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亮
網上相遇“瓷娃娃”邂逅真愛
1981年9月,胡陸出生在湖北黃石市一個普通家庭。父母抱着女兒愛不釋手,然而他們的心是疼痛的。因為剛出生的胡陸被診斷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骨頭易斷易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瓷娃娃”。
一家人悉心呵護着胡陸。即便如此,稍不留心,胡陸就會骨折。醫生說:“孩子能活多久說不好,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父母想給女兒更多的愛,盡可能延長她的生命。除了四處尋醫問藥,還經常背着女兒到公園轉一轉,讓她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
此後,胡陸經曆了多次骨折,每次都疼痛難忍,有時甚至會疼暈過去。除了身體的疼痛,與外界隔絕的孤獨也在折磨着她。由于活動範圍被限制在室内,胡陸常常望着窗口發呆。漸漸地,她變得郁郁寡歡,經常發脾氣、摔東西。父母理解女兒,從不責備,隻是默默地陪伴着她。
随着年齡增長,胡陸懂事了,開始收斂情緒,把傷心事埋在心底。平時,她靠聽音樂打發時光。動聽的歌聲撫慰了她的心,讓她忘掉孤獨與憂傷。漸漸地,胡陸變得樂觀起來。
成年後,坐在輪椅上的胡陸就像個小孩子,身高隻有89厘米,體重不到50斤,身體因多次嚴重骨折而變形,四肢異常彎曲,隻能依靠電動輪椅在家中活動。
胡陸很聰明,喜歡音樂、繪畫和閱讀,寫得一手好文章,文字清新而溫暖。她還會熟練使用多種電腦軟件,靠在網上接活及做網絡客服自食其力。
胡陸和同齡女孩一樣,對愛情充滿憧憬。可現實是殘酷的,誰會追求她這樣弱不禁風的“瓷娃娃”呢?面對做剩女的尴尬,胡陸依舊淡定從容。如同童話中的“拇指姑娘”,她相信,前方一定有“王子”在等待自己。
2013年夏天,胡陸終于等來了愛情,和心目中的“王子”在一家殘疾人交友網站相識。他叫段能凱,湖北鹹甯市人。年幼時因小兒麻痹症導緻左腿萎縮變形,無法正常行走。因為人生遭遇很相似,兩人互訴衷腸,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接觸久了,段能凱覺得胡陸是個活潑可愛的陽光女孩,被她的樂觀堅強深深吸引。
兩人确立戀愛關系後,段能凱不顧家人阻攔,來到胡陸家陪伴她。他們在網上做兼職,靠自己的收入獨立生活。
得知女友想去遊覽瑞士風光,段能凱興奮地說:“去歐洲旅行花費太高,我們無法承受,不過我可以帶你去台灣的清境農場,那裡的風景完全可以媲美瑞士。”
不久,在朋友的幫助下,兩人去了台灣的清境農場。登高遠眺秀麗的自然風光,胡陸看到,這裡不僅有很多漂亮的歐式房子,還有遼闊壯麗的草原,一隻隻綿羊像軟綿綿的雲朵一樣點綴在草地上。那一刻,胡陸感覺自己恍若置身瑞士原野,心曠神怡。
胡陸的父母見段能凱發自内心喜歡自己的女兒,也就打消顧慮,同意了他們的婚事。2015年“五一”,這對有情人舉行了婚禮。婚後,胡陸随丈夫來到鹹甯市安家。
又喜又驚小生命在體内萌芽
一天,段能凱在廚房做飯時,不小心摔倒了。看丈夫痛得滿頭大汗,胡陸趕緊撥打120。
因身體狀況特殊,胡陸沒法跟着去醫院,倍感内疚與自責。段能凱做手術那天,在家人的幫助下,胡陸才坐着輪椅來到病房。
看到丈夫,胡陸忍不住叫了一聲“凱哥”,然後安慰他:“手術很順利,你放心吧!”
醫生叮囑手術後兩個小時不能睡覺,胡陸就像哄孩子一樣,笑着對丈夫說:“你把眼睛睜開,不準打瞌睡。我們比個勝利的手勢,慶祝手術成功。”
醫生告訴胡陸,段能凱骨質疏松嚴重,康複周期需要半年。她說,無論花多少錢,也要把丈夫的病治好。醫療費很高,為了多掙點錢,胡陸在網上接了多份兼職,經常加班到深夜。
2015年12月31日,胡陸被醫生告知懷孕了。聽到這個消息,她非常驚訝:“我已經34歲了,上天竟然還能讓我懷上寶寶。”
胡陸從沒想到以自己的身體情況,還能有機會當媽媽。然而,驚喜之餘又忐忑不安,她害怕自己的病會遺傳給孩子。
胡陸非常喜歡小孩,一直幻想将來能有個可愛的女兒,把她打扮得像公主一樣漂亮。做B超時,看到那張模糊的“黑白照片”,胡陸很激動,心想:那是自己和丈夫的愛情結晶啊,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一定要留下TA!
見胡陸那麼想要孩子,醫生建議她去北京做個基因檢測,看看寶寶是否健康。
得知胡陸要去北京做檢查,家裡炸開了鍋。段能凱雖說也渴望做父親,可他更擔憂妻子:“你的身體哪能承受懷孕呢?如果你有個三長兩短,我要孩子也沒意義!”
父親苦口婆心地勸胡陸:“先不說生這個孩子太危險,即使平安生下來,撫養他也很不容易,你們将來會過得更艱難啊!”
但胡陸決心已定:“我去北京檢查,是為了對孩子負責。如果孩子健康,我就盡自己所能留下來。即使将來日子艱苦,我們也能過。”最終,心疼女兒的母親先妥協了。
2016年春節前夕,在家人陪伴下,胡陸來到北京協和醫院求診。回老家後,家人每天都對檢查結果忐忑不安,胡陸卻非常平靜:“我有預感,一切都會很順利。”
3月8日,一家人終于盼到了令人安心的結果——胎兒很健康。
懷孕30周時,由于太袖珍,正常胎兒對胡陸來說顯得過大,壓迫到肺部,緻使呼吸困難。加上吃不下東西、睡不着覺,她的懷孕過程異常辛苦。
胡陸每天隻能在床上左側卧,因為平卧會咳嗽,右側躺會壓迫心髒。脊椎本來就變形了,現在更是難受。她恨不得馬上請醫生剖腹讓孩子出世,但又不忍心讓孩子這麼小就出來,隻能咬牙堅持。
步步驚心母愛“刷”出新高度
4月初,胡陸住進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預産期本來在5月下旬,但4月12日,羊水突然破裂,需提前分娩。考慮到胡陸和胎兒的情況,手術暫定在第二天上午進行。
主治醫生李家福教授說,胡陸有妊娠糖尿病、骨盆畸形、貧血,手術風險很大。該院麻醉科、骨科、産科等相關科室提前做好手術準備和預案,确保萬無一失。
4月13日,胡陸被推上了手術台。随後,段能凱被醫生通知要簽手術風險通知書。盡管對醫生的醫術和胡陸的狀态都有信心,但段能凱簽字的手還是不自覺地抖了起來。
手術室内,最緊張的是麻醉師。胡陸身體情況特殊,沒有先例可供參考,而麻醉可謂最麻煩、最危險的第一環節。為給手術“保駕”,麻醉科派出經驗最豐富的5位麻醉師上陣。
因為胡陸的脊柱畸形,隻能通過中心靜脈穿刺建立兩個通道:其一是麻醉給藥通道,其二是可大量輸血的“生命通道”。
在超聲引導下,麻醉師一邊看屏幕上顯示的影像,一邊摸索着穿刺,很快成功了。
12時11分,醫生好不容易将寶寶取出來。但孩子降生的喜悅,很快又被高度緊張替代。當時,小家夥沒有哭聲,呼吸微弱,有明顯窒息症狀。醫生馬上開始搶救。
寶寶很争氣,經心肺複蘇和給藥、吸氧等治療後,心率漸漸恢複正常,面色也紅潤起來。生命體征穩定後,被送到ICU觀察治療。
段能凱在手術室外忐忑地等待。直到聽醫生向他道喜“是個小姑娘”時,他才雙手合十眼淚湧出:“太好了。”
胡陸清醒後,連聲對醫生說“謝謝”。最驚險的一關已經挺過了,段能凱豎起大拇指對妻子說:“你是最棒的妻子,是最堅強的媽媽。”
李家福教授十分感慨,說胡陸用神聖的母愛創造了生命奇迹。對于胡陸的勇氣和毅力,他佩服并感動;但對這種冒險的做法,從科學的角度講并不提倡:“胡陸是幸運的,但無論是媽媽還是寶寶,都承擔了太高的風險。”
“瓷娃娃”産子的故事在網上引起巨大反響。網友們說,從胡陸身上看到了母性的光輝。這個89厘米的媽媽用無畏的大愛,“刷”出了令人仰視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