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8年創刊以來,《大學生》已走過30個年頭。值此創刊30年之際,我們尋找曾為《大學生》撰過稿的朋友,聊聊當年你和《大學生》的故事。無論你現在多大年紀,無論你在哪裡,歡迎通過郵箱找我們叙叙舊,我們在這裡等着你。
《大學生》帶給我的是一種對大學認知的颠覆。成為《大學生》的校園記者後,我有了接觸全國高校優秀人才的機會。采訪他們并将他們的故事寫出來,成了我的工作。每一次采訪前,我都會做好充足的準備。先在網上查閱已有的相關資料與報道,然後整理出采訪大綱,和編輯讨論修改完畢後,才會與被采訪者聯系。這些準備都是為了保證采訪過程的順暢,獲得充足的細節輔助成稿。但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他們究竟是如何确定自己的方向,并堅定地在這條道路上一路行來的。這一點對文章的最終定稿或許并無裨益,但對已然年歲漸長卻尚未有立身之本的我而言,真的很重要。
回首自己的校園記者歲月,的确有許多人在我覺得彷徨的時候給了我力量,告訴我他們在尚未取得今日的成績前,是如何打熬着自己的精神努力堅持着的。更有一些已經離開大學,在社會中靠自己的拼搏功成名就的學長學姐,将大學與社會中的經驗傾囊相授。他們平靜地訴說着,連自己在大學中的遺憾也坦誠相告。起初頗為受寵若驚,後來我也逐漸釋然:優秀的人都是孤獨的,平日裡的他們,也不曾有機會和别人訴說這些吧。
不久前,我采訪了一位武漢大學測繪專業的博士。武大的測繪專業排名全國第一,這位學長在本科畢業保研本校後選擇留在測繪專業碩博連讀,更在博士階段獲得了全院僅一人的跟随雪龍号前往南極科學考察的機會,在南極度過了一年半的時光。在我采訪他時,他即将博士畢業。問及未來的選擇,本以為在學術方面取得如此成就的他會選擇繼續自己的科研道路,學長卻告訴我,他已經在一家國企入職,從事的是工程師的工作。
我傻傻地問了一句為什麼。因為在我看來,以學長的學術能力和科研經曆,如果留在高校中擔任教學或研究工作,數年後必然又是一顆測繪專業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但學長說,大學教會他的,并不是如何進行測繪專業的學術研究,他在大學中獲得的,是汲取知識的途徑和把手中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的習慣。他的大學已經結束了,他想去大學之外更廣闊的的世界看看。測繪隻是他的大學專業,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
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為什麼優秀的人總是優秀的。他們會努力做好手邊的事,在一個點上不斷深入探索。随着一個又一個階段性成果的取得,技能上的精通給了他們成功的愉悅和繼續探索下去的熱情。也許一開始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對自己的所學并沒有那麼感興趣。但他們并沒有一遇到挫折,就用“我不喜歡”“我沒有天賦”的借口去逃避。于是四年過去了,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小有成就,而我們隻能兜兜轉轉,原地踏步。
我所在的大學雖沒有武漢大學那麼聲名遠播,但國内排名并不低,我的專業也在全校所有專業的錄取分數中名列前茅。也因如此,身邊同學的優秀曾讓我心灰意冷。随着年紀漸長,接手的采訪稿也越來越多,我明白了應該将注意力關注在自己的優勢之上。
在編輯老師的鼓勵下,我不僅堅持在《大學生》中擔任學生記者,更在空閑時鍛煉文筆,投稿到其他的文學刊物或平台。經年累月,公開發表的文章數量已有不少。幾個月前,我前往東南大學面見了一位我心儀的碩士導師。導師是中文系出身,對于我在本科階段就有如此多公開發表的文章表示驚訝,更對于我能夠将寫作作為矢志不渝的愛好表示贊賞,這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雖然我的本科階段即将結束,但我仍然記得當初那個站在山腳仰望山頂群星璀璨的自己,那個剛剛步入大學,對未來滿懷好奇與期待卻又彷徨無助的自己。也許我隻是一顆靈智初開的頑石,《大學生》則讓我有機會見識到了大學中最瑰麗的美玉。感謝《大學生》,讓我能借他山之玉磨石。過程雖緩慢而痛苦,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交流與碰撞,頑石如我,也終于開始有了一點圓潤透亮的璞玉之資。
征文啟事:歡迎參加“我與改革開放”征文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為紀念這一偉大曆史,大學生雜志社開展“我與改革開放”
征文活動。作品請結合個人成長和所學專業,講述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态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人民所獲得的幸福,自己在學習、生活、成長等方面的新變化。
請于12月1日前,将作品發送至郵箱,标題注明“學校+我與改革開放故事征集活動”,或通過微信公衆号“中國大學生網”留言窗口參與。聯系電話010-64844755。請實名投稿,并附聯系方式(手機号碼等)和個人簡介。
大學生雜志社在廣泛征集的基礎上,認真把關後遴選出優秀稿件進入集中評審,将對獲獎作品進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