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是郵品流通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是郵品價值發現機制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很多罕見的郵票,特别是實寄信封,往往通過拍賣才能得到一個令賣家滿意的善價。記得十幾年前的郵票拍賣會,座無虛席,場場爆滿,一本拍賣圖錄都要賣到200元。而現在則完全看不到那種場景了。通過最近參加的拍賣會觀察,從後排往前排瞅,參拍人員稀稀拉拉,腦袋上的頭發一個比一個少,一派日薄西山的景象。
跑拍賣會是郵商的基本功。國内拍賣公司拍賣郵票,一般分春拍和秋拍兩次大型拍賣會。極少數拍賣公司有時候也根據貨源的情況,安排夏季拍賣。國内主要的郵票拍賣公司多集中在幾個大城市,北京約有4家,上海約有4家,香港約有6家。一到春秋兩季(編者注:近些年實際拍賣時間往往延後,春拍延至夏季,秋拍延至隆冬,但名稱大多仍按舊俗稱為“春季拍賣會”或“秋季拍賣會”),拍賣會接踵而至,日期安排層層疊疊,郵商的小腿肚子都要跑細一圈。拍賣會也是全國郵商最重要的聯誼時間段,郵商們也往往借此機會拜訪客戶,打牌喝酒,聯絡感情。對于集郵家來說,從每一場拍賣會中拍得一兩件自己滿意的郵品,為自己的郵集添磚加瓦,也是必修的功課。
每一家拍賣公司都有自己的熟客,每一家拍賣公司也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這是它們立足的根本。拍賣規則裡雖然寫着參拍需要繳納保證金,其實絕大多數熟客都無須這一步驟,隻要客戶經理簽個字,你再選一個号牌,就可以出價競拍了。香港很多的拍賣公司更是沒有保證金,經常在拍賣會上露面的永遠都是熟悉的面孔。重要的拍品在拍場上隻要一冒頭,大家都能猜得到它最終會花落誰家。
參拍是需要很多技巧的。一件好的郵品,隻要有兩個人志在必得,價格就要飛上天,這就是經常出現天價的原因。熟人之間,有時候礙于面子,不能也不便當面硬頂價,但如果的确是自己的郵集需要,那怎麼辦?下個暗标(事先把出價告知拍賣公司,委托其代為出價)或是電話委托出價,實為良策。事後即便對方知道了,無非哈哈一樂,大家喝一杯酒釋懷,下一次拍賣場上再見高低。俗話說,“拍賣場上無父子”,就是這個道理。
在拍賣現場,選擇坐在什麼位置、怎麼舉牌,都很有講究,也反映了買家的個性。有的人喜歡坐在第一排,有的人則喜歡坐在最後一排。坐在第一排的,自顧自出價,優點是不易受外界的影響,也不得罪人,缺點是不清楚誰在自己的背後頂價;坐在最後一排的人則控制欲強烈,喜歡一覽無餘地觀察全場,誰出價,誰頂價,他都記在心裡,是一種不喜歡吃虧的性格。有的人喜歡坐在座位上舉牌出價,有的人則喜歡站着舉牌,還有的人會邊溜達邊舉牌,更有些人則幹脆不舉牌,靠點頭、抖動鉛筆,甚至通過眼神悄悄地向拍賣師示意出價或加價,無奇不有。性格謹慎的買家喜歡從底價開始,一口一口地慢慢出價;性情豪放的買家則喜歡跳躍式出價,不按常規舉牌,拍賣師也往往喜歡這樣的,因為可以加快拍賣的進度。出猛價往往就是一種出價策略,首先從氣勢上壓倒對手,打亂對手出價的節奏,往往會令競争對手猝不及防,大腦瞬間短路,以便達到中拍的目的。
作為自由貿易港,香港一直是華郵最重要的集散地,這個地位至今未變。郵商們最喜歡跑香港,勤快的郵商,有時一年要跑十幾次。拍賣會一般都安排在銅鑼灣的酒店,如怡東。這個地方場租極貴,一個面積不大的場地,一天的租金高達10萬元港币,即便如此,還必須提前半年預訂。從歐洲、美洲、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彙集來的郵品,種類繁多,數量巨大,而且精品不斷,能夠極大地滿足大集郵家和大郵商的胃口。很多天價的華郵精品都是在香港成交的,這個紀錄不斷地被刷新,2018年6月份剛剛成交的“華郵第一古封”即是一例。
香港拍賣會的會場面積很小,大約隻容納100人以内,當然也很少有機會看到100來人烏泱烏泱地擠坐在那裡。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特别是移動互聯的進步,使得客戶不必守在拍賣現場。如今,不在現場參拍的人數衆多。拍場外圍靠窗的位置一般有咖啡、茶水随時供應,中午和晚上均有簡餐供應,參拍者經常一邊品茶,一邊聊天,一邊舉牌,還可以欣賞維多利亞海灣的一角,甚是惬意。
香港的拍賣會經常有漏,所謂“大漏不常有,小漏回回有”,這是最吸引郵商的地方。當歐美的某位大集郵家謝世,或某位大郵商歇業,都是大批郵票上市的時機,往往一整箱一整箱地上拍;沒有具體描述,需要現場看貨估價。快速準确地估價更是郵商的看家本領,估價低一口,别的郵商拍走;估價高一口,自己拍回去還不掙錢,這是常有的事。20年前,港元的彙率高,現在港币沒有人民币值錢,大約1元港币兌換0.83元人民币,所以價格更具優勢。關鍵是香港的郵品中很多是過去未曾露面的東西,裡面隐藏着不少未見記載的郵品,對于集郵家和郵商都是一種刺激、一種機遇。
拍賣公司都喜歡郵商參與,因為郵商們築起了拍賣會最基本的價格底部,從清代、民國、解放區到新中國,各闆塊的郵品郵商都能頂價,基本無大漏。再往上就是最終藏家和集郵家展示的舞台。有時候,我們也會看到郵商在瘋狂地舉牌,那很可能他有背後客戶的委托,所謂“舉牌的不一定出錢,出錢的不一定舉牌”。拍賣會場就是一個小小的演藝舞台,什麼是虛幻,什麼是真實?連舉牌的買家都有些恍惚其間。
拍賣有時候會讓人頭腦發熱,不顧自己銀行卡上的餘額,買了太多的東西,卻沒有足夠的錢支付,或者要拖延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支付,最終上了拍賣公司的黑名單。一旦上了黑名單,拍賣公司會取消該人以後的拍賣資格。最尴尬的是,這種壞消息瞬間就能在坊間傳遍,不僅其他拍賣行開始戒備,其人其事也會成為同行間的談資。所以在拍賣會上一定要量力而行,切記“沖動是魔鬼”。香港的拍賣會雖然不收保證金,但隻要你出現一次違約,以後就不能再參拍了。記得若幹年前,郵市暴跌,很多郵商拍得的珍郵都不付錢,拍賣公司不但損失慘重,還愧對送拍的客戶,于是一衆郵商都被列入禁止參拍的黑名單。所以,所有的拍賣公司都十分注重參拍客戶的信譽;失去信譽,就等于失去買到精品或是撿漏的機會,往往不劃算。
如今的傳統拍賣會,越來越受到互聯網的沖擊,如網站拍賣、微信群拍賣等。再加上郵票産業在持續走下坡路、同業之間殘酷的競争,都使得傳統的拍賣公司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