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時候,所謂企業管理,不單單是指牆上的制度和獎優罰劣,還多指表達技巧。同樣一個意思,這麼說,那麼說,效果截然不同。
比如,主管通知大家:“有一個急活兒,大家加一個多小時班趕出來,每人發100元加班費。”這是一種表述。另一種表述是:“大家又能得一筆小外快了,每人100元,但有條件,得加個班,把這活兒趕出來。”
“這是一家機構做的一個實驗。第一種表述過後,大家的積極性沒有多高,有人稱家裡有事,按時下了班。第二種表述過後,幾乎沒有離開的。
這便是在心理學基礎上派生的一個經濟學現象。第一種表述内含的意思是:有一個急活兒,要大家加班完成,每人得100元加班費。就是說,這100元錢暫時不是你的,你加完班,這錢才歸你。第二種表述内含的意思是:有100元錢,可以說已經是你的了,但有個小條件,你得加班。
同樣的意思,為何表述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這便是“損失厭惡”這一心理機制在起作用。第一種表述的邏輯重心是“錢還不是你的”,第二種表述的邏輯重心是“錢差不多已經是你的了。”對第一種表述,很多人會合計,既然錢還不是我的,那加不加班,對我的觸動和影響都不大。第二種表述則暗示錢已經是你的了,你不掙是你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