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新意是種誤會

新意是種誤會

時間:2024-11-07 04:06:23

摘自《深圳青年:創業版》

子沫/文

現在的人拼命追求新意,為這個新意絞盡腦汁,常常為形式而形式,痛苦不堪,做出來的東西卻四不像。

朋友從雲南回來,對這點特别有感觸。有些店為了追求所謂新意,不在産品上花心思,卻在布置上出奇出新,弄得你進去不知所從,把個什麼小資弄得颠三倒四。店裡的咖啡也是品種複雜得不得了,什麼加頂級香草加豆乳畫漂亮圖案……但是,真正喝咖啡的人,隻對咖啡豆的品質有要求,他們喜歡純咖啡,越純粹越好,什麼花哨對他們來說都沒任何意義。連杯子都隻要樸素的,因為好咖啡是需要樸素的白杯子來襯托的,越簡單越好。

遇到一家台灣人開的咖啡館,店面就五平方米左右,交叉的兩條吧台,六張吧椅就是全部,做純黑咖啡。台灣女孩說發現很多開咖啡館的人居然不懂咖啡,完全是花頭,把精力放到店面布置、出新搞怪、開發新品種上了。“新意,我不需要。我需要煮一杯好咖啡,就這麼簡單。”她開了自己的店。朋友點了普通的雲南小粒咖啡,白杯子端上來,說喝上一口,連頭發絲都是香的。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深夜食堂》,一家吧台式的小店,樸素的茶泡飯和小面食,舊舊的幹淨的,安撫着很多匆忙都市人的靈魂。

我見過很多很沒新意的人,認真地做着一些事。

我有一朋友炖出來的雞湯相當好喝,一問怎麼炖的,她笑說,什麼新意都不要,裡面什麼都不擱,我是保守一派的,隻懂得欣賞清雞湯,雞湯一定要清澈,才有那股馥郁高香,這種香,跟咖啡一樣,一旦被攪散攪渾了,東西吃起來就沒勁了。所以,我比較鐘情正派的雞湯,歪門邪道的雜鍋亂炖冒牌雞湯,對不起,我就不喝了。我也想起自己喝的最好喝的雞湯,是在江西理坑村的一戶當地人家,走地雞,柴火炖,清湯,什麼也不擱,湯是清的,那種鮮味一口難忘……

我常常對沒有什麼新意的人和事感興趣。認識一個女孩,年紀輕輕卻寫着一手好毛筆字,畫得一手靈動水墨畫,她用着最舊款的手機,她不要什麼新意,她有取舍。她的生活也沒什麼新意,起床後寫字,畫畫,很安靜,很不與時俱進,但人家特别富足。做自己認為對的事,而不是接受那種額外的新意,她說自己是往回走的理想主義者。這也讓我想起曾遇到的一位上海女人,外出旅行一口氣買了很多手鍊珠子,一個挂件就是兩萬,她說設計得很有新意,有時候,真的無語,她是愛新意還是愛珠子本身?

麗江一個偏僻小巷子裡有一家納西本地人的店,相當沒有新意,自家的房子,連招牌都懶得挂,隻有名字随意貼着,隻有三張台,很不起眼,開關門很随意,想休息就關門。愛來不來,有幸的是,我碰巧吃到了他家的飯。姑娘點菜,父親張羅,媳婦炒菜,母親忙前忙後,小孫女快活地嬉歡,廊沿上挂着風幹的臘魚臘肉,三個菜,納西烤魚,小炒芝麻菜,土豆泥。木桶飯。非常好吃。這是麗江本地人喜歡的地兒。他們隻做好吃的東西。别的新意,一點不要。菜永遠隻有幾項。飽飽吃飯,吃得開最重要。做那麼多花樣幹嗎?

最近看了紀錄片導演範立欣的一個訪談,他拍紀錄片《歸途列車》,得了國際電影節的獎。他跟别人講,他最大的那個坎是這麼邁的:他原來是中央電視台的編導,在台裡做片子的時候,第一就是立意得宏大。要有新意。他跟外國人說,我要做一個有關春運的片子,春運得多麼大的場面,雪災一發生,十幾萬人擁在火車站。他立刻被打斷了,然後呢?他就愣在那兒了,他想這還要什麼然後啊,已經很宏大了。他說有三個故事,三條主線,這樣才顯得結構豐富啊,像交響樂一樣複雜。錯綜複雜又有新意。對方說我隻想知道一個故事,你把這一個故事說好就行了。結果他就把背景全部削弱,隻做了一個家庭。他說這是西方人幫他做了選擇。不要新意,隻要簡單真實的表現。簡單并不等于單薄,複雜并不代表飽滿。我們常常犯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