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曆史博物館的模樣

曆史博物館的模樣

時間:2024-11-06 05:03:04

一座“國家曆史博物館”該是什麼模樣?上周,當我走進位于華盛頓的美國國家曆史博物館之前,還滿心期待一種“高大上”的古典模樣。

這導緻我在參觀過程中不時哈哈大笑。因為在這兒能看到的“曆史文物”包括肯德基老爺爺造型的定風針、麥當勞金拱門形狀的廣告牌、李維斯牛仔褲、早期的米老鼠圖案、19世紀的各類家用電器、1984年款的蘋果電腦……還有一間門口寫着“美國式民主”,大人小孩紛紛湊着星條旗合影的展室——我實在不知道這有啥好拍的。我隻想拍把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畫成秃毛小雞仔的宣傳畫——畢竟是跟李鴻章大人握過手的美國總統啊,總算有點曆史感。

就這樣,“曆史博物館”這個“高大上”的名詞在我腦海中整個垮掉。

什麼博物館,這分明是個全家歡遊樂場。直到在某一個櫥窗中,看到一口與我太爺爺家竈頭上镬子同款的凸底大鐵鍋,端端正正地挂在牆上,旁邊還有一塊匾,上書“參茸玉桂”幾個飽滿圓潤的金字,我才張口結舌。

美國國家曆史博物館坐落在華盛頓憲法大道,是美國最大的曆史博物館。需要說明的是,在它的周圍,也就是在美國首都的最中心地區,著名的國會山與林肯紀念堂中間,一一排列着許多反映國家文化的博物館,比如美國國家美術館、美國國立自然曆史博物館、非裔美國人曆史文化館,美國檔案博物館等等。

但人們都說,要了解“什麼是美國”,還得看曆史博物館。

看起來,這展館裡“曆史最悠久”的那一批老古董,也就兩百年出頭的曆史——史上第一面星條旗,本傑明·富蘭克林用過的佩劍給現場營造出微弱的曆史感。這麼一小部分特殊的文物散布在各個展館裡,大部分位置都被騰給了汽車、電器、廚房用具等與普通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曆史遺迹”。老地鐵車廂、大火車頭、馬車都被整體搬進博物館,小孩子們歡快地跑進跑出。

而那口端端正正挂在櫥窗裡的大鐵鍋,是地道的“中國制造”,在19世紀被某一位華人背到加州。“參茸玉桂”是1890年加利福尼亞某間華人店鋪的招牌。這些物什的曆史,也隻比美國開國文物少了幾十年。

我發現懸挂大鍋的展廳,主題是“我們從哪兒來”。美國人何以成為美國人,按照該展廳所說,是那個從19世紀背着鐵鍋從廣東過來謀生的中國人,是“二戰”後帶着整套青瓷餐具和小矮桌去美國的韓國人,是帶着15歲成人禮時要穿的漂亮紗裙的南美姑娘,是藏在貨艙裡被販運到美洲的非洲奴隸,是帶着不為歐洲所承認的信仰走上新大陸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代,是20世紀80年代末抵達這裡的各國留學生……他們一起構成了今日的“美國人”。

展廳的解說牌上提到,幾乎每一個族裔到來時,都希望保留并傳承他們自己的文化。解說詞下方,是一張舊金山某華人學校建校時的全員合影,黑白照片上工整的楷體字,讓人仿佛一伸手便能觸到當年勞工延續文脈的努力。而這些,在這座博物館裡,都是美國人奮鬥故事的一部分。

我不禁要問:種族融合的故事講得那麼和諧,是刻意回避了曆史的黑暗面嗎?提到排華運動了嗎?當然是有的,盡管并不顯眼。與排華相關的文物,是一個身着西裝的華人男子的半身照和一張海關問詢華人的筆錄。1940年抵達芝加哥的孔先生,因為《排華法案》的限制,不得不假冒美國公民的兒子,接受海關的審查,才能進入美國。《排華法案》是美國法典第一次針對特定種族制定的移民法,當孔先生文質彬彬的面容與這部法案被放置到同一個櫥窗中時,當今日司空見慣的權益因個人所屬種族而被剝奪時,誰能說有罪的是那個試圖蒙混過關的青年?

與華人相關的文物,是點點滴滴的。在“我們是誰”的主題下有一點,在“美國飲食”的主題下還有一點。在不止一個展廳,原本走馬觀花的我,會被不經意瞟到的一件展品“釘”在原地,老老實實地看完它背後的故事。再擡眼時,世界好像又有一點不一樣了。

就在寫這篇文章時,我讀到了畢業于北京大學博物館學專業、現為佐治亞理工學院科技史博士沈辛成的一段話。這位專業博物館愛好者,在解釋“為什麼愛去博物館”問題時提到自己在紐約逛博物館的經曆。普通人參觀博物館,都隻把展品當作一種“客體”來看,但在多種族雜居的地方,“你很難徹底成為一個完全‘主體’,成為一個和博物館内容無關的人”。于是,參觀博物館就會變成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因為參觀者對藏品會有休戚與共的感情。

從這個觀點延伸出去,我能想到,一個普通美國人去國家曆史博物館參觀的感受:他會在這裡發現他家往上五代每一代人的家庭裝修、日常生活;他可能會看到他的祖母經曆過怎樣的種族壓迫,遭遇過何種排斥,也可能會看到父輩參與過的戰争與他們在軍營裡的生活。他會看到櫥窗裡有童年時父母給孩子準備的生日派對,會看到剛上大學那年讓人豔羨的電腦,會看到鄰居家愛吃的不知從哪來的味道奇怪的食物,也靜靜地躺在他曾祖父珍愛的《聖經》的不遠處。

國内朋友問我,美國的博物館為什麼這麼不“高大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上網搜了搜,隻看見美國媒體讨論的是怎麼把博物館造得更好玩,互動性更強。

其實也不用探究什麼說法。隻那一瞬,在美國國家曆史博物館看到一口大鍋時的莫名親切,看到舊金山華人學校模糊舊影時的百感交集,就已經勝過任何言辭了。

(仰嶽摘自《中國青年報》2018年4月4日,小黑孩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