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的一個飯局上,我認識了一位朋友,他的投資觀念讓我很震撼。
他家境優渥,台灣大學畢業,卻找不到好工作。後來,他找親戚借錢開了一家做醫療器械的工廠,産品出口美國和日本。再後來,他就不做器械了,開始經營會展和廣告公司,主要幫台灣地區的中小企業在大陸搞市場拓展,也“順帶”在大陸炒房。
我問他,為什麼斷定大陸的房價一定會漲?他說,一是大陸人口基數大,“超級城市化”必然催生“超級房價”。第二是,外貿企業賺的錢,最後都會投資到房地産保值。尤其是第二條,是一條“台灣經驗”,台灣人早已經曆過,他相信大陸也會。
和他交談的時候是2012年,4年過去,不得不對這位台灣朋友深感敬佩。他的資産應該翻了好幾番,肯定比做工廠和做會展強。
這些年,一說到炒房團,很多人立刻會想到“溫州富婆”。其實,台灣人、香港人才是第一批在大陸炒房的人。
台灣和香港炒房團各有千秋。但一個有意思的差異卻是:在大陸或者說内地的地産市場,台灣地産商和香港同行不是一個檔次,前者幾乎可以用籍籍無名來形容。這是為什麼呢?
一些台灣地産界人士認為:台灣地産商比香港地産商“目光短淺”,甚至還比台灣炒房“散戶”差。不過,這種“目光差距”背後,是兩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
從台灣和香港曾被稱為“亞洲四小龍”,都靠制造業起家。但後來,一個繼續做制造業(多數已轉移大陸),一個則走上了地産和金融之路。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兩地分别走上兩條路的原因,都是要解決“吃飯問題”。唯一不同的是,台灣要解決普通人的吃飯問題,而香港要解決的是回歸之前殖民地當局的吃飯問題。
上世紀中葉,台灣人口暴增到原來的1.5倍,即從600萬人暴增到900萬人。要解決這麼多人吃飯,發展制造業是最合适的選擇。同樣,人口上億的大陸農民逐漸富裕,蓋上漂亮新房,最初也是拜制造業所賜。
而上世紀後半葉,英國衰落,港英當局财政吃緊,于是自己“找食”。由于特殊的曆史原因,香港土地多數為“公有”,所以通過拍賣土地使用權,獲取出讓金,成為港英當局最低成本的“理性抉擇”。
于是,今天你會發現,台灣的商業大佬都是制造業大佬,如台積電的張忠謀、台塑的王永慶、富士康的郭台銘等等,而香港的商業大佬都是“土地翁”。特殊的環境産生特殊的富豪,台灣的土地多為私有,香港在回歸前則是類似于港英當局所有的一種“公有制”。
不同的環境成長起來的商人,他們的“大腦結構”或者思維方式一定會有差異的。當然,命運也會不同。
這麼多年以來,香港地産商在内地如魚得水,成為一代勵志偶像,而台灣的制造業經營者代表郭台銘旗下的企業,一度被痛斥為“血汗工廠”。
摘自《南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