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人又在朋友圈講了個有趣的故事。
說,一個營銷大師受邀演講,登台之後卻一語不發,從上衣口袋裡摸出一柄小錘兒,然後對着一個早就懸挂在舞台正中央的巨大的鐵球不斷地敲打,一下、兩下,鐵球卻絲毫不為所動。開始的時候,台下的觀衆十分好奇,看得也專心,但時間一長,就耐不住性子議論紛紛,最終亂成一團。
當時間過了40分鐘之後,突然,坐在前排的一個觀衆大叫一聲:它動了!台下的觀衆馬上安靜下來,繼續觀看一言不發的大師掄錘子。此時,大鐵球由肉眼不易察覺的微動,逐漸變成小幅度擺動,進而擺幅越來越大,最後,巨大的質量把束縛它的鐵架子拽得“吱吱”作響,沒一會兒竟然垮掉了。
故事講到這裡,大師——确切地說應該是講故事的人——亮出了“中心思想”:做事隻要足夠專注、有耐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很生動的一個故事。初看,很有意思,講故事的人想表達的觀點清晰而令人印象深刻;再看,就更有意思。有意思在哪兒呢?這個外國的大師,顯然有點兒小題大做了,除非台下恭恭敬敬坐等被人教誨的觀衆腦子注了水,否則,解釋如此淺白的道理,似乎根本無須如此大費周章,即使外國的大師不知道中國人“水滴石穿”“鐵杵磨針”“愚公移山”的故事,但類似的說理,想必《聖經》裡也不少,略微說個一句半句,想必沒人不明白。
由此引出另外一個有意思之處,即這樣的物理實驗能否做成功,有無可操作性。為了搞清楚這個有意思的問題,文科生的本能反應就是上網“搜”,結果略一搜,就把“意思”搜得更多。
這個故事居然在十年前就四處流傳了,那個時候主要教育的似乎是學校的老師,說老師教育孩子要有耐心。當然,故事流傳得廣了,表述的版本也不盡相同。
版本雖然不少,教育的對象也不固定,但故事的大框架和最終要表達的意思倒都差不多。大約教訓人總容易招人不悅,于是,有熟谙物理學的好事者居然就擺弄起計算公式來,計算一番的結論是,這樣的事情忒不靠譜兒。
按照兩個壯漢擡錘撞不動、大師掄錘40分鐘才敲動的情節設置,大鐵球的質量一定非常可觀,非達到數噸、十數噸甚至數十噸的量級不可,為了這麼個幼稚園量級的道理,搞這麼個鐵球上台,實在沒效率;而且如此質量的大球擺動起來,台上、台下人員的安全就很成問題,估計還要事前報備,就更麻煩得沒人願意這麼幹;另外,大師按照事前計算好的頻率來敲,據說理論上确實可行,但世界上理論可行、實踐上不可行或者沒必要的事情實在是太多,真正的大師,一般都不會這麼幹。
你看,這樣的分析是不是挺頭頭是道?由此可見,用小錘子把大鐵球敲蕩起來的故事,就是一個故事罷了,而且類似的故事多得是。其實,世間的道理雖然萬萬千,但歸納、總結一下,最要命的,也不過那麼有限的一點點,而且還個個都淺顯易懂。比如,遇到擁有巨大質量的物體,最好還是躲開些,因為它不動還好,一旦動起來,其能量的累加就吓人,再想讓它停下來特别不容易,硬搞沒準兒就要出危險。因此,如果真有什麼大師搬個大鐵球上舞台準備好好講道理的時候,坐在台下的,最好還是麻利兒地躲遠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