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凱賓中共中央宣傳部
自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5月首次提出“适應新常态”以來,我國經濟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注重結構優化和升級,注重改革與創新。與之相适應,我國國際傳播工作也需要進行新常态下的調整與轉變。在傳統國際傳播過程中,“受衆”被視為有待說服的對象。而本文關注的“用戶”,是新媒體環境下伴随國際傳播發展而愈發重要的概念。為了能真正改變“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解決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不利局面,必須打破隻看重投入、不看重産出的舊有模式,更關注實務操作,更關注傳播效果,建立适用于我國國際傳播效果的研究模型,實現由“針對受衆”向“面向用戶”的轉型。
一、我國國際傳播的創新方式
(一)我國國際傳播概念的重新定位
長期以來,我國國際傳播被定位為“對外宣傳”,宣傳意識的強化,傳播理念的淡薄,導緻傳播實效難以彰顯,在國際輿論競争中處于不利地位。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外宣思想依次經曆了“讓世界了解中國”“融冰、架橋與突圍”和“向世界說明中國”三度話語嬗變。以往有關國際傳播的定義有:“研究國際傳播現象及其規律性的學科”“新聞學和傳播學研究的一個部分,是新聞學和傳播學研究在國際空間的展開和延伸”“研究通過政府、組織、個人進行的跨越國界傳遞信息過程的學科”。無論是叫“對外宣傳”“公共外交”,還是叫“國際傳播”,其本質都是為國家利益服務。
(二)完善新聞制度,改革新聞理念
時至今日,國内依然沒有新聞類法規出台,其中當然有許多複雜的深層次原因,其中之一是長期以來我們重宣傳,輕傳播;重輿論導向,輕新聞規律,當然這不是本文論述的範圍。缺少完善的新聞法律體系及符合時代潮流的新聞理念,會影響媒體的公信力。要改變國際形象,我們的新聞理念必須與時俱進,從單向的對外宣傳逐步轉為雙向的信息共享,不能隻加強對外宣傳,而是要努力讓國際用戶選擇我們的新聞産品,選擇我們的媒介,做用戶想看的内容,報道用戶想看的新聞,讓他們信任我們所說的,相信我們的報道是中立的、平衡的、客觀的、全面的。
從發展的眼光看,未來将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國際傳播,或者說國際傳播将被賦予新的定義與内涵。首先,互聯網等新技術徹底打破了傳播的時空限制,無論是對内傳播還是對外傳播,隻要信息傳播出去了,都能通過某些渠道到達受衆;其次,人類自身不斷發展,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交流與融合成為主流,和平與發展的共同價值觀深入人心,無論是境内還是境外受衆,盡管他們之間存在種種區别,但追求的理念、希望接觸到的信息,以及期待接受傳播的方式是殊途同歸的;第三,在傳播效果的研究與實務操作上,難以再人為地把國内傳播的效果與國際傳播的效果割裂開。上述背景下,要實現國際傳播由面向受衆向面向用戶的轉型,就必須創新對外宣傳的方式和工作方法,構建由“針對受衆”向“面向用戶”轉型的國際傳播新渠道和新模式。
二、我國國際傳播的新模式構建
(一)整合國内傳播與國際傳播的優勢資源
從目前國家和政府主導國際傳播的實際出發,在國際傳播項目立項時,首先需要考慮已有的國内傳播資源;而制作國内傳播内容時,應先拟訂好其海外推廣和落地預案,在實施計劃和資金支持上提前做好規劃。這樣做的目的是既讓兩方面資源得到複用,讓出彩的内容不被湮沒,又讓好的“中國故事、中國聲音”及時迅速地傳播出去。
以2012年5月首播的《舌尖上的中國》為例,它不但在國内吸引了高收視率和鐵杆粉絲,在國外同樣刮起一股傳播中國文化和中華美食的旋風。英國《衛報》lifestyle專欄作家OliverThring發文“ABiteofChina:thefinestfoodTVever?”給予其高度評價,稱“舌尖”是“我看過最好的美食節目,讓我們(指英國)的美食節目暗淡無光”。“舌尖”并不是隻講美食,它更不是一檔烹饪欄目,它更多是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及人文關懷融入到中華民族“民以食為天”的感情訴求中,通過長短焦、航拍俯拍、延時、慢鏡等多種讓人眼花缭亂的視覺組合,讓觀者在大飽眼福的同時,感受中國文化,體驗中國傳統,引發精神共鳴。但就是這樣一部獲得廣泛贊譽的優秀作品,在國際推廣中卻出現了嚴重的滞後現象:2012年5月首播後,直到2013年才開始在海外落地,首播僅在馬來西亞Astro華麗台、新加坡新傳媒8頻道、比利時國家電視台一套這樣很小的範圍,在境外首播之前海外用戶隻能通過YouTube收看,這樣在海内外輿論場之間就形成了傳播的鴻溝。
(二)打通國内傳播與國際傳播的融通渠道
以上文的“舌尖”為例,境内外用戶無法在同一個“頻道”上收看節目,這種傳播的鴻溝目前依舊存在。例如,像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國内主流媒體都已在境外社交媒體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平台開設了公共賬号,而且在國内媒體上也有相關報道。然而,目前還沒有一個讓境内外受衆交流的平台,尤其在互聯網上,現階段缺少讓境内外受衆溝通交流的渠道或平台,隻有彌補這種缺失,才能打通國内傳播與國際傳播的融通渠道。
(三)擴充和豐富國際傳播的工作隊伍
做好國際傳播要放開手腳,需要鼓勵、扶持民資參與,鼓勵自由競争。正如新常态下我國的經濟發展不能光靠國家隊一樣,國際傳播的受衆工作也必須讓更多民間力量參與其中,他們靈活機動,注重實效,依托“互聯網+”的創新能力強,更重要的是民間力量側重于面向用戶而非單向地向受衆灌輸信息。藍海國際傳播促進會在美國紐約創立民營英文電視台、Anti-CNN等都證明了中國民間的傳播力量不容小觑,在受衆工作方面,民間傳播力量更懂得使用國外受衆語言,更擅長講故事而非講道理,更了解國外受衆的輿論痛點。
三、加強傳播的“投入——産出”效果評估
近年來,中央全力支持幾家外宣媒體“走出去”,《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網、央視、國際在線、中國新聞網、中國網、《中國日報》等成為其中翹楚。具體的金額雖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年的外宣經費絕不是一筆小數目。時至今日,以《人民日報》、新華社和央視為主的國内主流媒體在“走出去”方面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如出版英文版報紙、增設海外分社、開辦多語種電視頻道等。但是,要實現面向用戶而非面向受衆的轉型,不隻是需要把喇叭變大,還要考察我們的宣傳是否真正在受衆(不區分國内和國際)身上産生實效,能夠讓他們更加了解中國、更加認可中國、改變對中國的看法,甚至願意說服他人改變對中國的偏見印象。我國的對外傳播及“走出去”工程是由政府出資,傳媒機構自身很少關注對外傳播的投資回報率,傳播效果也與業績考核關聯不大。如果不考慮受衆的感受,隻是一味地加大投入,不改變說教的傳播方式,那最後可能還是要落到自說自話、無人問津的輿論窘境中。
加強效果評估必須科學集約地管理國際傳播經費,而不能“撒胡椒面”。近日見諸媒體報道的《汽車人總動員》涉嫌抄襲事件就是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因為國家加強了對傳媒行業的補貼,很多投機倒把的商人看中了機會,把國外作品拿過來重新包裝加工一下就聲稱是原創作品。這種赤裸裸抄襲卻妄稱借鑒的所謂原創作品隻能是贻笑大方,不但在國内飽受批評,在國外主流媒體CNN上也有報道。扶持補貼這類作品,無異于姑息和縱容抄襲,更給我們自己貼上“knock-off(山寨貨)”的标簽,隻會讓國際用戶更瞧不起我們的媒體作品,更抵制我們的傳播聲音。
所以,必須轉變思路,以服務用戶為導向,加強傳播效果的評估,尤其是外宣業務和國際傳播項目,更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傳播效果評估體系,以用戶評價為最重要的評估指标,以用戶滿意度為導向調整和修正國際傳播的工作方向。
那麼,如何以用戶體驗為導向?提升用戶體驗不僅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更是為了讓用戶通過接觸信息在潛移默化中認可我們的聲音,就像我們都知道BBC、CNN一樣。占領國際輿論制高點和搶奪話語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國際傳播歸根結底也是一種雙向傳播過程,要吸引用戶的興趣、獲取用戶的反饋、幫助用戶建立信任感、培養用戶的忠誠度,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全面地提升用戶體驗。
(一)了解用戶獲取信息的需求并滿足其需求
現在西方受衆對中國還存在刻闆印象,要改變他們看待中國的固定模式,必須主動了解他們,甚至主動迎合他們的訴求,例如他們所關注的西藏、新疆、人權等話題。這些在國内、國際都被視為敏感話題和禁忌地帶,但不觸及敏感地帶,就無法觸及國際受衆的輿論痛點。我們的國際傳播工作不能再局限于出版圖書、制作影視外宣品、舉辦中國展等“以我為主”的苑囿裡,應該轉為“以國際用戶為主”,用戶想要了解什麼,我們就給他們什麼,通過統計調查了解他們的信息需求,再引導國際傳播項目去幫助用戶滿足需求,潛移默化地實現輸出中國文化、中華文明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目的。
(二)做吸引用戶眼球的亮點
對普通國際用戶而言,他們并不關心我們傳播了多少信息,也不在意我們有多少語種或有多少電視節目。這是信息化的時代,更是信息泛濫的時代,與其貪多求廣不如求精求專,做我們更擅長的領域,譬如舌尖上的中國;做我們能夠獨立推動、不需要西方首肯支持就能進行的傳播工作,譬如中醫學會、武術學會的國際傳播委員會。為什麼半島電視台能夠成為中東的CNN?龐大的資金支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的信息源往往獨一無二、報道新聞的視角獨特、節目制作方式具有開創性和颠覆性。對于我國的國際傳播工作而言,應該發揮體制上的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做出一兩個亮點、焦點、熱點,境外的媒體自然會轉發我們的新聞,境外用戶也自然會關注我們的報道。
(三)以數據為驅動
大數據的概念已深入人心,數據驅動在新聞業務中的應用很多,如精确新聞報道、計算機輔助新聞、數據庫新聞、可視化圖表、定制内容、内容預測等。數據驅動主要滿足用戶兩個需求,一是快速找到想要獲取的信息,二是突出内容。個人定制化信息推送的背後有看似神秘的推薦算法,以今日頭條為例,它首先獲取用戶基本信息,例如性别、年齡段等,再通過客戶端獲取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每篇文章都有一個值,點贊的用戶越多,這個值就越高;基于某一用戶的屬性和偏好,每個屬性和偏好下獲點贊數量最多的文章作為推薦備選,再根據每個屬性和偏好的不同權重,計算哪篇文章得分最高,以得分高低排序,這樣就完成了一次推薦。當然這隻是非常簡單的一個算法,現階段實際應用的算法要比這複雜得多,但所有推薦算法的關鍵都是基于海量用戶行為的數據分析與挖掘。就我國國際傳播工作而言,應該鼓勵新技術的應用,尤其是加強技術分析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我們應該擁抱數據時代,它為我們開展國際傳播受衆工作提供了相對更集約、更高效的渠道和方式,而不斷湧現的新技術和微創新是幫助我們改善用戶體驗的驅動力。
(四)不盲從于數據
這看似與上文自相矛盾,實則不然。這裡所說的不盲從于數據,是指不盲從于統計數據,尤其是點擊量、訪問量等較傳統的統計數據。
2012年3月15日,YouTube的日浏覽量出現斷崖式下跌,短短一天驟降20%。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YouTube改變了其搜索排名算法,更專注于用戶體驗,而非點擊量。在改變算法之前,視頻觀看量是YouTube最重要的指标,融入機器學習技術的排名算法大幅提高了用戶的視頻觀看次數。但研究發現,用戶的體驗并沒有變得更好,盡管系統推薦了很多與用戶搜索關鍵詞相關的視頻,但很多視頻其實并不符合用戶的興趣,用戶在系統推薦的諸多視頻中無所适從,在不同的視頻間頻繁切換,從統計數據上看,視頻觀看次數的确提高了,但用戶體驗并不好,因為用戶想看的東西可能并沒有看到。YouTube及時調整了算法,視頻觀看時長取代視頻觀看次數成為更重要的視頻搜索排名指标。YouTube意識到,用戶看視頻的時間越長,就說明他們對所看的内容是滿意的,也就是說視頻吸引了更多的“參與型用戶”,這種類型的用戶更有可能去評價、互動、分享視頻内容,以吸引更多用戶。
我們的國際傳播工作,也要培養更多的參與型用戶,這就要求我們不盲從于以往傳統刻闆的統計數字,如點擊量、Alexa排名、訪問量、頁面停留時間等。現階段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技術用于獲取這些統計信息,現在也有很多所謂數據公司,模仿麥肯錫、經濟學人等制作各類統計圖表。但真正去看這些圖表就會發現,其中的統計數據大多都缺少内涵,隻不過是将原先用文字闡述的統計數字圖形化而已。要實現國際傳播受衆向用戶的轉型,就必須去培養參與型用戶,而不能一味追求高流量、高粉絲數、高Alexa排名,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砸錢”砸出來的,但真正能起到多大實效,是缺乏系統論證與評估的。
四、結語
國際傳播工作任重道遠,這其中有機制和體制上的痼疾需要摒除,傳播方式和新聞理念需要創新,績效評價、項目管理等工作需要改進。歸根結底,國際傳播是一門注重實務操作而非理論研究的學科,需要整合資源、融通渠道、豐富隊伍;革新新聞理念、滿足用戶需求、科學規劃布局;依托數據而不盲從于數據。創新國際傳播新模式是“新常态”下開展好國際傳播工作的核心,也是實現由針對受衆到面向用戶轉型的關鍵和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