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信息化,從面向系統到面向人的轉變

信息化,從面向系統到面向人的轉變

時間:2024-11-06 06:44:37

文/張彤

一個好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化規劃,能夠為後面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便利,避免重複建設的麻煩,更為學校節省了大量不必要的投入和時間。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中心主任左志宏

在電子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電子科大”)信息中心主任左志宏教授眼裡,電子科大是一所低調,但實力非同尋常的高校。

電子科大在信息科技領域實力雄厚,自身的信息化建設自然備受重視。因此本刊采訪了多年主持電子科大網絡信息中心工作的左志宏主任,請他介紹電子科大發展信息化工作的經驗。

總體規劃,深度參與

《中國教育網絡》:電子科大“十二五”期間信息化建設的經驗是什麼?

左志宏:電子科大信息化建設和衆多高校一樣都經曆過從分散建設到集中規劃的過程,總結這一路走來的經驗教訓,我們認為,從學校層面做好信息化的總體規劃和設計是十分重要的。

2005年,在建設電子科大清水河校區時,學校就前瞻性地提出要建設“綠色校園,生态校園,數字校園”的理念。在做校區基礎設計時,學校将清水河校區主樓A2區近千餘平米的辦公空間全部劃歸信息中心,當時的“校區建設辦公室”下設專門的“數字化部”,信息化部門從“設計圖”開始,就全面且深入地參與到了新校區的建設之中。網絡中心整棟建築的承重、安全、消防、布線等完全按照機房标準進行規劃建設。目前中心已經建成了1200平米的數據中心,建成以小型機、300餘台服務器、數據存儲磁盤陣列、備份磁帶機構成的校園基礎網絡,承載全校信息化支撐平台及關鍵業務應用,實現關鍵數據的容災和應用系統的熱備,為各應用系統、數字圖書館、郵件系統、虛拟主機等提供管理、維護與技術支持,是名副其實的校園信息樞紐。

應用方面,學校建成了統一身份認證平台、共享數據庫平台、中間件平台、統一門戶平台四大支撐平台。構建了學校的OA系統、教務系統、研究生系統、人事系統、學工系統、迎新系統、教師個人主頁等20餘個業務系統,為全校的教學、科研和生活學習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個好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化規劃,能夠為後面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便利,避免重複建設的麻煩,更為學校節省了大量不必要的投入和時間。

《中國教育網絡》:您認為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難點是什麼?

左志宏:從現實的工作角度看,高校信息化的難點,應該說是定位的準确和适當的問題。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國高校CIO論壇”上,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傑也曾經提到過同樣的問題。《國家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對高校信息化的定位非常高,要求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當前,高校對信息化工作普遍高度重視,但信息化部門在學校整體工作中到底處于一個怎樣的位置,這一定位直接影響到信息化工作的效果。如何實現相應體制機制的配套,如何确立信息化部門的話語權,如何明确信息化在國家各級各類學科、教育工作考核和評比中所占的比例等是很實際的問題。對于高校而言,教學和科研是主業。信息化不能成為淩駕于業務和教學之上的超級部門,大家的工作是平等的,是互動的,歸根結底,信息化工作要“接地氣”,要與學校的發展進程相互适應,彼此協同。

信息化部門在學校推動信息化應用不能全靠行政命令。相反,應該從方便師生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角度入手,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構建服務系統,改善用戶體驗,要讓老師和學生們樂于使用信息化系統,這是基本原則。基于這樣的考量,電子科大在構建信息系統的初期,信息化部門就廣泛和職能部門合作,深入調研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習慣,以此作為構建信息系統的出發點。例如電子科大的OA管理系統,就不是一次性全部更替的,而是管理流程固化一個,就推動一個,系統成熟了,業務部門在應用上就有了需求,用戶也就願意配合,推動起來就沒有阻礙。

電子科大近年來在信息化工作中投入力度大,發展速度快,效果也是有目共睹。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做到了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各個部門,幫助他們了解信息化,用好信息化,使信息化在他們各自的工作中産生實效。

智慧校園,服務到人

《中國教育網絡》:“十三五”期間電子科大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是什麼?

左志宏: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有“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建設智慧校園,為師生提供無處不在的網絡環境、智能、高效的應用系統和随時随地在線學習。在教育、科研、管理和服務四個層面,智慧校園需要從面向人的角度去重新規劃功能布局與信息整合,從以功能為主的業務系統建設,轉變成以人為主的信息、資源的整合以及工作流程的優化,跨部門的業務流程整合和資源集成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

電子科大數字化校園基本完成了學校各個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智慧校園則要實現業務流程和服務的一體化,對應用系統内部的信息、資源進行詳細的分析,實現業務系統之間的“有機”聯系,針對參與者的角色進行服務。因此,從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是從“面向系統”到“面向人”的轉變。

與之相适應,學校的信息系統需要從傳統的單點式向一體化轉型,從2013年開始,電子科大逐步完成了統一的綜合信息系統的建設,實現了全校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辦公,以學生出國留學為例,通過本科生出國留學計劃,學生可以在網上提出申請,然後按照流程,在網上逐個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核,如果沒有不符合規定的項目,這一申請就可以獲得通過,學生不需要親自跑到各個部門填表、蓋章了,真正實現了跨部門的工作協同。

“十三五”期間,電子科大智慧校園建設會更好地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終端等新技術和新應用,真正實現“互聯網+教育”和“以人為本”的服務。例如電子科大校園一卡通的跨校區應用可以覆蓋所有食堂、學生宿舍每層樓以及教學樓、圖書館、商業街、體育館等。功能不僅涵蓋傳統的消費,以及水控和電控,而且與其他衆多應用系統接口,實現圖書借閱、通道管理、門禁、停車場管理、寄存、複印、機房上機、校内交通車、考勤、會議簽到、數字迎新等功能。

《中國教育網絡》:電子科大在數據中心基礎建設方面有哪些經驗?

左志宏:電子科技大學“十三五”計劃的目标之一是建立新型的數據中心,對現有數據中心進行全面的虛拟化改造,徹底解決學校信息孤島和計算存儲資源瓶頸的問題。

電子科大由信息化部門牽頭先後制定完成了學校的數據标準、機構代碼标準、應用軟件開發規範等一系列标準化技術規範,使得業務系統之間數據交互與共享得以實現。

數據的規範化和共享使師生的數字化應用程度越來越高,也對數據中心數據存儲和數據處理的要求提出了挑戰。虛拟化技術在數據中心處理能力的提升方面有比較好的效果,部署相對靈活,比較适合學校的應用環境和應用特點。同時,虛拟化對硬件要求低,學校可以采用低配置的服務器,實現對更多業務的支撐和動态遷移。

電子科技大學早在2009年就實現部分部門網站等Web服務及部分業務系統往虛拟機上遷移,利用虛拟化統一存儲管理及高可用性,在降低能耗、提高物理硬件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也提高了服務質量。

“十三五”期間按照學校的規劃部署,信息化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更多采用虛拟化技術,優化數據中心架構。

《中國教育網絡》:雲計算在下一步高校信息化建設中将發揮怎樣的作用?

左志宏:高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相對成熟。因此,大部分高校将資源投入到應用層面,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雲計算是近幾年高校關注的信息化重點,電子科大雲計算建設和應用起步較早。學校利用此前參與中國教育科研網格項目的基礎,建設完成了高性能的計算和存儲環境,以此為基礎,三年前電子科大已經開始向老師們提供雲儲存服務。電子科技大學雲存儲平台,是信息中心面向全校師生提供的信息存儲空間的服務平台,為教師用戶提供數據存儲、同步、管理和分享等在線服務。雲存儲平台具有文件上傳、下載、共享、在線預覽、在線編輯等功能。學校給每位老師免費提供1T的雲儲存空間,同時,開放雲計算中心給一些學院使用。

“十三五”期間,雲計算将是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學校提出不但要完成存儲資源的雲化,還要實現計算資源的雲化。做到老師學生可以通過雲平台自主申請計算資源使用。針對教學和科研團隊,可以随時按照需要,通過在線申請的方式獲取雲資源。

《中國教育網絡》:電子科大的業務系統是自主研發還是對外采購為主?

左志宏:電子科技大學作為專門培養電子類信息化高級人才的“985”高校,在人才培養和儲備上具有優勢。但我們也發現學校資助研發的系統,一旦開發者畢業或者工作有所調整,系統後期的維護升級就成了問題。因此,學校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的業務系統,基本上以采購專業、成熟的商業系統為主。

比如服務器負載均衡我們采用了A10Networks公司的ADC産品,用于選課、迎新等容易出現服務器峰值擁堵的應用環境中,利用其虛拟化分區功能,實現一機多用,将數據流量動态地智能分配至最佳鍊路和服務器上,在“波峰”出現時,保障在不增加物理服務器數量的情況下,網絡仍能夠正常工作。

同時,學校非常注重培養學校自身的研發能力。特别是針對電子科大個性化需求的信息系統,我們基本上是采用自主研發的方式,既滿足學校的需要,又培養了人才,鍛煉了隊伍。例如“電子科技大學節約型校園建築節能監管平台”的開發就是學校自主完成的,四川省教育廳還将電子科技大學自主研發的節能監管平台作為示範項目在川内高校進行推廣。

務實、融合與創新是電子科大“十三五”期間信息化建設的關鍵詞,電子科大未來智慧校園将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通信等先進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實現學校業務系統和管理流程的重組與優化。為教師和學生帶來更加貼近的移動化、智慧化、個性化和一體化的應用服務體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