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蒙山的水彙聚成約旦河後,經過以色列進入巴勒斯坦,其中一條支流進了死海。可是死海隻有入口沒有出口,約旦河的水流入之後,水完全被封鎖在死海裡。在那種“隻願接受、不肯付出”的性格中,死海成為了最沒人願意親近的“海”,湖水也因長期停滞而成了堿水,有一種怪味道,不僅無法飲用,就連用來給農作物灌溉都不行,所以四周土地貧瘠,水裡沒有水草浮動,錦鱗遊泳,連小魚小蝦也看不到。
約旦河的另一條支流則進入了加黎利海。和死海不同,加黎利海的水質甘甜,可以供人們飲用,湖水清澈得連魚兒在水中悠遊的景象也看得一清二楚,四周是綠意盎然的田園。因為環境清幽,許多人将住宅建在湖邊,享受這個猶如仙境的美麗景緻。
同樣的水源,為什麼死海如此貧瘠,而加黎利海卻美麗而富有生機?
跟死海隻入不出不同,加黎利海不僅懂得“接受”,更懂得“付出”。它既有入口也有出口,湖中共有八個小出口分别流向不同區域的村莊和田園,最大一個出口的水流出去後,繞一個彎,繼續與約旦河相彙。加黎利海的水在不斷流動中獲得了豐富的氧氣,為魚兒創造出舒适的生存空間,更為湖泊增添了無限的生命活力。
能得亦能舍,有舍更有得。為人處世,不妨學學加黎利海的從容與大度。
責任編輯:陳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