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極端環境生存課

極端環境生存課

時間:2024-11-06 03:57:40

海上求生

史蒂芬·卡拉漢年少時就癡迷航海,長大後成為一名船舶工程師。他在1982年1月實現了一個夢想:獨自一人穿越大西洋。這個美國人從摩洛哥外海的加那利群島啟程。航行的最初幾天,一切都很順利,可到了第六天夜裡,他的帆船撞上一頭鲸魚,迅速沉沒。史蒂芬·卡拉漢隻來得及把一個直徑1.7米的救生艇放入海裡,并轉移了一些食物、一個睡袋和魚鈎。接下來的一周,史蒂芬依靠這些食物過活。但儲備告急,他隻能靠釣魚維生。所幸,不少鲷魚一直跟随着他的救生艇,所以他還不至于忍饑挨餓。但是日子一天天過去,始終看不到陸地。一個月後,史蒂芬的處境更糟了:他抓到的一條魚拼命掙紮,結果一不小心,魚鈎劃破了救生艇的氣囊!小船漏氣了,每天都在進水,必須不斷往外舀水。禍不單行,還有一條鲨魚鐵了心似的追着救生艇不放……1982年4月,當幾個瓜德羅普漁民在加勒比海上救下卡拉漢的時候,他看上去危在旦夕:此時,他已經漂流了3300千米,在海上度過了76天!

1.絕望

必須排除負面想法,因為漂流者很容易因此沮喪消沉。相反,要保持積極的心态,正如史蒂芬·卡拉漢在自述作品《漂流》中解釋的:“我試圖轉移注意力,集中精神去想如果能逃生我要幹些什麼。”卡拉漢想象他回家後如何打造新帆船,一想到以後能來一場“雷龍燒烤”野餐,他的心情就轉好了。另外,他讓大腦和雙手都盡量忙碌,避免胡思亂想。每天,他都留出一些時間來洗澡、釣魚,以及維護救生艇,并堅持鍛煉,維持肌肉,以此來支撐自己的意志。

2.脫水

在海上漂流時,隻能期待淡水從天而降。必須利用手邊所有的容器來收集雨水。可以将帆布或衣服展開,或者利用塑料桶。在極端危急的情況下,如果一直不下雨,可以喝少量的海水:每天最多500毫升。千萬不能超量,否則海水裡的鹽分會加速細胞脫水的進程。

3.饑餓

船隻下沉時,如果來得及的話,應将食物都搬運到救生艇上,每日定量配給,以求維持盡量長的時間。如果儲備耗盡,那别無他法,隻能釣魚。所有的漂流者都聲稱,魚群會在救生船周圍聚集。原因很簡單:有藻類黏附在小艇上,而這一天賜的食物首先會吸引大海中的甲殼類生物,然後是一些小魚,小魚又會成為大魚的誘餌。隻需制作一根魚竿,再用線和金屬做一個魚鈎即可。魚不僅可以果腹,還可以提供水分。雖然聽上去令人反胃,但是生存第一啊!

沙漠求生

意大利警察毛羅·普羅斯佩裡于1994年投身于一項艱巨的挑戰:在撒哈拉沙漠腹地跑250千米!比賽分6個階段,且參賽者需自帶足夠食用一周的食物(每個賽段都有補給點提供淡水)。開始的幾天,毛羅一直遙遙領先。但到了第四天,他遭遇了一場沙塵暴,被困8個小時。早晨他睜開雙眼一看,所有的沙丘都移動了位置,寶貴的參照地标也蕩然無存。雖然毛羅有指南針和地圖,但他很快明白自己陷入了絕境。所幸,他找到一個廢棄的墓穴,可以躲避毒辣的日頭。問題是,他身邊隻有少量飲用水,于是,他不得不精打細算——在處理脫水食物時隻好使用尿液!連續幾天,毛羅都躲在這個掩體裡,他堅信救援人員會很快到達。事實上,大家的确在尋找他,但沒能找到。幾天後,他絕望了,試圖割開血管自殺,但是由于脫水,血液變得濃稠,很快凝固……最後,他決定利用圖瓦雷克人(撒哈拉沙漠地區的遊牧民族)教他的一個古老訣竅來尋找綠洲。在他迷路10天之後,筋疲力盡、口幹舌燥的他終于找到一處水源,逃出鬼門關。

1.中暑

“永遠不要讓頭部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如果身上隻有一件T恤,也要脫下來包在頭上。”克裡斯蒂安·克洛說。如果感到太熱,應該立即尋找遮擋,避免太陽直射。如果周圍隻有沙丘,就挖洞,當然要記得在沙丘的背陰處挖。千萬别移動——在沒有遮擋的地方,溫度可能超過50℃,在這樣的酷熱環境下走動,無疑是自尋死路。要在還不算太熱的清晨或傍晚趕路,盡可能穿輕薄的衣物。

2.饑餓

毛羅·普羅斯佩裡在他藏身的廢棄墓穴裡抓到了一些蝙蝠。他喝蝙蝠血解渴,吃蝙蝠肉果腹。随後的日子裡,他也生吃蜥蜴和蛇。同一策略在2006年拯救了瑞奇·梅吉。他在澳大利亞北部的沙漠地帶迷了路,整整70天裡,靠吃青蛙、蚱蜢、毛毛蟲、蜥蜴,甚至螞蟥來充饑——他不得不用牙齒一下子咬碎螞蟥,免得它們牢牢地吸附在自己的舌頭上!

3.迷路

可以通過太陽的位置來辨别方向。同時也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一條小路、一個腳印、牲畜糞便都預示着附近有村莊。毛羅就回憶起了一條圖瓦雷克人的忠告:“觀察日出時出現在地平線上的雲,朝着那個方向走,就能找到人煙。”因為雲就是冷凝的水氣,而這種水氣隻可能來自綠洲裡的水源。但是要想鎖定方向,必須清晨即起。因為當太陽爬升到高處時,因水氣蒸騰而形成的雲朵就會消失,氣溫也會節節攀升。

叢林求生

尤奚·金柏格和他的同伴凱文·蓋爾一起,試圖尋找玻利維亞的一個不知名部落。兩名外行冒險家乘木筏沿着湍急的河流順水而下,結果上路才一天,木筏就在激流裡傾覆,掉落河中的凱文和尤奚就此失散。尤奚最後爬上河岸,雖然保住一條命,但他孤身一人,身上也沒有食物。于是他鑽入叢林深處,依靠水果和鳥蛋填飽肚子。他始終擔心會遭逢不測,因為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陌生動物的叫聲此起彼伏,卻不見蹤影。尤奚的擔心不無道理——有一天夜裡,他迎面遇上一隻美洲豹。他用打火機點燃殺蟲噴霧器噴出的氣體,奇迹般地吓跑了對方。在叢林待了3周後,尤奚感到末日将近:因為長時間步行,他的雙腳鮮血淋漓;因為缺少食物,他日漸消瘦。幸運的是,他又掉入那條他千辛萬苦爬出來的河裡——其實,他從一開始就不該上岸——他的朋友凱文和當地人一起發動大搜索,終于找到了他。尤奚雖然奄奄一息,但撿回了一條命,與死神擦肩而過。

1.毒蟲

為确保你的露營地附近沒有蜘蛛或蛇,必須用一根木棒清掃臨時露營地的地面,然後才能安放睡袋。安全起見,最好點燃篝火,用煙霧驅趕蚊子或驅散野獸。

2.脫水

一部分雨水在落下時會被樹葉接住。這些水要善加利用。還有一個安全的飲用水來源:某些種類的藤蔓,割開藤蔓就可以釋放其中的水分。而竹子這樣的植物告訴我們,地下水源就在附近,隻需挖掘便能收集到(最好煮沸再飲用)。相反,永遠不要從水潭裡舀水喝。死水裡寄生蟲泛濫成災,隻要喝一口,就一定會腹瀉——生病會消耗體力,也就降低了生存的概率。

3.迷路

最理想的是随身攜帶一個指南針。即使沒有,仍然可以從這座植物迷宮裡脫身。有個訣竅百試百靈,救過朱莉安娜·克普克的命。1971年,在一起空難中,這個年輕的德國人奇迹般地在飛機墜落的秘魯叢林中幸存。完全不辨方向的朱莉安娜回憶起她父親的一句忠告——沿着遇到的第一條河的流向走,它十有八九會引領你到另一條更大的河流,如是繼續。在河邊,遇到人的機會大大增加。事實上,朱莉安娜就是使用這一方法,在流浪10天後走出密林。

冰原求生

道格拉斯·莫森是一個英國探險家,他發願成為第一個測繪和研究南極洲未知區域的人。1912年11月10日,他和兩名同伴乘坐雪橇,前往南極洲内陸。迎着嚴寒和暴風雪,3個人在短短一個月内跨越500千米。12月14日,悲劇發生了:有一架雪橇連人帶狗一起消失在一道幽深的罅隙裡。不巧的是,那架雪橇運載着幾乎所有的食物。隻有極少量的食物留了下來,而返程起碼需要一個月……兩個饑腸辘辘的幸存者百般無奈之下隻好開始殺狗,在後來的幾周裡勉強維生,但是他們失策地吃下了狗的肝髒。要知道,狗的肝髒富含維生素A,劑量大到足以緻人于死地。随後,兩個人都病倒了。1913年1月8日,莫森的同伴去世了,所有的狗也都死了。莫森身邊隻剩下幾塊肉、一頂帳篷和一點裝備物資,他不得不自己拉着雪橇徒步返程。返程之旅苦不堪言:莫森遭遇了可怕的暴風雪,差點葬身深淵,但是多虧了他無與倫比的堅強意志,再加上寶貴的指南針的協助,他終于在2月初重返基地,找到食物補給,死裡逃生!

1.脫水

在東西伯利亞這樣的地方,因為疾風勁吹,加上常年不降雨,氣候十分幹燥。這樣一來,便和沙漠裡的情形相仿,人體會很快脫水。所以每天都應該喝幾升水。取水的手段一點也不神秘——把冰塊放在器皿裡,生火加熱使其融化,所以要攜帶火柴(打火機在這樣的低溫環境中會失效)。如果沒有火柴,就要用其他更複雜的方法:用一段柔軟的樹皮摩擦幹燥的木頭,直到變熱,同時在富含鐵的岩石(比如黃鐵礦或白鐵礦)上擊打燧石,迸出火星……但前提是得找到足夠幹燥的苔藓或草葉,讓火着起來,以及有足夠多的木柴來不斷補充。最保險的一招是随身攜帶燃料,向未雨綢缪的克裡斯蒂安·克洛學習,身邊常備汽油。

2.失溫

首先要尋找緊急庇護所。2013年,法國大學生加埃爾·卡瓦利耶在阿爾卑斯山的經曆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遇到暴風雪,被困在海拔3800千米處。她當時的反應是,躲到一處罅隙裡,用背包堵住洞口。洞外是-10℃,洞裡是0℃左右。這樣,體溫下降得就沒那麼快了。雖然她失去了凍僵的腳趾,但是這一行為救了她一命,因為她原本可能會很快失溫。她堅持了4天,最終等到救援人員。如果周圍沒有罅隙,還可利用樹木。克裡斯蒂安·克洛講述了自己在西伯利亞的經驗:“比如,可以削平樹枝蓋在自己身上。當寒風吹過,最糟糕的情形不過是被埋在雪裡。”哪怕外面氣溫降到-10℃或-20℃,樹枝下的溫度仍能維持在0℃。

(陳振輝摘自《新發現》2018年第6期,本刊節選,王青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