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上課啦,老師喊你換種方式“玩”手機

上課啦,老師喊你換種方式“玩”手機

時間:2024-11-06 06:26:03

近期,手機App作為校園“新科技”備受關注,将校園日常生活與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結合起來,既方便學生學習生活,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其中,不乏一些赢得稱贊、值得推廣的探索,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但同時有聲音指出,鼓勵同學走出宿舍多運動的“運動App”是否“趕鴨子上架”,是否真正行之有效?

課堂互動教學App“舉手”變“搶答”

“今天的簽到手勢是大寫的英文字母’L’。”江西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老師朱花發布了課前簽到手勢,到教室的學生陸續用手機進行簽到。

據介紹,該校老師對一款手機學習App進行改進,添加課件設計以及後台互動應用等功能,将它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實現了信息化的高效課堂。目前,該款App可實行課前簽到、課堂研讨、虛拟論壇發言互動、随堂測驗以及作業評分等多種小功能。

課堂上,通過随機選人提問、測試等方式,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講解,同學們也可以搶答問題,課下通過App可以做到有效的在線交流讨論。

據了解,信息化課堂上線以來,朱花将自己錄制的課程微視頻講解以及相關學習資料上傳至App,供學生們課後複習使用,短短一個月訪問數量已破10萬。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潘春榮說,信息化教學平台不僅提升了課堂效率,還讓教學評價方式更具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不再由一張試卷決定,而是通過平時的學習行為,對學生進行科學性的評價。學校也鼓勵老師們通過多種方式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實現信息化教學。

手機課堂互動系統“低頭”變“擡頭”

在四川大學,學生可以在課上大大方方地用手機,還會獲得教師的支持。“這種可以讓我們在課堂上‘明目張膽’用手機的系統,就是學校于2016年秋季學期起正式啟用的手機互動系統。”川大本科生大川介紹。

手機互動系統能支持所有品牌移動終端,具有很高的兼容性和普及性,目前使用的是1.0版本,即課堂互動版,實現了一鍵簽到、随堂測試、彈幕、搶答、資料下發和上傳等功能,完整記錄師生互動數據,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手機互動系統2.0版,即平台互動版已進入第一階段測試,緻力于為師生提供不受時空約束的互動體驗。

“終極目的是建設手機互動系統3.0版,即‘大數據教學中心’,不僅是課堂互動,課前預習、課後資料學習、教學督導、教學行為與方法分析都會上線。我們希望每位教師都能使用這套系統。”四川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黎生表示,川大正在籌建虛拟現實課堂、多視窗課堂等多種形式的互動課堂,建成後,将為師生帶來更便捷、更智慧的使用體驗。

據川大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介紹,目前四川大學三個校區已完成80餘間手機互動空間系統部署,最終将實現全部教室覆蓋,累計已有近百名教師、上萬人次學生從中受益。

預約學習座位App“搶座”變“選座”

甘肅政法學院日前推出一款“智能排号系統”,學生下載手機App,就可提前一天預約學習座位。這款叫“閱覽室智能排号系統”的App,是甘肅政法學院對學習座位進行數字化管理研發的系統,該App目前應用于該校圖書館5個自習室的座位,學生安裝App後,每天按規定時間登錄系統,預約次日的座位,預約成功後須在次日7時10分前到圖書館自習室掃二維碼完成确認,如因故不能來圖書館,須在7時前登錄系統取消預約。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暫時離開座位,隻需在App上選擇“暫時離開”;30分鐘内返回并掃二維碼确認,可繼續就座;超過30分鐘未确認的,系統将自動釋放座位。學生結束學習,離開自習室時,須在App上點擊“離開”,釋放座位,供其他學生使用。

據了解,“閱覽室智能排号系統”是該校為緩解高峰期自習室座位緊張而推出的新舉措,對座位進行數字化管理。甘肅政法學院圖書館副館長何剛表示,圖書館引入座位預約系統後,原來的無序搶占座位,轉變為有序預約座位,很好地解決了學生“破門而入哄搶座位”的情況。“現在學生們直接在手機上預約座位,約不到的就去教室,疏散了圖書館的人數,解決了很多問題。”

跑步App挂鈎學分“虛胖”變“Strong”

武漢學院在2017級新生中推出與體育考試資格挂鈎的跑步App,男生每學期要跑52公裡才算合格,不合格就拿不到學分。學生需通過認證這款跑步App,系統會随機分配的目标打卡點,并在地圖上顯示,學生可以選擇立即開始跑步,跑步過程中途經分配的目标打卡點,系統會自動打卡并有語音和彈窗震動提醒。

目前,學校已在馬化騰教學樓等15個标志性建築物附近設置了打卡點,可任意選擇跑步打卡路線。不過校方規定:學生在上午6點至9點、下午4點至9點在校園内跑步打卡,其他時間内則是屬于無效打卡。

據悉,除了規定時間外,要想跑步打卡成功,學生的運動量還需要達到一定的标準。女生每學期至少跑26次,每次1.5千米以上算合格;男生每學期至少26次,每次2千米以上算合格。隻有合格了,才能參加體育考試,不合格不能參加體育考試,沒有學分。該校每學期體育課是2個學分。如果每學期男生累計有效成績總跑動距離超過100千米、女生累計有效成績總跑動距離超過75千米,體育課成績可以加5分。

據後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武漢學院大一新生已有3800餘人參與跑步,總裡程達到87000餘公裡,人均跑步裡程超過20公裡。據介紹,接下來學校會将這一措施逐步覆蓋武漢學院大二到大三的學生。

換種角度

高校"趕鴨子上架"促學生鍛煉有效嗎

這種利用跑步App“督促”學生參與鍛煉并不是武漢學院的獨門絕技,目前,包括武漢輕工大學、北京建築大學、湖北财經學院、合肥學院等都采取了類似的措施。

根據2017年8月發布的《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曆程》數據顯示,雖然下降速度趨緩,但我國大學生體質依然呈下降趨勢。高校結合跑步App推動學生走出宿舍,參加體育鍛煉。如此“趕鴨子上架”的做法,能否真正行之有效?會不會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此前,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接受采訪時表示,每個人都有約束自己的方式,比如有同學習慣在桌子上貼張小紙條,提醒自己要完成哪些任務等。随着技術的發展,同學們開始使用App學習,打卡也是約束自己的一種方式。“趕鴨子上架”的方式是否衍生出打卡任務化、功利化等問題。“明确學習目的很重要,如果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打卡,隻看效率,不看結果,問題自然出來了。”

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黨委書記汪曉贊認為,讓體育鍛煉與學分挂鈎的舉措是不得已而為之。此前,華東師大曾規定學生每周至少進行一次不少于半小時的課外鍛煉,盡管完成難度并不高,但學生依舊不“買賬”。目前國内在基礎教育階段健康意識培養沒有成體系,是造成如今大學生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因之一。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對體育健康應有的認知,是目前高校體育工作推進的最大阻力。“如今大學生更加強調自主性,他們往往選擇其他的課外活動,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約束與管理,更加不會參加體育鍛煉、為自身健康着想。”

(責編:高錦)

本文綜合整理自中青在線、贛南日報、中國新聞網、中國教育報、長江日報等媒體報道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