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計劃》明确了我國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路線圖,提出了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目标和總體要求,為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提供了政策引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指出,《行動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使我國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必将對中國未來互聯網體系架構的研究、網絡空間安全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産生巨大影響,使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邁上新台階。高校是我國下一代互聯網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和應用示範的主導力量,特别是自2015年開始的“賽爾網絡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項目”更是在推動IPv6落地過程中發揮了積極引領的重要作用。
賽爾網絡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項目是由教育部科技司作為指導單位,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網絡中心與賽爾網絡有限公司共同設立,開展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與應用服務方面的創新研究。項目2015年開始啟動,每年實施一次。截至2017年底,已批複項目達438個,累計發放項目資助資金4030萬餘元。創新項目的實施,為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研發和應用升級提供了重要的創新空間。例如,北京師範大學的“IPv6智慧環保監測預警平台”,項目以IPv6進行數據采集和數據傳輸的方式實現的大氣環境監控具有海量監控點的特性,可以實現區域性高精度的大氣環境采集,對于地區的環境質量可達到分鐘級别的數據采集和處理,對于數據的及時性提供了保障。其最大優勢是實現終端數據采集器的量化管理,通過多終端采用各自唯一的數據地址,實現設備的唯一化管理和數據傳輸,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據介紹,截至2017年底,全國高校申報創新項目範圍覆蓋IPv6網絡技術、雲計算技術、物聯網、網絡安全、網絡教育服務、智慧校園、智能醫療、智能制造、互聯網金融與電子商務、智慧社區等十多個行業細分領域,近千所高校參與了項目申報和評選,帶動了高等教育領域IPv6技術研究和應用創新的發展高潮。
現2018年度“賽爾網絡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項目”征集工作已經啟動,項目實行網上申報,申請人須登錄賽爾網絡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項目系統(http://www.ipv6.edu.cn)進行網上填報。填寫完成後,系統将生成《賽爾網絡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項目申請書》,打印、簽字、蓋章後,上傳至系統(PDF格式),上傳文件名格式為:項目名稱+學校名稱。完成上述操作,确認無誤後,點擊提交,即完成申報。網上申報工作将于2018年9月23日結束。每個學校限報5項,每位申請人限報1項。
今年賽爾網絡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項目申報工作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積極發揮CERNET在互聯網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和意義,為大力推動高校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和應用創新提供了新的動力。當前教育網IPv6用戶已經超過500萬,為我國研究下一代互聯網技術、開發重大應用、推動IPv6産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環境,賽爾網絡作為CERNET的運營者,積極投入,開創性地依托高校的科研實力和企業機制的靈活性,以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項目和創新大賽為推手,在整合網絡優勢、用戶優勢和科研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努力推動項目立項和科研成果轉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育部科技司已将創新項目作為教育行業貫徹落實《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日前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當前我國正在推動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和應用,加速IPv6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中國下一代互聯網自主技術體系和産業生态的形成,需要加快下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與核心技術的研究和創新,盡快構建高效、安全、可信的互聯網技術體系。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重新定位互聯網話語權和未來網絡空間格局的機會。
下一代互聯網是我國從互聯網大國走向互聯網強國的必由之路。吳建平院士說:“我們不預測未來,我們創造未來。”在新時代,賽爾人抓住當前機遇,勇于擔當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曆史使命,修己奉獻,敬事創新,正在成為中國下一代互聯網規模發展的開路先鋒。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