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最愛的入侵物種
一些耳熟能詳的入侵物種,如水葫蘆、美國白蛾等,大多離我們的生活還有一定距離。而我們首先要認識的,是那些可以和我們零距離,甚至“負距離”融入我們身體中的好吃的入侵物種。
小龍蝦
小龍蝦的名字裡雖然有“龍蝦”兩個字,但它們和龍蝦相去甚遠。真正的龍蝦生活在海裡,沒有“大鉗子”,而小龍蝦的學名是克氏原螯蝦,是一種原産地在美洲的淡水鳌蝦。這種鳌蝦在20世紀初先被引進日本,後來又被我國引進。如今,我們認識的克氏原螯蝦往往都一樣—俗稱“麻小”的麻辣小龍蝦。
小龍蝦的主要食用部分是尾部,食用前需要去掉外殼。雖然,小龍蝦在我眼前擺了滿滿一盤,但若是不得要領,剝蝦殼還真得費一番功夫呢。剝蝦殼的要點其實很簡單—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捏蝦尾的兩側,讓蝦殼與蝦肉分離,然後就好剝多了。有意思的是,“麻小”雖然看上去紅紅火火,給人一種非常辣的感覺,但剝掉外殼之後直接吃的話,蝦肉的味道還是比較清淡。所以一盤“麻小”做好後,盤子裡往往會有很多湯,既可以浸泡小龍蝦,讓它們更加入味,又可以當作蘸蝦肉的“蘸料”。
小龍蝦的肉質吃起來相當緊實而富有彈性—這也是小龍蝦肉質新鮮的标志。作為淡水甲殼綱動物之一,“新鮮”無疑是衡量小龍蝦質量優劣的重要标準。一旦小龍蝦死亡,它們身上的細菌就會快速侵占它們營養豐富的身體,讓蝦肉變得松散,同時還會分泌毒素。活的小龍蝦身體裡也會有細菌,所以烹饪小龍蝦時,一定要熟透了才行。
牛蛙
我們吃的牛蛙一般都是原産自美洲的,因為叫聲像牛一樣,故而得名。在蛙類裡面,牛蛙算是“巨無霸”了。“身材巨大”在“吃貨”眼裡的意思就是肉多,所以牛蛙被當作肉用蛙類,走上了我們的餐桌。
牛蛙全身的肉都可以食用,一般會采用高溫、快速烹饪的方式來保持牛蛙鮮嫩的肉質。牛蛙的肉吃起來的口感是介于魚肉和雞肉之間的感覺—比魚肉更緊實,比雞肉更嫩。純白色的牛蛙肉很容易入味,總體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食材。
羅非魚
羅非魚雖然有“非洲鲫魚”的俗稱,但卻和鲫魚的關系非常遠。羅非魚是一種鲈形目的魚類,所以沒有鯉魚、草魚、鲢魚、鲫魚等鯉形目淡水魚那密布的肌間刺。少了很多“魚刺”的麻煩,就能讓我們在吃羅非魚的時候不用擔心被小刺卡住喉嚨了,這也讓羅非魚成為了烤魚的熱門“魚選”。
羅非魚的肉質比鯉魚緊實一些,稍微有一點黃花魚“蒜瓣肉”的感覺。但是可能由于羅非魚肉裡缺少脂肪,吃起來會有一些“柴”,所以烤羅非魚的時候,廚師會在魚肉上刷油,來彌補這個缺點。外來不等于入侵
那麼,這三種“美味”是怎麼成為入侵物種的呢?
主要的原因,是它們作為經濟物種被引入了我國。由于這三種動物都是“水産”,而且很适合大密度養殖,所以一旦下大雨,有水漫出飼養池塘的話,一些個體就會憑借“水遁”逃到生态環境中。别忘了,能夠引入我國并大量飼養,說明它們能适應我國的氣候條件。再加上這三種動物什麼都吃的性格和頑強的生存能力,自然能在新環境裡站穩腳跟,然後利用自身強大的競争力擠占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和資源。于是,經濟物種就成了入侵物種。
讓我們總結一下外來者成為入侵物種的條件。首先它們需要有一定多的數量,這樣才能有一些個體有機會逃到當地的環境之中;其次它們必須能夠适應當地的氣候條件,才能在自然環境中生存;它們還要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和競争力,才能在優勝劣汰的競争中取得一塊立足之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新的生态環境裡沒有能夠大量捕食它們的天敵,這樣它們才能肆無忌憚地繁衍生息。
所以說,并不是每一種外來物種都能成為入侵物種。比如在北京櫻桃溝生活的東方鈴蟾原本不屬于那裡,它們是于1927年被劉承钊先生從山東煙台帶來的。現在它們既能很好地在櫻桃溝繁衍生息,又不會對櫻桃溝的本地物種構成威脅,所以并不屬于入侵物種。了解它們,才是防止入侵的辦法
一旦一個物種成為了入侵物種,它們給環境帶來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比如小龍蝦既能吃水生植物,又能用鳌捕食魚類。一群小龍蝦會很快“吃光”一片水域。羅非魚和小龍蝦類似,什麼都吃,并且繁殖速度很快。此外,羅非魚會把卵含在嘴裡孵化,所以它們後代的成活率很高,進而迅速侵占其他魚類的生存空間。牛蛙則不僅會搶占本地蛙類的食物,身材巨大的它們甚至還會吃掉别的蛙類。
為了減緩它們的入侵速度,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控制它們的數量,比如人工捕捉。
想要捕捉它們,就要先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才行。小龍蝦什麼都吃,但是它們最喜歡的還是肉食。所以我們可以用裝雞蛋的網兜套住作為誘餌的肉骨頭,沉到小龍蝦栖息的水域裡。如果有小龍蝦來進食,細小的網線就會勾住小龍蝦身上用來禦敵的倒刺,從而抓住小龍蝦。
牛蛙貪吃,咬住獵物就不會撒嘴,而它們的眼睛隻能看到會動的獵物。我們可以在魚線盡頭栓一些稻草,在牛蛙面前晃悠,引誘牛蛙吞下,然後将它提起來,就可以抓住牛蛙了。為了防止牛蛙中途掉下來,最好再用一個網在底下接住它。
羅非魚食量大、什麼都吃,又喜歡集群。在羅非魚生活的水域,我們用蚯蚓、紅蟲或專用魚餌就可以把羅非魚輕松地釣上來。值得注意的是,羅非魚吃掉魚餌後常常會繼續“按兵不動”,所以并不會出現魚漂突然下沉的情況。如果你發現魚漂由直立變為傾斜,不要猶豫,快速提起魚竿,把羅非魚釣上來吧!
雖然這三種入侵物種都是可以吃的,不過如果從野外捕獲,它們可能攜帶一些寄生蟲或有害物質,還是建議大家不要食用為好。如果你捕捉到了小龍蝦和牛蛙,不妨試一試把它們當作寵物飼養起來。
解鈴還須系鈴人
雖然入侵物種會傷害本地物種、破壞生态環境,但是仔細想一想,它們好像并沒有做錯什麼。它們所做的一切和本地物種一樣,都是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下去。而外來物種的出現,和我們人類犯的錯誤是密切相關的。
生物本身有擴散的天性,但是生物的自然擴散需要時間和機會。随着人類科技的發展,一些原本不會長距離旅行的生物,搭上高科技交通工具的便車到達新的生态環境後,一旦它們滿足成為入侵物種的條件,當地的物種很可能就遭殃了。其實回過頭看看,除了“好吃三巨頭”之外,紅耳龜、鳄龜、美國白蛾,甚至流浪貓等入侵物種都是人類一手造成的“入侵者”。
從某種角度說,人類是唯一試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改變生态環境的物種。我們已經認識到了一些問題,并開始修複它們。我們提醒周圍的人們不要“放生”巴西龜和鳄龜;我們用周氏齧小蜂阻止美國白蛾的進一步入侵;我們呼籲身邊的朋友不要遺棄寵物貓,并為流浪貓做絕育手術……入侵物種在環境中沒有天敵,但我們可以人為地控制它們的數量。人為地阻止入侵物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這既是為了生态環境中的本土物種,也是為了我們人類自己。責任編輯田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