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器材發燒友的世界裡,也有着這兩類人:“智者”和“愚者”。
“愚者”。
之所以先談“愚者”,是因為這才是發燒友最初的模樣。在愚者眼中,“一粒細沙看出一個世界”,所有的不同都是被放大的。
狂飚王和OC是不同的。同樣為雲杉力材+阿尤斯大芯,同樣擁有巨大的整體形變;然而,加厚的面材、稍大的版面,卻使狂飚王有着更好的剛性,手感的反饋則稍少了一丢細膩,更适合開刀闊斧的硬漢使用。
超級水谷隼和維佳專業是不同的。同樣的林巴面材、五木二纖維結構,卻因為球闆各自纖維中不同的碳粒子含量,生出了不同的觸球感——超水偏纖維感,維佳專業更靠近純木感。
波爾精神和波爾之劍是不同的。粗心者以為不過是雙胞胎兄弟,發型不同;改頭換面,換了手柄。卻有細心的“愚者”認為,波爾之劍相比波爾精神,加強了面材的硬度,而且普遍重量更輕,開啟了無機時代蝴蝶ALC系列球闆輕量化的序幕。
多尼克UP和斯帝卡CL是不同的。同樣的七層結構,同樣的老式瑞典純木傳統風格,厚度上減薄的UP卻不是CL。“CL已不再是曾經剛性的CL,弧圈化了,變得軟厚了;而UP則像金字CL那般紮實。”“UP薄嘛,越薄,制造旋轉肯定越得心應手啦。當然,正手那一闆爆沖就沒有CL那麼彪悍了。”—在愚者眼中,任何細微的差異都使不同的球闆煥發出獨特的光芒。有了這光芒,他們才可以樂此不疲地追逐。
于是,買賣二手器材的發燒友們才那麼斤斤計較一塊球闆重量上幾克的差别;江湖上才有了鐵牌、鋁牌、藍标、黃标的派别傳說。
愚者本不愚,不過是在尋覓和品鑒那些細小甚微的不同,而這些不同,使之每塊乒器在發燒友的世界裡可以特立獨行。
“智者”。
智者化繁為簡。
有些智者,早早就參悟了真相:即便同一型号的球闆,也沒有性能完全一緻的;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同樣的結構,也不可能來自同一塊木材,不可能擁有同樣的含水量。既然,差異總是難免的,言及不同,又有什麼價值呢?!
而有些智者,便是曾經的“愚者”成長而來。他們“跋山涉水”,尋覓過多少稀世珍寶——限量版、特制版、禦注版,打過、糾結過每塊球闆的寸長尺短。後來隐退山林,或為了琢磨球技,或“燒”累了。所有的不同,不過爾爾。
鐵牌和鋁牌的蝴蝶球闆可以是相同的。即便一個可能更脆,一個可能更彈。但從有機到無機到如今的塑料球時代,廠家的順勢而為,調整工藝不是很正常的嗎?而也有智者認為,不過是木頭的歲數變了,球闆本身也有個體差異,何必糾結于鐵和鋁?
斯帝卡CL和優拉維京可以是相同的。即使一個似乎更有底勁,一個更為易控。但同樣的七層純木經典結構,同樣由瑞典生産。縱然小有不同,但手感和擊球風格上也大體一緻。完全可以微調适應,無需執着于其一。
“智者察同”,梅茲芳碳和蝴蝶費雷塔斯可以是相同的,狂飚王和狂飚皓也可以是相同的。闆變而我不變,人才是球場的主體,而非乒器。不過是調整下動作、力道和節奏,不一樣的武器照樣可以得心應手。
發燒友的世界裡,可以有智者愚者;智者卻未必聰慧,愚者也未必愚笨。智者反物觀道,愚者反道觀物,就像東西方不同的醫學觀和哲學觀,一個走向了察同,一個走向了察異。
而智者和愚者們,也在乒器的世界裡兜兜轉轉。有的從愚者成長為智者,有的從智者“返老還童”,又成了愚者。而球闆的真相與傳說,也在這其中越辯越明,或越辯越模糊,卻也越豐富。
邵璧林,網名黑馬,籍貫廣東汕頭。裝備達人,燒齡十餘年。參加過省大運會,取得過市青年組比賽前四名。常在網絡平台發表乒乓器材搭配建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