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國際盲人日和國際聾人日,分别為每年的10月15日和9月的第4個星期日。今年6月27日,西班牙郵政發行了“公民價值觀”系列《國際盲聾人日》郵票一套1枚,該郵票為永久面值郵票(每枚郵票初始售價0.55歐元),發行量無限制。該套郵票以兩分格方式設計,采用不幹膠自貼紙以膠版印制。郵票左側方格展示了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HelenKeller,1880.6.27-1968.6.1)的頭像、姓名以及西班牙文“公民價值觀”;右側方格選用盲聾人标識“紅、白兩色相間的手杖”作圖案,兩處西班牙文意為“盲聾人”“國際盲聾人日”。
“公民價值觀”系列郵票已持續發行多年。這些郵票所彙集并體現出的價值觀、團結性,能使每個公民認識到社會結構的多樣性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創造力。為此,每個公民都應秉持遵守、尊重、分享的原則,為社會的發展投入自己的心力。《國際盲聾人日》郵票旨在關注盲聾人的生活、學習與工作。作為盲聾人的傑出代表,海倫·凱勒以其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為盲聾人以及其他殘障人士所做的不懈努力,感染并感召着世界各國民衆共同去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圖2為《國際盲聾人日》郵票的首日封)。6月27日是海倫·凱勒的生日,今年又是其逝世50周年,這套郵票包含着對她的一份緻敬。
海倫·凱勒出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小城鎮。一歲半時,因猩紅熱引發的連日高燒使她失明、失聰、失語。7歲時,家裡給她請來安妮·莎莉文(AnneSullivan)當教師。莎莉文兒時因病差點失明,因此,她非常了解黑暗給人所帶來的痛苦。在莎莉文全身心的投入下,海倫·凱勒學會了用手指在别人的手心寫字。為了讓海倫·凱勒開口說話,莎莉文找到了郝博士。郝博士采用泰德馬方法,教導海倫·凱勒用雙手去感受别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時的不同狀态,借此來學習發音。在莎莉文的幫扶下,海倫·凱勒克服重重困難,最終獲得了成功。為了讓海倫·凱勒走向社會,莎莉文經常帶她到大自然中去鍛煉。這些訓練和引導,提高了海倫·凱勒的學習與生活能力。1898年,海倫·凱勒進入位于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女子學校學習。1900年秋,海倫·凱勒獲準成為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的一員。1903年,其自傳體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出版,在美國引起轟動。1904年,海倫·凱勒以優異成績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并成為首位畢業于高等院校的盲聾人。學習期間,莎莉文一直陪伴在海倫·凱勒的身邊,指導并關愛着她一步步向前邁進。
1906年,海倫·凱勒開始從事為盲人服務的社會工作。1924年,海倫·凱勒與其他愛心人士創建了海倫·凱勒基金會(又稱“海倫·凱勒國際”),擴大了對盲聾人事業的投入。1936年,與其相處近50年的莎莉文去世。海倫·凱勒将老師給她的愛傳遞下去,不辭辛勞地為殘障人士四處奔走。1964年,海倫·凱勒獲得美國“總統自由勳章”,次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海倫·凱勒于1968年6月1日去世。其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在讓世人感佩的同時,也為世界塑造了掙脫命運束縛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