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IPv6 發展:戰略上緊鑼密鼓 現實部署遇冷

IPv6 發展:戰略上緊鑼密鼓 現實部署遇冷

時間:2024-11-06 06:28:03

APNIC上最近數據表明,中國IPv6用戶普及率僅居全球第56位,為0.7%。IPv6下一代互聯網戰略部署遭遇了“起大早趕晚集”的窘境。專家呼籲:當前應抓緊下一代互聯網IPv6的體系結構等核心技術的研發。

2016年12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規劃确定了6大主攻方向、10大任務、16項工程、12項優先行動和6大政策措施。其中,12項優先行動首當其沖的就是“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超前部署行動”,要求“抓住自主創新的牛鼻子”,“積極争取并鞏固下一代互聯網等領域全球領先地位”。

然而,超前部署的IPv6下一代互聯網,正在逐漸失去全球競争的先機。同一天,在北京舉辦的全球網絡技術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談“我國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與思考”中,提到“中國在IPv6下一代互聯網上,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2016年,發達國家IPv6網絡爆發式增長,而中國的用戶仍局限于大學用戶,形成鮮明的對比。

全球IPv6發展冰火兩重天

關于IPv6網上曾流傳一首打油詩:“年年務虛年年務,總說枯竭總不枯,次次上馬都下馬,過渡十年還過渡。”這首打油詩多少反映出了整個IPv6在中國發展膠着的狀态。

亞太地址分配組織APNIC上最新的一組數據,可以算是印證了這個打油詩的真實性,但同時也給了中國“當頭棒喝”: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國IPv6用戶近500萬,僅占全國互聯網7億用戶的0.7%,居全球第56位。全球IPv6用戶普及率最高的是比利時,超過60%,美國為34%,其IPv6用戶數已達9800餘萬。

鮮明的數據反差,隻發生在近一兩年間。事實上,早在1998年中國的科學家就已經開始進行IPv6研究,2003年國家發改委啟動IPv6網的建設,并于2006年建成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IPv6網,用戶達到200多萬。但到得2016年用戶也僅發展到500萬左右,相對于中國目前7億的網民來說,可以說十年間,IPv6的用戶并沒有太大的變化。而美國IPv6的用戶數量2013年還僅在200萬左右,卻在2015-2016年“一飛沖天”,成為全球IPv6用戶規模最大的國家。

2016年11月7日,國際互聯網體系結構委員會IAB發布關于推進IPv6發展的重要聲明:放棄在新的協議标準中兼容IPv4。聲明指出“希望IETF能夠在新RFC标準中,停止要求新設備和新的擴展協議兼容IPv4,未來的新協議全部在IPv6基礎上進行優化。”這标志着在未來的國際互聯網标準化組織IETF的新标準中,将不再考慮兼容IPv4。業内專家認為,IAB此舉,明确表達了标準化組織在發展IPv6上的堅定不移的态度,避免各國互聯網因為猶疑而造成更大的損失。因為目前在IPv4交易市場上,1個IPv4的B類地址,市場價已經達到三百萬元人民币,而未來市場行情也将繼續看漲。

與中國在IPv6現實部署的清冷形成對比的,是國際BAT進軍IPv6的勢頭之猛。谷歌的IPv6訪問流量顯示,2015年全球IPv6流量較2012年增長10倍。國際上著名互聯網信息服務商企業全面使用IPv6協議給用戶提供服務。谷歌、蘋果、臉書(Facebook)、推特等國際諸多互聯網知名企業紛紛要求合作夥伴必須支持IPv6協議。2016年6月,蘋果公司要求所有APP提供商必須支持純IPv6協議;臉書(Facebook)目前已經兼容支持IPv6的設備;2016年8月,Facebook上IPv6用戶已經超過IPv4用戶。

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球超過50個國家/地區IPv6用戶占互聯網用戶的比例超過1%,24個國家/地區超過10%,9個國家超過20%,德國、美國、瑞士和比利時超過30%。同在亞洲地區的印度,IPv6用戶數量達到5960萬,用戶普及率為15.79%;日本的IPv6用戶數為1769萬,用戶普及率為15.48%。

IPv6現實部署緣何遇冷

互聯網的IP地址如同門牌号碼,可以标識聯網系統的物理位置,刻畫數據傳送走過的軌迹,因而IP地址資源也被各國視為戰略資源。上世紀80年代發布的IP地址第四版本——IPv4,其地址由32位二進制編碼組成,可産生40多億IP地址。而ITU2016年11月的數據表明,全球網絡用戶已經超過35億,且每年以超過2億的速度增長。

那麼,為何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網民的中國,反而對地址的需求淡然處之?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我國接近7億互聯網用戶僅有3.3億IPv4地址,人均0.47個IP地址。按常理推斷,中國應該是對地址資源的需求最為迫切的,但事實上,IPv6的實際部署卻并不匹配戰略的重視程度。

2016年,國家進一步明确下一代互聯網戰略地位。2016年3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全面向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演進;2016年7月《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加快下一代互聯網大規模部署和商用;2016年12月初,國務院審議通過《“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再次明确下一代互聯網的部署。

戰略上的部署緊鑼密鼓,卻在現實部署中遇冷,這形成了2016年中國在下一代互聯網發展上的突出特征。

專家分析,之所以IPv6推廣進程緩慢,與我國長期以來依賴私有地址、轉換動力不足、采用新技術的積極性不高等因素相關。

我國由于接入國際互聯網較晚,技術水平落後,申請IPv4地址遇到許多困難,運營商可以提供的公有IPv4地址很少,許多單位隻能采用NAT(網絡地址轉換技術)私有地址轉換的方法來擴大公有IP地址的使用率。

使用私有IP地址接入互聯網,一是網絡效率低,一個公有IPv4地址轉換出多個私有IP地址,相當于同一單位的人都要在出口把内部證件換成公用證件才能出去;二是安全管理差,發生網絡安全事件後,很難追溯到當事人的源地址,網絡安全管理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邬賀铨分析指出:“多年以來我國大規模采用私有IP地址轉換的辦法來應對IPv4地址的不足,落入了對私有IP地址依賴的陷阱。”而發達國家的互聯網運營商一般使用公有IP地址,為互聯網用戶提供基于公有IP地址的互聯網接入和服務,網絡速度快、訪問效率高、安全管理好。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吳建平教授在全球網絡技術會議上指出,我國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企業在發展IPv6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方面缺乏國際競争意識和發展動力,對IPv4地址耗盡和IPv6端對端通信安全優勢不敏感,采用互聯網新技術的積極性不高,這也是造成IPv6轉換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現實也的确如此,目前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内容提供商,對IPv6仍持觀望的态度。電信運營商認為IPv6上缺乏應用,内容提供商則抱怨缺少IPv6用戶,誰都不願意成為先行動的那一方。

目前國際上知名互聯網運營商與應用提供商的IPv6流量均呈現爆發式增長态勢。AT&T目前IPv6的流量已經超過50%,亞馬遜移動的IPv6流量達到70%,預計美國2018-2019年的流量将達到50%。另外,根據APNIC的預測,到2018年全球IPv6的流量将超過IPv4。

為此,專家認為:擁有近乎無限地址的IPv6是當前下一代互聯網方案中最佳且是唯一的替代方案,錯失IPv6發展機遇,忽視對IPv6體系結構相關核心技術的研發,對未來中國互聯網戰略發展将是不可挽回的損失。

專家們建議,應加快部署IPv6網絡,快速提高用戶總量與覆蓋率,關鍵是要抓緊落實國家近年制定的IPv6與下一代互聯網發展規劃和實施部署,尤其是要抓好運營商與BAT為代表的信息提供商的落實,争取在2017年完成1億至2億IPv6用戶的部署,将“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和2016年7月出台的《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的“加快下一代互聯網大規模部署和商用”落到實處。

其次,要抓住并聚焦“互聯網體系結構研究”這個互聯網核心技術的持續研究和創新發展,以IPv6為契機掌握在下一代互聯網核心技術發展上的主動權。

據介紹,國際互聯網标準化組織制定的7000多個互聯網标準RFC(RequestForComments)中,已有80多項中國人制定的标準。但是在第一代互聯網,中國人參與制定的僅有一項。

第三,需要抓住IPv6網絡更新換代的機會,利用IPv6下一代互聯網真實源地址驗證等地址回溯創新技術,從互聯網體系結構層面解決互聯網安全,而不是像現在的修修補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