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人去到一家大公司應聘采購員一職。經過一番測試後,這個年輕人和另兩名優勝者一起被留了下來進行最後一項面試。他們被帶到總經理的辦公室,總經理看了看他們後,出了一道題說:“如果現在我派你們去郊區的鉛筆廠采購2000枝鉛筆,你們認為你們需要從公司帶多少錢過去?”
第一個應聘者算了算後說:“我需要帶120美元,因為鉛筆是5美分一支,采購2000枝鉛筆要100美元,其他零零碎碎的費用就先帶20美元在身上吧!”總經理未置可否地點點頭,然後讓第二名應聘者回答,第二名應聘者也想了想說:“我帶110美元吧,正如他所說,購買2000枝鉛筆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10美元用來準備做别的開支,去郊區并不太遠,我覺得10美元足夠把鉛筆運送回來了。”
總經理同樣未置可否地點點頭,然後讓第三個應聘者也就是這個年輕人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個年輕人同樣細細想了想,然後用非常确定的口吻說:“我需要從公司帶走81.12美元。”
“81.12美元?這是為什麼呢?”總經理納悶地問。年輕人認真地說:“鉛筆的零售價是5美分一支,如果以零售價計算,購買2000支鉛筆确實需要100美元,但我們是直接去廠裡購買那麼多鉛筆,所以我們拿的是出廠價,我估計80美元就可以買到2000支鉛筆了,另外我搭汽車來回兩趟的車票總共是80美分,而我在車站請人幫忙搬貨的工錢是30美分,另外因為天氣熱,我或許需要買一杯涼茶解渴,一杯涼茶的價格是2美分,所以我需要從公司帶出去的錢是81.12美元。
總經理聽後,露出贊賞而會心的微笑,最後他宣布這個年輕人被錄用了。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戴爾·卡耐基。後來卡耐基曾這樣說:“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确到尾數,尾數并不僅僅是數字的問題,其中包含着的更是一個人做事情認真細緻和負責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