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來客
時間:2024-11-07 08:16:12
2011年,雨後的中關村時陰時晴,當一道雙虹打在西區的玻璃幕牆時,“在這兒-IM”的CEO熊尚文帶着《華盛頓郵報》記者vivika來到海澱圖書城小街上的車庫咖啡。他們是不速之客,既非創業者,更非投資者。當然,來這兒的什麼人都有,不一定都是這兩種人,而開門迎客是老北京的傳統,因此蘇菂還是以北京人的敞亮性格歡迎客人。此時車庫咖啡開業不到半年,人滿為患,每進來一個人蘇菂都笑臉相迎,熱情交流,最多一天交流過将近30個團隊。迄今已交換名片達七八千張,聊過上千個團隊。蘇菂習慣性地将熊尚文與vivika也當成了一個團隊,幾乎是貫口地介紹着車庫咖啡的故事。r“創咖啡”源于美國,統稱“車庫咖啡”。美國矽谷的很多傑出的企業起步都和車庫有着重要關聯,惠普、蘋果、戴爾、谷歌、YouTube的初創無不起源于此。在矽谷,車庫幾乎成了低成本高科技創業起步的代名詞。作為記者、專欄作家的vivika自然對這些非常熟悉,不熟悉的是車庫文化到了中國,具體來說到了北京小夥子蘇菂這裡,規模變得如此龐大:滿眼的電腦,經營面積達800平方米,差不多有半個足球場大,衆多創業者與投資者在這兒交流想法,摩擦生電,每天這裡都在舉行着夢想交易會。vivika甚至沒有像通常那樣記錄,錄音,一直在聽,不時環視一下四周,以緻蘇菂認為vivika隻是在中國閑逛,覺得這兒新鮮,或者想在中國投資也未可知。那時蘇菂滿腦子就是這些。說到“嗨”處蘇菂問美國人,你們美國有這樣的模式嗎?沒有,vivika聳聳肩說,但你做的這種風格很美國人。vivika說得很實在,一點也沒有顯出他同時還是美國著名專欄作家的身份。r美國人走了,德國人又來了,這次是三個人,依然是不速之客。三個德國人在門口晃了一會兒,坐在門邊的坐位上,要了兩杯咖啡。蘇菂像對任何人一樣上前打招呼(用英語)。兩個用德語交談的德國人也用英語告訴蘇菂:他們是德國《明鏡周刊》記者。蘇菂不知道《明鏡周刊》是怎樣一個有名媒體,甚至不知道有這樣一家媒體,旁邊一個創業者告訴蘇菂《明鏡周刊》是歐洲最大的媒體,在世界上很有影響。德國人很嚴謹,一看就是有備而來,帶着長槍短炮,微型筆記本已打開,和美國人頗為不同。蘇菂這次沒馬虎,也沒由着北京人的性子山侃,而是認真地,字斟句酌地回答了每一個問題。《明鏡周刊》不久用了七頁報道了車庫咖啡,文中提到蘇菂也問了德國記者一個問題:作為德國記者你們為什麼要來北京、中關村、車庫采訪,記者告訴蘇菂:這個世界下一個能夠超越矽谷的地方或許就在中國,在北京,在中關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