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艾力·司馬義,上海大學文學院曆史系2014級學生。
自2003年起他開始四處收集古錢币,“一有多餘的錢,就去買”。其中一些是可遇不可求的,像漢佉二體錢,也就是俗稱的和田馬錢,是西域錢币的名譽品,以前數量非常少,後來在新疆的喀什地區出土了一批,流散到了各個收藏家或者錢币商人的手中。機緣巧合之下,有一位喀什的藏家得知謝艾力在研究和推廣西域及絲綢之路沿線貨币,便以半賣半送的形式讓給了他幾枚。這幾枚古币不僅品相非常棒而且字迹清晰版别不同。謝艾力如獲珍寶。
就這樣,從身邊親戚朋友到古玩城與拍賣行,十多年裡謝艾力收集了一萬多枚古錢币、幾千張紙币。
随時間推移,增長的不隻錢币的數量,還有他對這些古錢币的了解。他喜歡思考與鑽研不同古錢币的年代、制法與用途,從中感悟它們的“靈魂”。
在長期的積累和研究中他發現,古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包含多種文字的。以漢佉二體錢為例,它的制造方式是希臘的打壓法,上面的字同時包含中原地區傳入的漢文和古印度傳入的佉盧文。“錢币是聯系不同國家的紐帶之一,出土這些錢币的新疆自然是一個東西方文化交彙的地方”,從此謝艾力開始以錢币為突破口來研究古絲路。
結合新疆曆代貨币實物的整理,以及實地考察探訪、收藏家采訪和資料搜集等多種形式,他潛心研究絲路古錢币的曆史,并從中感受到這些古錢币深刻地記錄和反映了絲綢之路的文化。
“我曾經去上海博物館參觀了杜維善先生捐贈的絲路貨币的展廳,在參觀過程中偶遇了一個學波斯語的留學生,在與他交流伊朗曆史和絲綢之路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很多絲路貨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伊朗的文化,也有那個時代貿易的印記。”謝艾力說。
通過十餘年的錢币研究,以及與諸多收藏界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進行深入交流,謝艾力總結,絲路錢币形态各異,文字多樣,度量衡不一,制作工藝和圖案也是五花八門,這些淋漓盡緻地展現了中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融合。
他因熱愛錢币而結緣了四位小夥伴:“管家”高敏、“技術擔當”加央嘉措、“文筆擔當”張鵬和“宣傳能手”巫蘇皖他們選取了上海、新疆、河南的大學與中小學進行課堂實踐,推廣絲路文化。
五人共走訪了13個縣市,形成了“連标點符号都不會錯的”38000字的課題報告。
在新疆謝艾力和團隊還采訪地方老者。這些老者已近百歲高壽,在當地德高望重,深刻了解新疆曆史變遷,對新疆貨币有着切身體會。比如一位老者告訴他們,在他小時候當地的富戶有私自鑄造銀币的行為,這些貨币雖然沒有法律保障,但在當地可以流通。這讓他們對上世紀初的新疆貨币生态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絲路錢币的代表:
漢佉二體錢:即和田馬錢,它是公元1~3世紀于阗(今和田)地區制造和發行的一種錢币。這種錢币是東西文化碰撞的産物,吸收了東西方兩大錢币體系的特點,運用了漢文和佉盧文(一種中亞死文字,它源于公元前5世紀的印度,巴基斯坦西北部,公元3~4世紀在塔裡木盆地南道的于阗、鄯善等地流行)。這類錢币采用西方流行的圓形無孔打壓錢模式,同時又遵循中原秦、漢時期流通的錢币銘文、币值和重量體系,是中西方文化交彙的表現。采用馬或駱駝圖案的原因是當時馬或駱駝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絲綢之路上是僅次于絲綢的重要商品,中原需要西域的馬或駱駝,西域需要中原的絲綢,這正是見證絲路各國貿易的實物,也是東西文化融合的産物。
開元通寶:唐代的開元通寶錢在我國錢币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地位。“開元”,意指開辟新紀元;“通寶”,意指通行寶貨。在絲綢之路沿線有大量出土,尤其是在新疆及中亞七河流域的粟特地區出土較多,當地地方王朝還有仿鑄的。開元通寶見證了大唐經濟文化對絲綢之路沿線的影響力,俨然成為當時的國際貨币。
粟特銅币:粟特銅币中有一類為漢粟二體錢,正面為漢文開元通寶,背面為粟特文、族徽或素背,其鑄錢樣式也由希臘化的圓形打壓币逐漸轉變為中原圓形方孔的樣式,并在錢币上使用了漢字,代表着中西合璧和漢文化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
責任編輯:樸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