,進入書法藝術的傳統,是一件既愉快又輕松的事,甚至在臨蘇轼、黃庭堅、米芾的法帖時,常常有一種曾經生活在北宋的錯覺。還有一件有趣的事,五年前我才搞清家族的遷延,知道自己是北宋“三槐王”的後人,先祖王定國正是蘇東坡、黃庭堅的密友。我最早迷戀上草書,是因為黃庭堅的《花氣詩帖》,有意思的是,這件草書帖是黃氏寫給王定國的。這種不可思議的巧合讓我相信,後來我從黃庭堅的草書打開晉唐的草書藝術之門,也許是命運自有安排吧。

想起來有點陰差陽錯,我期待通過書法打通詩歌的傳統,卻留在書法的大門内,成了位專業的書法藝術的研究者和創作者。但細細想來,這樣的精神曆程和生活經曆,在中國的古代文人那裡,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曆史上那些大書法家,無不精通詩文,很多都是影響詩歌史進程的人物,比如蘇東坡和黃庭堅。

從1990年開始,我在接下來的十多年内,幾乎徹底放棄了詩歌寫作,隻是在1995年兒子王敦出生時寫過兩首詩。一個朋友送給我一盤崔健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磁帶,我深深被震撼了。崔健對于苦難、自由和理想的嘶啞呐喊,讓我對自己詩歌中那種無病呻吟和輕巧的抒情産生厭惡。但随着年齡老去,這十多年我更喜歡許巍歌中的那種溫暖與節制,一朵花對自由理想的堅守,是更合乎我心靈的音樂方式,也是我現在追求的詩歌寫作方式。

《用方言請安》,這首詩的到來讓我重新開始寫作,讓我多年漂泊的靈魂回到大地,并讓我看到了隐藏在詩歌背後的神秘秩序。這首詩寫于2003年,我已經四十歲了,初夏,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讓我重新回到家鄉和粗粝的方言語境中。因為無所事事,我開始關注網絡詩歌。也就是在那兩年,網絡打破了傳統紙媒的話語霸權,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确切地說,對我們這代詩人而言,網絡對于現代漢語詩歌帶來的改變,比1980年代的朦胧詩思潮更充滿活力,起碼在我看來是這樣的。我開始在朋友主持的詩歌網站上寫詩,這就是寫作《用方言請安》的背景。

網絡寫作帶來的一個重大改變是回到口語化。我的大腦中不再出現普通話的聲調,不再受到西裝革履的翻譯詩的幹擾。每當我完成一首詩,總要用山東方言的聲調默讀幾遍,剔除那些冷冰冰的字詞。至此,我才開始真正理解餘華關于書面語與方言的轉換問題。當然,在回到質樸甚至是野蠻的方言語境中寫作時,如何保持語言節奏的克制,避免讓粗鄙的口語傷害到詩歌,才是我需要解決的問題。《一個人的馬戲團》《打開的書》等詩作,是2003年至2010年完成的,翻閱這些詩稿時,我像回到了那個時期的寫作狀态:一面迷戀于用方言直截了當地自白,同時又渴望在語言上保持一種優雅的節制。直到2011年寫出《暗夜裡聽肖邦的人》,我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詩歌方式,包括結構、節奏和語言聲調。

王民德草書手劄紙本釋文:有節制,有理性,才能得(優)雅之美。凡古典藝術,無不以優雅為旨趣也。十月十八日晨起即興。

钤印:王音之(白)德音堂(朱)

從開始寫作受到主流和時尚語調的困擾,到刻意模仿西方現代詩歌技巧,再到回歸自己的母語,找到與心靈統一的詩言秩序(盡管這可能是暫時的),我花了三十五年時間。這期間,很多我同齡的詩人,包括一些才華傑出的詩人,早已遠離了詩歌或者被詩歌抛棄,慶幸的是我還能寫作,還可以在一首詩的寫作過程中有流淚的沖動。如果探究其原因,我認為是這樣的,在回到方言語境的心靈曆程中,我對傳統産生了新的理解,自認為找到了打通漢語詩歌傳統的神秘通道。準确一點說,晉唐詩歌傳統本來就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根本無需尋找。它們通過不同的方言,保持着那部分原始、質樸和最具活力的品質,通過方言和習俗得到鮮活的傳承。禮崩樂壞,求諸于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想想晚唐白居易、元稹對詩歌的貢獻,放到今天,就是用方言的音調讓高高在上的詩回到了大地。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

責任編輯:韓少玄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