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蕪湖海關與安徽近代郵政的發端

蕪湖海關與安徽近代郵政的發端

時間:2024-11-07 07:20:39

圖1在我們紀念中國大龍郵票發行140周年之際,在回顧曆史捋清大龍郵票發行和使用情況時,不能不提到在中國發行大龍郵票的初期的史實,曾在安徽的通商口岸——蕪湖海關發行過大龍郵票。

安徽近代郵政的興辦在全國居于較早行列。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增開蕪湖為通商口岸,1877年開埠并設立海關。其時,海關試辦郵政,蕪湖海關也屬試辦郵政之列。1896年大清郵政創辦,蕪湖郵局于當年成立;随後,又新辦了大通、安慶兩郵局。清代的安徽郵政系新辦,由于覆蓋面窄,因而形成了與郵驿、民信局及“客郵局”并存的局面。

安徽的近代郵政可分為三個時期。這其中,蕪湖海關郵政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一、海關郵政時期1876年,英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煙台條約》。條約規定:——“中國議準在湖北宜昌、安徽蕪湖……四處添開通商口岸,作為領事館駐紮處。”清光緒三年(1877年)二月十八日,蕪湖設立海關,北京總稅務司委派外國人駐關監理。1877年4月1日,蕪湖海關挂牌開關,蕪湖海關首位稅務司為美國人吳德祿(F.E.Woodruff)。當年蕪湖海關是租賃民房辦公,所在地為蕪湖青弋江口寶塔根(中江塔)向北,華盛街以西,新蕪路西段以南,江岸路以東之區域,即今日的蕪湖濱江公園南面。1878年3月9日,依據李鴻章向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建議,由赫德主管,赫德再指派德璀琳,以天津為中心,在北京、天津、上海、煙台和牛莊(今營口)五處海關仿照歐洲辦法試辦郵政。當年,郵政業務就擴展到國内其他地域的海關。安徽蕪湖作為當時安徽唯一的通商口岸,自然而然地蕪湖海關就設有郵政處;發行大龍郵票時,也配給蕪湖海關郵政處發售。可見,1878年蕪湖就開辦了近代郵政——海關試辦郵政,是安徽省最早設立近代郵政機構的地方,也是安徽省最早發行和使用大龍郵票的地方。

1878年11月23日,是蕪湖海關試辦郵政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操辦我國海關郵政的德璀琳緻函蕪湖、甯波、漢口、九江四地的海關稅務司稱:“1.将其他海關郵政處接收而轉發的郵件在甯波、漢口、蕪湖、九江加以分揀并轉往他處。2.在甯波、漢口、蕪湖、九江接受和轉發的郵件應是公告裡以及今後随時發請照辦的備忘錄内規定可予接受的收件。”①

同日,德璀琳還在緻蕪湖海關稅務司的第一号文中稱:“另包給貴關郵政處寄去下列郵票:5分銀郵票40張,計1000枚,值關平銀50兩;3分銀郵票50張,計1250枚,值關平銀37.5兩;1分銀郵票25張,計625枚,值關平銀6.25兩;共值關平銀93.75兩。随附的‘郵票收據’應退回本關。”②

德璀琳在函中所稱的“郵票”即大龍郵票。當年的郵票發行是随到随售的。按當時的郵程計算,大龍郵票若由水路從天津經上海寄往蕪湖需要8天時間。因此,蕪湖使用大龍郵票的時間約在1878年11月30日前後。經集郵專家研究,蕪湖海關郵政蓋銷大龍郵票的郵戳有3種:英文海關日戳、中文橢圓戳和海關郵件戳。另據當時在中國海關供職的西班牙人綿嘉義記載,大龍郵票印刷總量約100萬枚,曾在北京、天津、牛莊(營口)、煙台、上海、鎮江、蕪湖、九江、漢口、宜昌、甯波、溫州、廈門及大沽等地使用。

圖2

圖3

圖4二、蕪湖新關建立郵政官局先行試點

有關蕪湖新關建立郵政官局的事其實很早就有報道了(即在1897年1月2日),這一點在上海早期的《申報》和《新聞報》登載的關于中國郵政發展的史料中均有披露。查閱上海《新聞報》了解到:1897年2月22日,《新聞報》發表《論中國舉辦郵政》社論,稱清廷“谕令稅務司赫德議奏章與蕪湖先行舉辦,上海、香港依次舉行”,因此,各地對蕪湖新關建立郵政官局報道最早、最多也就不奇怪了。其實,早在1896年12月18日,《新聞報》就稱“蕪湖新關前奉總署(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署)饬開辦郵政盡早見本報,茲聞關道袁觀察頃奉總理衙門準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即西曆1897年1月1日即行開辦矣”。接着,1897年1月4日的《新聞報》又稱,“蕪湖新關稅務司于二十三日又饬各信局赴關領取執照,妥議一切,茲聞郵政先拟西曆正月初一号開辦”。之後,《新聞報》又于1897年2月7日報道,該報記者的朋友從蕪湖寄來章程,即寄信郵資等。

兩年後,《新聞報》仍在跟蹤報道蕪湖的情況,稱“蕪湖郵政刻漸推廣……在附近大通地方分設郵局,已于本月二十二日開辦”③。接着,蕪湖郵政局又“于本月十七日在長街玉林堂筆店、泰西藥房等處安置信箱、分售郵票處”。後來,又派蕪湖郵政局工作人員曹益卿前往安慶④⑤及皖南甯(國)、太平等處⑥,皖北安、盧、滁、鳳、穎、泗、六、壽、亳等州縣⑦(分别指安慶、盧州、滁州、鳳陽、穎上、泗泾、六安、壽縣、亳州)開設郵政局。

依據上述報道可知,清政府以開辦蕪湖郵政局作為試點是成功的。

三、國家郵政時期

清末,國家正式開辦郵政。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1896年3月20日),光緒皇帝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上奏的開辦郵政章程上朱批“依議”,批準開辦國家郵政。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遂委派總稅務司赫德兼任總郵政司,專司其事。光緒二十三年正月初一日(1897年2月2日),國家郵政正式對外營業,并将海關郵政改為大清郵局。

安徽最早成立國家郵政局的地方是蕪湖。當年,駐蕪湖的安徽甯、池、廣、太道道員為袁昶(1846-1900,浙江桐廬人)。他在蕪湖任職期間(光緒十八年至光緒二十四年,1892-1898)正值洋務運動的浪潮席卷全國,他本人就是蕪湖辦洋務的代表人物。1895年1月至1898年7月,袁昶出任蕪湖海關監督,官職關道。當清廷于1896年3月決定開辦國家郵政時,他以積極的态度于1896年就将海關郵政由海關遷出,搬至蕪湖的迎江街,成立大清郵政蕪湖郵政總局,仍歸海關稅務司管轄,為全國35個郵界之一。

1899年,為适應郵政由沿江向内地拓展的需要,在安徽大通、安慶兩地又設郵局。1901年,蕪湖郵界内設郵政代辦局,為全國首創;1902年推廣至全國。

1904年10月1日,鑒于郵政已向安徽邊遠地區擴展,大通郵局改為副總局,大通被劃為副郵界。1907年,蕪湖郵界轄有郵政局所46個,大通郵界轄有郵政局所37個,詳見表1。

1900年以行政區為标準重劃郵界,蕪湖、大通副郵界均由駐省會安慶的管理界務巡察司事直接管理。1910年底,郵界組織實施,全國共分14個郵界。36個副郵界,并定南京為郵界司署駐地;蕪湖、大通均為副郵界,并歸其管轄。1911年,蕪湖、大通副郵界合并稱為安慶副郵界,隸屬南京郵政總局;蕪湖、大通均改為郵務分局,歸安慶副郵界管轄。詳見表2。

大清國家郵政于1896年3月創立後,規定自1897年2月2日(正月初一)起正式營業。郵政當局為正式營業,曾采取了兩條臨時措施以解燃眉之急:郵票方面,在原海關郵政用的小龍郵票和萬壽郵票上加蓋銀元面值,因數量不敷使用,又将紅印花票加蓋5種面值共8個品種,計65萬枚郵票配給各地郵局;郵戳方面,刻制了八卦形郵戳,每一卦代表一個地方郵局,于1897年1月13日向各地郵局頒發。安徽當時隻有蕪湖一處大清郵局,其八卦形郵戳為(坤)在上,(乾)在下。據記載,蕪湖八卦形郵戳最早于1897年3月開始使用,一直使用至1912年12月21日(集郵者收藏有蕪湖八卦戳尾日實寄封)。

據集郵史家研究,大清郵政在日本定制的郵戳(英漢大圓戳,圖4)于1897年四五月間在全國各地的大清郵局啟用。

大清國家郵政正式營業時所使用的加蓋銀元面值的小龍、慈壽、紅印花郵票,蕪湖郵局都均出售和使用過,并留有實寄封。

誠然,近代安徽郵政的發展史,除了上述海關及國家郵政,還應包括蕪湖商埠郵政,雖并非本文的重點,但因其時間與上述階段多有重疊,且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分9次發行了百餘種郵票,其頻率與數量在同時代都是驚人的,故在此也略加記叙。

四、“蕪湖商埠郵政”蕪湖自1876年被辟為通商口岸後,一時間,外國商人、經紀人、傳教士紛至沓來,原來的通信手段已遠遠不能适應。這種對信息傳遞的迫切需求,成為外僑自發開辦郵政的内因。

早在1863年,外僑就在上海開辦了書信局。随後,漢口、煙台、重慶、九江等商埠紛紛繼起而效法,自辦“商埠郵政”,這成為“蕪湖商埠郵政”開辦的外因。

郵票自1840年在英國首發,到1894年已曆時半個多世紀,其獨有的魅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睐。在歐美各國,集郵更是蔚然成風,每有新郵票發行,郵商、集郵愛好者們便争相購買,中國的商埠郵票也在他們收集的範圍。通過發行郵票大肆斂财,不失為一條捷徑,因此,出售郵票已成為中國各商埠郵政獲取收入的主流,這就是“蕪湖商埠郵政”開辦的原動力。

在内因、外因和上述原動力的共同作用下,蕪湖開辦“商埠郵政”的時機已經完全成熟。

1894年,旅居蕪湖多年的英國僑民葛雷森(A.K.Greson)見有利可圖,便糾集在蕪的外僑數人創辦了蕪湖商埠郵局。同年7月7日,利欲熏心的葛雷森竟在上海英國人辦的英文《字林西報》上刊登了一則通告:“我,葛雷森,從本月1日起,委派我自己充當蕪湖本地郵局局長,此告。1894年7月4日,蕪湖。”這則通告為帝國主義者任意侵犯我國郵政權留下了鐵證,同時也說明“蕪湖商埠郵政”屬私人經營的性質。

此後,葛雷森開始大肆印發郵票。從1894年11月起,到1897年1月止,他先後發行了9次郵票,平均每3個月就發行一次郵票。根據現存的蕪湖商埠郵票分類統計可知,蕪湖商埠郵票計有105種,變體郵票69種。

最使國内外集郵界公憤的是,在“蕪湖商埠郵政”将關閉的1897年1月,葛雷森還别出心裁地在郵票上加蓋法文“P.P.C”表示告别,又撈取了一筆錢财。最後,當“蕪湖商埠郵政”奉清政府令停辦,葛雷森還将剩餘的郵票按面值折扣售給郵商,此乃最失郵政信用之舉,曆來為集郵界所訾議。但是,不論葛雷森是在什麼動機驅使下私自發行蕪湖商埠郵票的,它仍具有郵票的本質特征——郵資預付憑證,那些貼有蕪湖商埠郵票并經過“商埠郵政”寄遞的實寄信封足可徵信。

參考文獻

①《清末天津海關郵政檔案選編》中國集郵出版社.1988年版。

②《清末天津海關郵政檔案選編》中國集郵出版社.1988年版。

③新聞報.1988年6月8日

④新聞報.1988年10月3日

⑤新聞報.1988年3月13日

⑥新聞報.1988年12月30日

⑦新聞報.1988年12月11日《安徽集郵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