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小梅又被人推出門來,她失魂落魄地走在馬路上,淚如泉湧。
在租房附近,她看見一個收廢品的老人,站在雜物狼藉的闆車旁。天氣燥熱,老人的汗水滴滴答答,濕透了發黃的舊汗衫,他的黑布鞋前面裂了口,露出半個大腳趾。
小梅忽然有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她想到家裡的廢報紙剛好需要處理,就請老人上門。她喜歡讀書看報,偶爾也寫點文章,隻是從未發表過。
老人熟練地将報紙一沓一沓塞滿麻袋,再抽出背上插着的一杆秤,用挂物鈎鈎住,費力地提起來。報紙有點沉,他的臉都漲紅了,但他讓秤尾巴翹得高高的,随後對小梅說:“姑娘,10公斤。”
小梅一愣,這麼多報紙怎麼可能隻有10公斤?她很快拿出自家的小地秤,将麻袋放上去一看,有20公斤!老人竟少秤了一半!
小梅擡起頭,立刻就想趕老人出門。可就在那一刻,她的眼神掃過了老人耷拉下來的手,那手布滿傷口和皺紋,分明是一雙飽經滄桑的手。此時,那雙手正難受而尴尬地互相糾纏着,緊握着,指尖都已發白。
小梅的心疼了起來,停了幾秒,她把麻袋挪過去,若無其事地說:“沒錯,就是10公斤。”她轉身打開破舊的小冰箱,拿出僅存的兩支綠豆冰棍,塞給老人一支。
老人吃驚不已,擺着雙手,連說不要不要,小梅笑着說:“天太熱,吃了涼快。”
老人掏出一把零零碎碎的錢,小梅隻抽走兩張5元的。
老人欲言又止,終于一手拿着冰棍,一手提着麻袋,匆匆離去。
一個星期後,小梅在自家的門邊發現一小袋荸荠,剛剛洗淨泥巴,濕潤而芳香,下面還有一封信,字迹很童稚,地址來自某某小學一年級甲班,信封裡是一幅笨拙的蠟筆畫:一個紮兩根辮子的女孩,正在給一位白發老人冰棍。畫的下面還附着簡短的幾句話:
“大姐姐:我的爺爺最近每天都會說到你。爺爺說謝謝你的冰棍,你的好心。爸爸媽媽出車禍後,爺爺隻好到處收廢品賣錢,給我買鉛筆和練習本,一年多了,你是第一個對他這麼好的人。爺爺還讓我告訴你,他已經換了新秤……”
小梅捧着信反複地讀,眼眶熱熱的。她寫了封回信:“小朋友,荸荠很好吃,畫也很好看,不過,你沒見過姐姐,畫得不太像!所以,周末你帶爺爺來我家吧,姐姐給你和爺爺做好吃的……”
到了周末,爺孫倆果然來了。老人穿着白襯衫,帶着7歲的孫子,提着新鮮的蔬菜,高高興興地來了。盡管男孩的小背心和短褲都打着補丁,可他非常開朗活潑。可見,雖然貧窮,雖然失去了父母,他仍然是在滿滿的愛當中成長。小梅慶幸,那天未曾傷害到老人。
當晚,小小的出租屋裡充滿了歡笑。從此,每個周末小梅都會和祖孫倆聚聚,吃幾個家常小菜,泡一壺紅茶……
而小梅繼續她的推銷生活,在冷眼中堅持微笑,堅持寫溫暖的文章。一年後,她帶着自己發表的作品,應聘成為一家雜志社的編輯,并搬到了明亮的新家。周末她依然和祖孫倆相聚,并執意資助男孩讀書。
(推薦者:一萍)
(發稿編輯:朱虹)
(題圖:孫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