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理解資本主義、财富與貧窮和企業家精神呢?
胡泳郝亞洲/文
“我們乃是擁有一個政府的國家,而不是颠倒過來,即一個擁有國家的政府。這使得我們在世界所有國家中獨樹一幟。我們的政府除去人民賦予的權力之外,就不再擁有任何其他的權力。但現在有一些迹象表明,政府的權力已經膨脹到超出了被統治者所同意的限度,因此我們現在必須制止并扭轉這種趨勢。”
1981年1月20日,69歲的羅納德·裡根發表了總統就職演講。在這篇冷靜卻又不失慷慨的演講辭中,裡根隻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這個全世界最自由的國度裡,人民不能自由地創造财富?他的回答是,政府膨脹過度了。
這是自羅斯福新政的半個多世紀之後,美國總統第一次公開直面新政為這個國家帶來的經濟困窘,也标志着對曾經幫助美國從大蕭條中恢複元氣的凱恩斯主義進行全面宣戰。而宣戰前的準備工作,早在10年前就已經開始。
70年代初,《華爾街日報》日報社論版主編羅伯特·巴克萊和他的兩位助手裘德·萬尼斯基、克萊格·羅伯茨發表一篇将矛頭直指新政政策的社論,呼籲政府為企業松綁,并減少稅收。這篇文章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主流經濟學者認為這純屬異端學說,巫師經濟,政客們則嫌其藥味太重,避而遠之。
正值人生壯年的萬尼斯基隻身前往華盛頓,開始了對官僚們的廣泛遊說。最終,預算局局長斯托克曼和衆議員肯普被打動,成為了推動供給經濟學的核心政治力量。1977年,肯普和參議院羅斯聯手推出著名的“肯普—羅斯法案”,三年之内減稅30%。
凱恩斯主義的精髓是需求拉動供給,政府的作用在于需求管理。但是,當需求無法拉動供給的時候,赤字、舉債就會讓經濟列車顯得沉重不堪。其結果是,央行被迫大量發行鈔票,引起通貨膨脹。為平抑物價,美聯儲又不得不關緊貨币閘門。通貨緊縮,利率上升,随之經濟衰退,失業增加。因此朝野内外,一緻要求削減赤字。但怎麼個削法,各派卻意見不一。共和黨認為,政府應通過增加稅收,以彌補财政虧空。而供給學派則主張,先放水養魚,用減稅刺激經濟,待到蛋糕做大之後,赤字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于是,争論的焦點,就集中在減稅和增稅上。
供給學派當時遊說的對象裡,也有美國總統卡特。可惜的是,這位被稱為美國曆史上最糟糕的總統充耳不聞。倒是準備再次沖擊總統大選的加州州長裡根,明确表示了熱烈支持。
萬尼斯基等人的努力被喬治·吉爾德看在眼裡。彼時,他在著書方面并沒有取得明顯成就,反而因為《男人到女人》、《父權制的必然》這兩本書招緻了女權主義者的反感,有人說他“臭名昭著”。
吉爾德出生于紐約,畢業于哈佛大學。在哈佛期間,他在第一年就因為成績太差被迫退學。不過,他很快又複了學。吉爾德在哈佛期間師從基辛格,并一起創辦了著名的政治思想雜志Advance。
畢業後,吉爾德移師華盛頓,試圖成為影響美國國家政策的大腦。從70年代開始,吉爾德開始以獨立學者的身份進入到經濟學領域。由于此前持續對社會學的研究,使得他的研究視角跟大多數人都不一樣。他厭倦精确的科學主義,并試圖用經濟學的觀點解釋社會學的現象,即人為什麼會貧窮。
在看到萬尼斯基在《華爾街日報》的社論後,吉爾德大受鼓舞,情緒激動的他寫到,“他才氣煥發的專欄裡,是我對資本主義經濟學有了一種感情,使我永遠消除了以前對這門沉悶科學所具有的恐懼心理”。随後,他解釋說,那些被公認優秀的經濟學家們往往死摳科學的精确性,卻并未抓住資本主義高度的冒險精神和贖罪救世道德。
吉爾德這番言論是在回應美國著名文化保守主義思想家丹尼爾·貝爾的一個疑問,“無論是浪漫主義者或傳統主義者,啟蒙運動者或非理性主義者,活力論者或自然主義者,人道主義者或者種族主義者,宗教信徒或者無神論者,——在胸懷所有這些情感和信念的人中間,幾乎找不到一個可尊敬的知識界人物曾為資産階級世界那種富有理智的、鋒芒不露但又深謀遠慮的事業辯護,更不用說為他們渴望财富的、富于企業家精神的、追逐利益的生涯辯護了。”
顯然,在新保守主義者眼中,也就是在吉爾德眼裡,資本主義的勝利并非經濟學的勝利,而資本主義遇到的困難,恰恰是經濟學帶來的。這種追求完美靜态公式的理論讓人的主體意識幾乎喪失殆盡。從政客到企業家,似乎都頂着追求公平的帽子安于成為那個并不存在的公式中的一個參數。
而追求自由競争的資本主義道德觀已經退化成平均主義,就像80年代中國經濟學者在探讨供給學派的貢獻時談到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瘟疫。
那麼該如何理解資本主義、财富與貧窮和企業家精神呢?和所有唱衰或者帶着挽歌情緒讴歌資本主義的人都不同,吉爾德執着地認為隻要有企業家精神,有作為主體的人創造的财富,資本主義就一定能成就沃爾特·李普曼筆下的那個《完美的社會》。這部由同樣是出自哈佛的社會精英撰寫的作品,誕生于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正承受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和日益逼近的戰争高壓,而李普曼卻對資本主義滿懷希望,他認為正是勞動分工和工業革命,使得人類走出了弱肉強食的境地,在俗世與精神之間、在自私與無私之間的鴻溝,終于有機會得以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