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2016 年新入選的世界遺産(下)

2016 年新入選的世界遺産(下)

時間:2024-11-07 08:24:33

圖43

圖44

圖45

圖46

圖47

圖48勒·柯布西耶的建築作品——對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傑出貢獻(阿根廷、比利時、法國、德國、印度、日本、瑞士)

勒·柯布西耶(1887-1965),出生于瑞士,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将,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柯布西耶的設計思想和他的設計方法,特别是對功能主義的追求、對經濟效益的考慮、對現代材料的運用,為現代主義設計起到奠基的作用。

此次入選的17個柯布西耶的建築作品,分布在世界7個國家,曆時半個世紀建成;用柯布西耶的話來說,這是一個“耐心的探索”。它們創造出一種與過去決裂的全新的建築語言。

其中,法國入選的最多,共有10個,分别是:巴黎的拉羅什住宅和讓讷雷住宅;弗呂日城;普瓦西的薩伏伊别墅;巴黎的莫利托公寓;馬賽公寓大樓;孚日聖迪耶的杜瓦爾廠房;朗香教堂;馬丁岬的勒·柯布西耶休閑小屋;裡昂附近的拉吐亥修道院;費爾米尼文化中心。朗香教堂(圖44、45)位于法國東部孚日山區的一個小山頂上,于1955年落成,被認為是柯布西耶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也是20世紀教堂建築的一個重要典範。它突破了幾千年來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造型奇異,平面不規則,牆體幾乎全是彎曲的,有的還傾斜,顯得非常怪誕神秘。雖然也有人評價它是“新非理性主義引起的最多争議的紀念碑”,但它代表了柯布西耶創作風格的轉變,脫離了理性主義,轉到了浪漫主義和神秘主義,并對西方現代建築的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柯布西耶在1928年設計的薩伏伊别墅,位于巴黎郊區的普瓦西,建成于1930年。别墅的宅基為矩形,共三層。其在設計上與以往的歐洲住宅大異其趣,完全符合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築的五個特點:獨立支柱、屋頂花園、自由平面、橫向長窗和自由立面。薩伏伊别墅輪廓簡單,像一個白色的方盒子被細柱支起,采用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它外觀輕巧,空間通透,裝修簡潔,與造型沉重、空間封閉、裝修繁瑣的古典豪宅形成了強烈對比。在設計之初,柯布西耶原本的意圖是用這種簡約的、工業化的方法去建造大量低造價的平民住宅,沒想到老百姓還沒來得及接受,就被年輕的富豪薩伏伊相中,于是成就了一件偉大的作品,它所表現出的現代建築原則影響了半個多世紀的建築走向(圖47,柯布西耶肖像與薩伏伊别墅)。

另外7件入選的作品分别是:昌迪加爾的議會大樓(印度);國立西洋美術館(日本);拉普拉塔市的庫魯切特博士住宅(阿根廷);萊芒湖畔的小别墅——“雙親的家”(瑞士);日内瓦的“光明”公寓(瑞士);斯圖加特市魏森霍夫居住區的兩棟住宅(德國);安特衛普市的吉耶特住宅(比利時)。其中,位于東京上野公園内的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是柯布西耶在日本的唯一作品,于1959年完工,地上三層、地下一層。2001年,日本舉辦了“意大利文化年”活動,波提切利的《受胎告知》等名畫就是在這個美術館展出的。圖48這枚意大利郵票,上為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下為《受胎告知》。

斯塔卡克——中世紀墓碑、墓地(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黑山、塞爾維亞)

這個項目共包含30個遺産點,分布在波黑全境、黑山的西部、塞爾維亞的西部以及克羅地亞的中部和西部。“斯塔卡克”(Stećci),是一個專有名詞,特指中世紀的一種墓碑。它們的年代基本上都在12-16世紀之間,正是歐洲的中世紀。現存的“斯塔卡克”數量很大,其中波黑有66000個,塞爾維亞有2000個,克羅地亞有4000個,黑山有3000個。墓碑和墓地一排排規則地排列,大都由石灰岩雕刻而成。最大的特色便是石碑上的裝飾性圖案和銘文,比如穿着盔甲的騎士、獵人打獵、比賽的勇士、月牙、鮮花、十字架……波黑的拉迪姆賈,現存100多塊墓碑,勇士、弓箭、星星的浮雕圖案令人印象深刻。波黑中世紀的許多重要的政治和宗教文件都是用“波斯尼亞西裡爾字母”寫成的,現在這種文字已經棄用。而很多“斯塔卡克”上都留存有這種文字,具有很高的考古學價值。

圖49

圖50

圖51

圖52

圖53

圖54

圖55

圖56

圖57

圖58自然遺産湖北神農架(中國)

神農架(圖53,個性化郵票)位于華中地區的大巴山脈和武當山之間。遺産地核心區的面積為73318公頃,緩沖區面積為41536公頃,分為西部的神農頂/巴東片區和東部的老君山片區。這裡有11種植被類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譜(圖54-56)。獨特的地理過渡帶區位塑造了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獨特的生态系統和生物演化過程。遺産地内的植物共有205個本地特有種、2個特有屬和1793個中國特有種。現已記錄脊椎動物600多種,已發現昆蟲4365種。遺産地内有許多珍稀瀕危物種,如川金絲猴、金錢豹、金貓、豺、黑熊、麝、中華鬣羚、金雕、白冠長尾雉和世界上最大的兩栖動物大鲵等。神農架一直是科研熱點地區,還是許多物種的模式标本采集地。

神農頂/巴東片區内的神農頂、杉木尖、大神農架、大窩坑、金猴嶺、小神農架諸山峰,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堪稱“華中屋脊”,是長江與漢江的分水嶺。其中,“神農谷石林景區”從觀景台到谷底落差達400米。這裡的白雲岩由于強烈的擠壓和褶皺,流水沿裂隙侵蝕、溶蝕,雕塑出了今天的奇峰秀谷、叢生石林。老君山片區主要以斷裂構造景觀為特色,片區内的斷裂構造豐富,發育了較多的斷崖地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指出,湖北神農架保留了中國中部最大的原始森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三大區域之一;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譜,為大量的珍稀動植物提供了栖息地,是世界上廣泛引種的園藝物種的原生地。圖59

圖60

圖61

圖62

圖63

圖66

圖67

圖64

圖69

圖70

圖65

圖68天山山脈西段(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别克斯坦)

天山山脈西段橫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别克斯坦三國,面積3.3萬平方公裡。這裡是世界最重要的生态區之一,擁有珍稀動植物3000多種。為了保護天山山脈高地森林和獨特的生态系統,挽救岌岌可危的自然體系,這三個國家都在天山山脈西段設有自然保護區:哈薩克斯坦有阿克蘇-賈巴格利國家自然保護區、卡拉套國家自然保護區、塞裡木-烏加姆國家自然公園;吉爾吉斯斯坦有别什-阿拉爾國家自然保護區、薩雷-切列克國家生物圈自然保護區、帕迪莎-阿塔國家自然保護區;烏茲别克斯坦則有恰特卡爾國家生物圈自然保護區。

烏茲别克斯坦的恰特卡爾自然保護區坐落在西天山的恰特卡爾山脊,總面積66.8萬公頃。保護區内的動物超過280種,其中有44種哺乳動物。植物多達2200種,包括許多稀有和特有的植物,比如布特科夫郁金香和考夫曼郁金香。公園内的最高峰是大奇姆幹峰,海拔3309米。圖60-64是烏茲别克斯坦2012年發行的“恰特卡爾自然保護區”郵票,其中小型張的背景是西天山的風光,而小型張的郵票圖案是兩隻可愛的明氏旱獺。

哈薩克斯坦的阿克蘇-賈巴格利國家自然保護區,面積131934公頃。保護區内最高的山峰是海拔4238米的薩伊拉姆峰。這裡的動植物資源豐富,據最新統計有267種鳥類、52種哺乳動物、2124種昆蟲。

薩雷-切列克自然保護區位于吉爾吉斯斯坦西部。保護區的海拔高度從1200米至4250米,垂直落差達到3000米。保護區的總面積為23868公頃,其中核心區18080公頃。這裡有7個秀麗的高山湖泊,其中最大的是薩雷-切列克湖(圖67、68)。它也是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三大湖,位于海拔1873米處,湖水最深處達246米。吉爾吉斯斯坦的帕迪莎-阿塔自然保護區面積為15846公頃。這裡的野生核桃林非常有名,現已得到很好的保護。圖70為阿塔山及核桃林。

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産恩内迪高地——自然和文化景觀(乍得)

砂岩結構的恩内迪高地,位于乍得的東北部,撒哈拉沙漠的正中央。長年的風力和水力侵蝕将這裡塑造成以峽谷和河谷為特征的高原,呈現出壯觀的峭壁、石拱和岩釘景觀。在這些巨大的峽谷中,水的長久存在對于支撐高地的生态系統、繁育動植物群以及保障人類的生活,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ArcheiGuelta是這裡最知名的沙漠綠洲,位于一個隐秘的峽谷中。Guelta(蓋勒塔)是一種濕地,通常會在沙漠裡找到它。當地下水滲透到低窪的地表,就形成了一個永久性的水塘。每天有成百上千的駱駝被放牧于此,它們在齊膝的水中飲水。駱駝排出的糞便數百年來堆積于此,已經将水變為黑色。而這潭黑水,目前也是西非尼羅鳄僅存的幾個栖息地之一。這裡的西非尼羅鳄體形較小,性格溫順,以捕食靠駱駝糞便滋養的水藻和魚類為食。時光和風沙在這裡雕刻出許多天然的岩石拱門,其中就包括撒哈拉沙漠中最壯觀的阿洛巴拱門,它高122米,跨度7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獨立式天然拱門。

在恩内迪高地的洞穴、峽谷的岩石上,有數以千計的岩畫和岩刻。它們是撒哈拉地區規模最大的岩畫藝術,其中年代最早的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期。

圖71

圖72

圖73

圖74

圖75

圖76

圖77

圖78

圖79

圖80

圖81

圖82

圖83

圖84

圖85伊拉克南部的艾赫沃爾(沼澤):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及美索不達米亞城市遺迹景觀(伊拉克)

位于伊拉克南部的這處世界遺産由七部分組成:三處考古遺址和四處濕地沼澤。“艾赫沃爾”在阿拉伯地區是沼澤的意思。伊拉克南部的這片沼澤地,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發祥地,曾孕育了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底格裡斯河)長達5000年的燦爛文明,同時也被認為是《聖經》裡的“伊甸園”所在地。

居住在這裡的馬丹人,也被稱為“沼澤阿拉伯人”。馬丹人因地制宜,采用遍布于沼澤的蘆葦做建築材料。他們将蘆葦收割回來後曬幹,再經過層層疊疊的捆紮,建成了高大舒适、獨具特色的蘆葦屋。而馬丹人的出行,主要是依靠一種叫作“Mashuf”的形體修長的獨木舟。

這片沼澤地不僅滋養着伊拉克南部的萬物蒼生,而且是許多鳥類遷徙途中重要的栖息地。許多瀕危候鳥,如巴士拉葦莺、雲石斑鴨和烏雕在此停歇和越冬。此外,這裡也是瀕危的幼發拉底斑鼈和江獺的栖息地。這片沼澤地曾經覆蓋的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裡,由于多年的戰亂,到2003年時,90%已經幹涸。之後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支持下,濕地的面積得到了迅速恢複。

三處古城考古遺迹——埃利都、烏魯克和烏爾古城,則代表了人類最早的城市文明。埃利都,今名阿布沙赫賴因。考古發掘表明,這裡是蘇美爾人最早的定居點之一。其最早的建築層,距今已有5500年。烏魯克,今名瓦爾卡亞利姆丘;在《聖經·舊約》中,這座城市被稱為“以力城”。公元前4000年前這裡就開始建城。從19世紀中期開始,考古學家對烏魯克古城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出土了神廟等建築遺迹以及大量各時期的文物。其中在“白廟”出土的烏魯克女神石雕像,是“兩河流域”的代表作品,為公元前3500-前2500年之物。烏爾城位于伊拉克的穆蓋伊爾,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擁有7500年的文明史和6000多年的建城史。該城平面呈葉形,南北最長處為1000米,東西最寬處為600米。城内中央偏西北為塔廟區,該區的東南是行宮,行宮附近為王陵。烏爾神塔(圖86、87,圖88下),又稱“齊格拉特神塔”,是一座堅實的磚石建築,大約建于公元前2000年。這座神塔是作為月亮女神娜娜的婚禮聖殿而修建的,也是蘇美爾宗教建築中保存得最為完好的一座。已發掘的烏爾王陵包括烏爾第一王朝的16座王陵。王陵規模龐大,出土文物豐富,有镂空金杯、金牛頭豎琴、帶青金石劍柄和黃金劍鞘的短劍等。其中金牛頭豎琴是用天青石、金箔制成的,琴胎則用黃楊木雕刻而成,琴身上還用貝殼、紅寶石和天青石鑲嵌出蘇美爾神話中的英雄吉爾伽美什降服野牛及一些動物奏樂的形象;豎琴的琴把上,是有着胡須的金飾牛頭,它的眼睛、胡須和牛角尖都是用藍寶石鑲嵌的。宮女佩戴的裝飾品(圖91、92),是用貝殼、黑曜石和紅石鑲嵌、粘合而成的,工藝精湛,精美奪目。各陵均有殉葬的仆人,少則3人,多的達74人,反映了奴隸制的人殉制度。烏爾軍旗出土于第779号墓,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它的真正用途至今仍是一個謎,大部分人認為這是烏爾王的慶功旗幟,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一件樂器的組成部分,因為其中間是空的,有擴音的效果。烏爾軍旗是用貝殼、天青石與石灰石在木闆上鑲嵌出來的馬賽克藝術品,長約40厘米,高約18厘米,有限的空間中容納了超過100個人物與動物的形象。

圖86

圖87

圖88

圖89

圖90

圖91

圖93

圖92幹城章嘉國家公園(印度)

幹城章嘉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和印度邊界處,是世界第三高峰,也是全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位置最東的一座。“幹城章嘉”之名原出藏語,意為“雪中五寶”,是因它有五個峰頂而得名。五個峰頂中有四個峰頂海拔高逾8000米,分别是8586米的主峰、8505米的雅蘭康峰(又稱“幹城章嘉西峰”)、8491米的達蘭康峰(亦稱“幹城章嘉二峰”、“南峰”)和8482米的中央峰。1955年5月25日,英國登山隊的G·班德、N·哈迪、J·布朗和T·斯特裡塞爾四人首次登上主峰。1977年,印度的登山隊首次征服主峰。為此,印度郵政于1978年特别發行了一套2枚郵票予以紀念(圖95、96)。

幹城章嘉國家公園景色壯美,有冰川、高原湖泊、平原、峽谷、原始森林,自然樣貌豐富多彩。海拔3750米處的桑古湖,是一座優美的高山湖泊,周圍是連綿壯闊的雪峰。錫金人視幹城章嘉為聖山,許多神話故事都和它有關,而這些神話傳說早已成為錫金人佛教信仰和民族身份認同的基礎。

除上述外,此次入選《世界遺産名錄》的還有文化遺産“波斯的坎兒井”(伊朗),自然遺産“桑加奈蔔國家海洋公園和棟古納蔔灣-穆考瓦爾島國家海洋公園”(蘇丹)、“迷斯塔肯角”(加拿大)、“盧特沙漠”(伊朗)及“雷維亞希赫多群島”(墨西哥)。因筆者尚未發現與它們相關的郵品,故未作具體介紹,留待以後補遺。

圖94

圖95

圖96

圖97責編/郝憲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