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的6月1日是周五,我這天的工作從早上9:30開始到晚上8:00結束,等我到家,女兒已經睡覺了。第二天早上她說,媽媽你必須給我買禮物,因為昨天是兒童節。這句話讓我郁悶了一個周末,裡面有太多問題。
首先,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女兒認為禮物是慶祝她節日的第一方式。我是欠她,但是我更多的是欠她時間,不是物質。我和其他家長一樣,養成一個壞毛病,用物質來彌補時間。明顯,她已經習慣了這一切。很糟糕的迹象。
其次,她已經不要求我陪她,隻是要求我用一個玩具證明我欠她了。我是物質可以代替的。這個真的很糟糕。而她跟她爸爸卻不是這樣的,爸爸在家辦公,她每天放學第一件事情就是找爸爸玩鬧一會兒,爺倆熱熱鬧鬧,我一進門就跟家長回來了似的。
美國有個社會學家ArlieRusselHochschild剛剛出了一本書,叫TheOutsourcedSelf《外包的自我》。書的大概意思是,家庭是人類抵制商業化的最後一個堡壘,在這個堡壘中,人是為了親情、友情和愛情做事情,但是這個堡壘已經被商業瓦解了,城裡人把家務都外包出去了,家務有保姆,做飯靠廚師,帶孩子有家庭老師。作者說,家庭成員一起完成這些事情是最好的家庭“維穩”政策,一旦一個家庭沒有了這個過程,家庭已經隻有一個空殼,名存實亡了。書裡說,在繁忙的工作壓力下,女人把自己樂于做的事情也都承包給所謂“專家”去完成,比如化妝有化妝師,穿衣服有造型師,帶孩子有家庭教師。當女人已經沒有過程了,隻有結果。還記得在電影CharlieWilson’sWar(《查理·威爾遜的戰争》)中,JulieRoberts扮演的州女款姐,一邊塗脂抹粉、夾眼睫毛,一邊跟在澡缸裡的查理·威爾遜說:你給我批個條子,送點武器去阿富汗,讓他們打敗那些俄羅斯人。過程是生活,結果是浮雲。
我重新審視了一下我的家庭生活——我女兒每天早上起床以後,經常忘了洗臉刷牙,起來就去吃早飯,之後穿衣服,然後再去洗臉刷牙,有時候一磨蹭來不及了,幹脆就把最後一道程序也省了。阿姨是不會嚴厲批評她的,她就這麼灰頭垢臉地去上學了。她回家以後就開始抓各種零食,結果晚飯就吃不下。阿姨也不會制止她吃零食的,随便。等我到家就已經開始上床講故事了,我和她一起看一本叫PipiLongstocking的故事書,講一個大力士的孤兒女孩。仔細想想,我和她最多的共同語言都是講這本書裡的主人翁。
但是我還不是最壞的,有比我更缺席的母親。我發現阿姨帶大的孩子經常用哭來解決一切問題,因為保姆最怕孩子哭,似乎孩子哭就是她們失職了。我還發現有的家庭是随時随地都要有一個排的人伺候的,不管去哪裡都有一個排的随從,浩浩蕩蕩地。小阿姨、小老師、小司機、小助手,這些毫無生活經驗的孩子在承包着一部分家庭生活。問題是有些缺席媽媽并不是職業婦女,而是全職太太。她們平常把孩子扔給保姆和家庭教師,自己出去吃吃喝喝,搓搓麻将,做個指甲,美個容,連運動都是被按摩師代替掉的。
我們生活中,外包的項目越來越多。勞動不再是光榮,自己動手做點什麼成了失敗的象征。這種生活在改變我們的價值觀念:勞動不光榮,賺錢才是高尚的。以此推論,貪官污吏是最高尚的人,因為他們真是不勞而獲;其次是各種大款,看不見他們動手,動動嘴,錢就來了。這才叫本事。都市的中産階級屬于幹多少活兒掙多少錢的人群,雖然越來越多,但真是一群高不夠低不就的屌絲。而真正動手幹活兒的人,就是“人民”,卻成了社會的邊緣分子,成了放棄自己家庭去承包别人家務活兒的人。
我不想讓我女兒接受這種價值觀念,如果我不去當一個更好的媽媽,她就避免不了這個社會給她的烙印。她會越來越物質,今天一個玩具可以代替媽媽一天的時間,明天一條裙子就能代替一周的假期。所以我決定,我準備退休了,回家帶孩子,寫東西。從頭開始,一切都還來得及。
摘自《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