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慈善,我會堅持下去,并用行動去證明文∕期待.."/>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用我的方式幫助你

用我的方式幫助你

時間:2024-11-07 06:43:55


    對于慈善,我會堅持下去,并用行動去證明

文∕期待

2015年1月的一天,江蘇徐州豐縣的一戶農家,一個戴着口罩的小男孩對眼前的老者說:“謝謝爺爺……”話未說完,已經泣不成聲。

小男孩名叫金康康,時年10歲,從小跟爺爺相依為命。兩年前,小康康患了白血病,眼看還未綻放的生命就要凋落。

這天,康康正坐在門口曬太陽,看見幾個人朝他家走來。自從他生病,除了政府和紅十字會的人來送救濟款和藥品,鮮有人到家裡來。

康康納悶的功夫,那幾個人已經來到眼前。走在前面的一位爺爺弓下身,邊笑邊摸着他的頭問:“你是康康吧?快過年了,爺爺給你帶來點年貨和壓歲錢。”

于是,便出現了文章開頭感人的一幕。

其實,這個爺爺不隻感動了康康。同一天,70歲的他先後走訪了徐州市豐縣的5個困難家庭,帶去問候的同時,将“寒邨博愛基金”的慰問金親手送給了5個家庭。

“春節快到了,作為一個老黨員,能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給這些困難家庭給予幫助,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後會繼續做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共同關注困難群體。”這位可敬的爺爺叫恽建新。

恽建新,筆名寒邨,齋号鼎廬,江蘇武進人。江蘇省著名書法家,江蘇省紅十字會常務理事。

恽建新出身于書香世家。兒時,父親寫字,他研磨。父親平平仄仄的字句斟酌,他暗暗記在心裡,也由此播下了喜愛書法和古典詩詞的種子。

畢業後,恽建新被分配到溧水縣農村中學當教師。這所中學在溧水最南端,校舍極為簡陋,教師沒有專門宿舍,他就住在與教室相通的隔間裡。夜深人靜,昏黃的煤油燈下,批改完學生作業,臨摹碑帖就是他全部的業餘生活。

恽建新被調到溧水縣文聯工作後,機緣巧合,借到了一部清石梁編著的《草字彙》。他如獲至寶,下功夫通臨了幾十遍,對草書有了深刻認識。從那時起,他意識到,此生注定要與書法朝夕相伴了。

研習書法數十載,恽建新收獲了許多榮譽與成就。然而,他心中卻有無以明說的遺憾。

“我是讀書人,寫字是我的事業。可是,這無法讓我滿足。我更想幫助人,做些慈善。”每當恽建新在電視上看到貧困地區的孩子辍學時,心裡就很不是滋味。所以,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或事,他都主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汶川地震後,恽建新和家人第一時間捐贈了款物。看到滿目瘡痍的災區,他痛在心裡,卻又豁然開朗——雖然他幫助别人并不會得到什麼回報,但是,需要幫助的人卻因此獲益,而他收獲的則是内心的滿足與踏實。從此,恽建新走上了一條慈善的“不歸路”。

2014年3月,恽建新加入到“紅十字”隊伍中,當選為江蘇省紅十字會常務理事,為他奉獻社會提供了更大的愛心平台。6月,恽建新向江蘇省紅十字會捐贈了精心創作的60幅書法作品。一周之内,20幅書法作品成交,價值人民币133萬元。并以此為基礎,成立了“寒邨博愛基金”,專門用于救助困難群體。

“有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一直以來,這都是我的心結,我想為需要幫助的人們做點什麼,卻又無從下手。現在,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救助更多人。”

恽建新說他不看電腦、不用手機,隻為寫字時心中有一片淨土;他說他做過許多有價值的事情,不少都與書法有關,有些還很重大;他還說,他隻是個讀書人,寫字是他的事業,而通過這份鐘愛的事業幫助别人,甚為歡心。

“對于慈善,我會堅持下去。至于以後,我想,用行動去證明更好。”

責任編輯:陳曉亞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