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個“老佛爺”跟咱中國的慈禧沒啥關系,它隻是法文Lafayette(拉法耶特)的誤譯。而有趣的是,這個“老佛爺”不僅在法國很常見,在美國其實更多。
這麼多的“老佛爺”,其實都是為了紀念一個人,那就是法國侯爵拉法耶特。1834年5月20日,此公在巴黎逝世,消息傳來,不僅法國人哀悼他,美國人哭得更傷心。
拉法耶特之所以令美國人如此懷念,是因為此公曾經為美國獨立戰争出過大力。1777年,20歲上下的拉法耶特不顧法國國王的禁令,“偷渡”到北美,以自己滿腔的革命熱情投身于美國獨立戰争。美國的革命者剛開始對這位遠道而來的法國“高富帥”看不上眼,覺得這就是個心血來潮的貴族公子哥兒。但很快,拉法耶特以自己樸素的生活作風和傑出的軍事才能征服了美國人,他成為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的副官和好友。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觀點甚至認為,華盛頓本人其實并不會打仗,于上任之初屢遭敗績,而後期之所以能反敗為勝,正是因為拉法耶特在其背後支着兒,并為大陸軍争取到法國的援助。拉法耶特為了支持美國人鬧革命,甚至不惜賣掉自己在法國的祖産和城堡。這種毀家纾難的氣度,讓華盛頓完全把他當成了自家人,史載兩個人的關系情同父子。在拉法耶特回法國前,華盛頓曾屢次懇切地挽留他,如果拉法耶特答應,毫無疑問他将作為美國的開國元勳,甚至是華盛頓的精神繼承人被載入史冊。
但拉法耶特表示志不在此,他一再聲明自己是一個“世界共和主義者”,如今美國人民“翻身得解放”了,他在新大陸的任務已經完成,下一步應該回到祖國把自由帶給本國人民。1782年,拉法耶特回到法國,數年之後,投身于法國大革命。不過,諷刺的是,拉法耶特在美國獨立戰争中錘煉出來的共和理念,在自家的革命中卻屢屢碰壁——在拉法耶特看來,革命後建立的政府應是法制、理性、有制約的。他十分反感法國大革命中那種以自由為名濫殺無辜的行為,甚至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辯護,認為他罪不至死。他很快被激進的革命者視為眼中釘,羅伯斯比爾說他是“國王的宮相”,連拿破侖都嘲笑他是“不識時務的傻瓜”。
到了後期,拉法耶特本人也十分郁悶,他在給友人的信中一再追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新大陸保持理性、克制的共和革命,回到舊大陸卻變得嗜血而且面目猙獰呢?拉法耶特最終伴着這個問題走完了他的人生。可能是因為他在美國的名氣實在太大,法國政府最終也給了他殊榮,他被以國禮下葬。但耐人尋味的是,時至今日,在他的墓地上依然插着一杆美國國旗。
拉法耶特被稱作“兩個世界的英雄”,但與他在新大陸的事迹相比,他在自己祖國的後半生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英雄”。
(洛奇獅摘自《齊魯晚報》2018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