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科·帕維亞出生意大利都靈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開有一間面積不大的制作箱包的小作坊。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帕維亞對箱包制作的過程了然于胸。大學畢業後,帕維亞放棄了去一家上市公司工作的機會,開始子承父業,将那個小作坊的工作全盤接了過來。
由于市場上制作箱包的工廠很多,各種名牌箱包層出不窮,帕維亞的小作坊隻能夾縫中求生存。雖然他之前有過對産品改良的實踐,但大多數都是模仿他人,沒有太抓眼球的地方。在接手作坊的3年時間裡,他們生産的箱包的銷售也一直沒有起色。帕維亞明白,如果再不創新,他們的小作坊很有可能關門倒閉。
一天,帕維亞去米蘭參加一個箱包訂貨會。在機場等待登機的時候,他無意中聽到旁邊一對夫妻的對話,妻子擔心剛買的名牌皮箱因為托動而受損,建議丈夫用一塊面料包裹在箱子的外層。雖然這樣做後可能會遇到一些小小的麻煩,但這确實能有效地保護皮箱受到損傷。
帕維亞聽到那番話後,忽然計上心來:一些名牌皮箱的表面都是用昂貴的皮革縫制而成,如果磨損,補修起來非常麻煩,就算能維修好,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如果自己劍走偏鋒,專門生産一款表面本身就“坑坑窪窪”的皮箱,這樣人們不就不再擔心皮箱受到磨損了嗎?就算皮箱真的出現損傷,因為它的表面本身具有“傷痕”,也很難被發現出來。最關鍵的是,這樣的一款皮箱,在目前的市場上還是空白期。
帕維亞想到立即做到,一個星期後,他将自己設計的一款外表“醜陋”的箱包的圖紙拿給工廠裡的工人看,大家頓時被帕維亞的這個與衆不同的想法所震撼。在得到衆人的認同後,帕維亞又對圖紙的細節進行了完善。一個月後,這款“醜陋”的皮箱正式投入生産。
當帕維亞生産的那款難看的箱子上市後,人們都不由得驚呆了,因為它的外表有别于平常箱子的那種光滑和整潔,而是變得凹凸不平,像是遭遇了什麼重物的打擊一樣,看起來要多醜陋有多醜陋。然而,人們一邊嘲笑這種皮箱,卻一邊掏錢來購買體驗它的與衆不同。很快,大家便感受到了它的種種好處,用起來不僅時髦拉風,而且最關鍵的是不擔心它受到碰撞和損壞。
很快,帕維亞這個“醜陋”的皮箱便風靡了整個意大利,甚至連周邊幾個鄰國的皮箱經銷商也聞見而動,趕到帕維亞那裡訂貨。僅僅一年的時間,帕維亞的小佐坊便鳥槍換炮,成為當地有名的皮箱制造商之一。
許多時候,逆向思維則是助推成功的制勝法寶。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發展,也許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