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100塊錢,你在分配部分金錢給一位陌生人後,可以将剩下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你會怎樣安排?
按照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如果這個陌生人不會讨價還價,一個完全理性的分配者一定是獨吞這100塊。這是經濟學中的“獨裁者博弈”理論,完全占有分配資源權力的這個人就是“獨裁者”。
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不會按“完全理性人”的模式行事。實際上,大量實驗表明,平均隻有40%左右的“獨裁者”會選擇獨吞這筆錢,而陌生人平均能分到高達20%左右的金錢。
最近,研究者對美國最頂尖的法學院——耶魯法學院的法律博士們進行了類似實驗。他們發現,與一般大衆相比,這些未來的社會精英在面對同樣的選擇時明顯更加“自私”,也更關注分配效率,而非結果公平與否。
“精英中的精英”自私嗎
為什麼中槍的是耶魯的法律博士?因為這群人實在是太耀眼了。
耶魯法學院常年高居美國法學院排名第一位。它每年隻招收大約200名博士生,隻錄取已是人中龍鳳的申請者中的1/10。而且,律師一向屬于美國社會的精英階層,政府的高級官員往往都有律師或法學教育的背景。因此,說耶魯法學院的學生們是社會精英中的代表人物,應該不算誇張。
也正是因為他們有如此光明的前途,所以就被抓來做了小白鼠。他們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未來社會精英”的态度。
研究者們對“獨裁者博弈”實驗做了一些調整。在傳統的“獨裁者博弈”中,一個公平無私的“獨裁者”會把這筆意外之财分給陌生人一半;而一個完全自私的“獨裁者”會選擇将這筆錢獨吞——因此,根據分配的結果,就可以測量并判斷這位“獨裁者”的自私程度。
而在這次耶魯法學院的實驗中,把金錢分配給陌生人會讓“獨裁者”付出額外代價。如果“獨裁者”更看重平等,那麼即使這個代價升高,他也會選擇多給陌生人分配一些,以保證最終分配給陌生人的數額;但如果“獨裁者”更看重效率,他會選擇少給陌生人分配——這樣一來,“獨裁者”和陌生人的總财富加起來會更多。“獨裁者”在實驗中的表現,可以體現出他對效率和公平的重視程度。
耶魯學生的“自私”與“效率傾向”
研究者對耶魯法學院的208名學生進行了實驗。他們發現,這些社會精英們幾乎完美地按照“理性人”的效用最大化原則分配财富。
如果将“獨裁者”分為公正、中間和自私三類,隻有大約15%的耶魯學生被歸為“公正”,而一般公衆中“公正”者大約有40%。相對的,大約30%的耶魯學生被歸為“自私”,而一般公衆中“自私”者隻有大約15%。此外,在效率和公平的選擇中,大約80%的耶魯學生被歸類為“更關注效率”。在一般公衆中,“更關注效率”者隻占一半。
研究者進一步發現,耶魯學生的“自私”和“更關注效率”,并不是由他們與一般公衆在年齡、性别、地理位置上的差别造成的。此外,這樣的結果也不是耶魯自己的問題。研究者又觀察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和美國一般公衆中高收入、高社會地位的人。他們發現,與美國社會的一般公衆相比,這兩個“精英群體”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自私”和“更注重效率”傾向——隻不過沒有耶魯法學院這樣高的程度而已。
“獨裁者實驗”與社會公平
也許有人會質疑這些實驗的意義。但實際上,一個人在此類遊戲中表現出的性格,往往會在現實生活中不斷發揮影響。
我們每天都處在與他人的互動之中,時時刻刻與他人存在利益往來。一個在這種遊戲中獨吞财富的人,現實中也更可能傾向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而一個在遊戲中願意公平分配的人,往往也更願意顧及他人的處境和感受。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伴随着多年的資本主義發展,貧富差距、收入不公、階級固化等問題已成為當今美國社會的毒瘤。研究者認為,實驗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多年來對貧富差距等議題的選擇性忽視。
可以想象,這些還在讀書的“精英中的精英”,将來一定會走入社會,成為國家和社會政策的制定者和影響者。在他們的一生中,還将會無數次面對自私與公正、效率與公平的選擇題——而他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或将影響成千上萬的普通人,并同時雕刻出未來社會的模樣。
(陌陌摘自《财新周刊》2017年第19期,邝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