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中再一次提及“重新設計學習空間”的概念,這是近三年來《地平線報告》對它的第三次提及。不同的是,它已經從2017年的“中期内趨勢”成為“短期内趨勢”,預示着改造學習空間這件事到了決策者們不得不将其提上議程表的時刻了。
重新設計學習空間,其宗旨在于,在數字化技術的支撐下,對物理教學空間進行多樣化的設計,幫助個體和群體找到更适合自身的學習方式,讓環境為學習者的成長注入新的動力。
學習空間重構曆程
當把不同學科的學生聚集在一起,教育将會變成什麼樣子?當教室主體從教師轉為學生,教室應該做出何種形式的轉變?當協作、溝通、交流成為教室的常态時,大學培養出的人将會是什麼樣子?這些問題是最初大學進行學習空間改造的出發點。
密歇根大學的媒體聯合體是被廣泛認為的第一個大學基于數字化技術進行空間重構的案例。在當時無疑是極具改革性的,這個項目推翻了傳統圖書館的改造思路,别出心裁地将圖書館改建成一個跨領域、跨學科的數字化工作區域,為工程、建築與城市規劃、音樂、藝術四個學院服務。
2006年,EDUCAUSE出版了《LearningSpace》,這是第一本系統介紹學習空間的專著。該書指出,學習空間,不管是物理學習空間還是虛拟學習空間,都應能讓學習者聚在一起,讓他們或是探索,或是協作,或是讨論。在2012年,美國學者Brooks對傳統教室的教學成果和新型教室的教學成果進行了對比研究,研究後他認為,不同的學習空間塑造不同的教學行為和不同的學習行為,學習空間和學習活動關系密切,特定的學習空間會激發和促進特定的學習活動。
到2015年末,EDUCAUSE發布白皮書《下一代數字學習環境:研究報告》(TheNextGenerationDigitalLearningEnvironment:AReportonResearch),這份報告指向一個關于未來教育的問題:為了培育适應未來社會的人,我們該如何對教學進行重新設計以使之支撐新時代的教育目标?該報告更多地着眼于數字化的教育應用和教學系統。在2016年,《地平線報告》首次提出,對教學空間的重新設計是中期趨勢。兩者關注角度不同,前者從系統軟件角度出發,後者從物理硬件角度出發,但都體現了一種對未來教育的探索,那就是“促進創造、支持動态指導、鼓勵學生之間的讨論和合作。”
現在,學習空間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尤其是其作為學校教育變革的抓手,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地方政府、各級各類學校的關注。
環境改造與人才培養
在國内,空間重構最初的響應者是圖書館。這源于圖書館本身的空間屬性及跨界、綜合基因。許多圖書館進行了空間的重新布置,不同功能的空間設計用于滿足讀者的個人學習、團體協作、項目研讨、信息分享等多元化活動。
空間改造首先面對的一個關鍵詞是:多元化。在整個空間改造中,滿足學習者和教師的多元化需求是空間設計的頭等大事。因為,在新型的學習模式中,學習者擁有了不同的學習情境需求,不再是傳統上那個被假想了隻有一種或少量幾種需求的學生了。從近期教室改造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學空間改造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呼應教學方式的改變。2017年,北大開始改造地學樓,全樓33間教室中絕大多數改成研讨教室,這樣的改造主要是為了北大小班教學、小班研讨做環境準備。2016年,清華将三教7間扶手椅教室改造成讨論教室,将桌椅更換為變形桌椅,隻要将桌子旁邊的副闆撐起來,就可以将六張方桌圍成一個圓桌展開讨論。
如果說其他學校的教室改造還是各自獨立的話,華中師範大學的教室改造則能看出與學校整體戰略的融合。對他們來說,重構教學環境是學校推進人才培養體系的八個維度中的重要一環。他們從基礎設施開始,打造了一個技術先進、充滿交流樂趣的新一代學習環境,他們對環境的改造不局限于一時一地,而是融入到了學校的整體發展中。華中師範大學前校長楊宗凱說,“當環境改變了,學習才能改變。”
教學空間的改造并非難題,難題在于當環境改變之後,學校的教育遠景目标是否可以在此支撐下得到實現。因此,這樣的環境改造必須要緊扣一個宏大的命題——新時代的大學人才培養。也就是說,大學要創造一種環境和體系,使得教育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裡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能使得學生在大學四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裡,真正實現在學識、技能與智慧上的成長。同時,通過這樣的過程,養成學生主動學習、終身學習、勇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習慣與特質,以适應新時代社會多元性的發展與變化。
教師的關鍵角色
并非當物理環境改變,期待中的教育上的轉變就會順其自然地發生。這其中,最關鍵的是人的觀念的改變。北京大學教授汪瓊認為,在這樣的空間重構中,一定要分清楚人機區别——哪些是人來做的,哪些是機器來做的。她重點提到教師的角色,“教師就是要帶領學生遊花園,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指引。”
在不斷湧現的教學空間改造的潮流下,我們要注意什麼?
首先,空間的改造一定要基于教育的需求,環境設計與教學目标不能分割。“學習空間目前是建築學和教育學之間的一個真空地帶。”華南師範大學教授焦建利表示,學習空間的建設離不開其背後的設計思維、美學、人體工學、建築學、認知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的知識和智慧的融通,學校在實施教學空間改造時,要考慮到這些學習空間背後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學。
第二,以信息技術支撐的教學改造要避免陷入唯技術論。汪瓊提到,教室空間的改造應當是基于學校總體戰略的,其改造需求不能被企業牽制,導緻過分依賴技術和過渡使用技術,從而産生副作用。如近期在社會上争議很大的學校教室攝像頭的安裝,她表示,這樣的技術應用其實是不符合需求的,不僅有悖于隐私保護,而且對校園的創新環境也是一種傷害。
第三,學習空間的重構背後蘊藏的是對學習與教學活動流程的再造和再設計。學習空間的重構,絕非裝修教室和重新布局那麼簡單,也并非對相關技術裝備的優化采購和科學決策那麼簡單。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環境改造是對未來教育和未來教學的支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必須做好課程設計,使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讓他們思考、分享、跨界探讨,最終培育出大學理想中的學生。這也是一個文化鑄造的過程,那些對此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師,将成為學習空間改造過程中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