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說他的人生階梯感很強,不相信那些三五年就能做好的事。30歲前,他從不考慮錢的問題,專心做記者,30歲以後才用職業積累換取财富積累。
如果說一個人的貧富,是他的思維方式決定的,吳曉波的思維方式就是典型的老火慢煨式——為人生做好規劃,每一步都比别人深一點,賺錢隻是水到渠成。
阿比吉特·班納吉在《貧窮的本質》一書中提到,富人與窮人思維最大的區别是,當大家同時得到一筆錢,窮人會去買好吃的東西,注重當下的快樂,富人則去買有營養的食物,注重健康的投資。
所謂富人思維其實很簡單,就是相信時間和積累的力量。很多人将富人思維誤解為多看财經書,包括富商傳記。但為什麼學了那麼多知識,還是賺不到錢?其實每個寫作者的理論體系都不同。況且很多财經讀物的寫作者自己都沒成富人,指望抓住書裡的某個觀點就能賺快錢,這本身就是愛走捷徑的窮人思維。在他們眼裡,有錢人都是一夜之間從地裡長出來的。所以他們瞧不起手裡做的事情,沒有長遠的人生規劃,不願意從最擅長的事情開始經營自己。
這幾年内容制造成了互聯網創業風口,很多陌生的名字忽然與百萬千萬的資産聯系在了一起。然而,你忽然看到的這些暴富的人,與吳曉波一樣,都有完美的人生階梯。
“視覺志”創始人沙小皮在采訪中回顧自己在内容創業中走過的坑。他進入新浪微博的時候,那裡已經大咖雲集,沒有先發優勢,他做得很艱難。騰訊開始做微博,他立刻入駐,通過良好的内容與平台的扶持,粉絲增長很快。可惜騰訊這一塊業務沒做起來,他的努力也成了炮灰。後來,他将在這些失敗的創業中積累的經驗,閃閃發光地移植到了微信公衆号上,一炮而紅,成為全國知名公号之一。
“十點讀書”在成為“十點讀書”之前,是微博“每日好書推薦”;咪蒙在成為“咪蒙”之前,人生指南的獨特寫作風格已經持續了10年;黃佟佟在傳統媒體做了十幾年記者,才有了現在的“黃小姐與藍小姐”。
對世界了解越少,越容易看到一夜暴富、一夜暴紅的神話。如今在自媒體領域賺錢的人,隻要你願意花時間去了解,會發現大多數在相關領域默默積累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相信賺快錢的神話,其實是窮人的自我麻醉。除了少數的投胎小能手,大多數人走出大學才開始打财富的地基。
對沒有含着金湯匙出生的我們來說,持續精進的能力是真正的富人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