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百威啤酒更改商标的申請正式獲批,它搖身一變成了“美國啤酒”!——這也意味着,從5月到11月間的約半年間,百威啤酒所有12盎司産品(包括罐裝和瓶裝)的外包裝上将以“America”的品牌标識面市。
據美聯社援引百威集團副總裁RicardoMarques的話稱,2016年百年美洲杯首次在美國舉行,美國代表隊也将參加今年的裡約奧運會和殘奧會,“我們希望見證一個有史以來‘最美國’的夏天……”百威官方也表示,産品更名為“美國啤酒”旨在激發起消費者慶祝百威和美國都崇尚和認同的自由和真實的價值觀。
将愛國情懷融入消費主義,業已在學者群中獲得過實證研究支持。《國際體育營銷與贊助雜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SportsMarketing&Sponsorship)曾發表三位合著者(YongjaeKim、KitaeYim、YongJaeKo)的學術論文,稱通過從三項不同範圍的體育賽事中收集的數據為消費者固有的愛國主義與國際賽事期間品牌投放廣告中愛國情懷的積極反應之間的正相關性提供了證據。
三位研究者分别從2006年國際足聯世界杯、2008年首爾奧運會、以及2008年韓國職業足球聯賽三大賽事中收集實證數據。他們的結論之一是,包含愛國主義元素的SI(體育賽事參與)對BrandAttitude(品牌态度)的直接影響存在于國際賽事中,但在國内賽事中并不體現。
當然,此次百威商标的更名,其生效時間段内不僅僅有2016年夏季奧運會、美洲杯足球賽等國際性體育賽事舉行時點,還有美國的陣亡将士紀念日、獨立日、勞動節,以及11月8日的美國總統選舉日。而且,百威多年來有着夏季營銷的傳統,在夏天這個啤酒消費旺季,整個行業都會迎來兩位數增長的銷售井噴;從2011年起,百威每逢夏季都會推出專門的夏季裝,上面印有美國國旗、自由女神像等,激發民衆愛國主義情懷,向美國陣亡将士紀念日、美國國慶節緻敬……難怪《洛杉矶時報》談及百威啤酒今年的商标更名舉動時,不無概括性地形容這家啤酒公司“視圖将美國生活中三個核心事件(政治、體育和長周末)資本化”。
也有人質疑百威并非純正“美國血統”,因為其母公司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InBev)是一家比利時企業。不過,從源頭考據而論,百威最初的确是一家美國啤酒制造商,于1852年在聖路易斯創建;而比利時釀酒商英博公司在2008年收購了安海斯-布希,從而形成了“百威英博”這家大公司。
盡管并非每一位消費者都會從心底由衷地(對于打“愛國牌”)買賬,但不少人承認,“在獨立日那天打開一罐印有‘America’的啤酒時,上傳一張自拍照到Instagram上的誘惑依然可以說是難以抵擋……”
事實上,百威絕非第一家在品牌标識中納入“美國”字樣的公司。其他耳熟能詳的品牌還有,“AA美國服飾”(AmericanApparel),美國女孩娃娃(AmericanGirlDolls),美國航空(AmericanAirlines),等等。
《預測市場成功》一書作者RobertPassikoff在《福布斯》雜志上撰文分析道,當涉及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時,“揮舞國旗”與“有能力讓國旗在人們心中舞動”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對此,消費者心知肚明。換言之,“笃信”是愛國消費主義中的一個核心——當用戶越是能感受到一種特殊的情感價值、并将之與品牌聯系起來,那麼他們也會越相信這種情感、并基于此來産生行為。
總部位于紐約的品牌研究咨詢公司BrandKeys針對2014年225個“被認為含有美利堅愛國主義元素”的品牌深入作了一項統計排名。該項研究抽樣問詢了4680名消費者(年齡跨度為16~65歲),調研問題涵蓋了圍繞“愛國”而細分的多達35個“價值維度”來讓受訪者打分,并綜合統計出哪些品牌更能(或不能)讓消費者起身緻敬。
最終得出的前50名“最有愛國情懷”的品牌(其中包括若幹并列名次),以百分比來表征品牌在用戶愛國情懷上的感召力——并無令人驚訝的是,與美國軍事相關的品牌(包括AirForce、Army、CoastGuard、Marines和Navy)獲得了100%的滿分。
而緊跟其後的品牌有——吉普(Jeep/98%);李維施特勞斯(LeviStrauss/97%);可口可樂(Coca-Cola/95%);高露潔(Colgate/93%);迪士尼(Disney/93%);箭牌(Wrigley’s/93%);芝寶(Zippo/93%);福特(Ford/91%);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91%);拉夫勞倫(RalphLauren/91%);蘋果(Apple/90%);吉列(Gillette/90%);好時(Hershey’s/89%);沃爾瑪(Walmart/89%);亞馬遜(Amazon/88%);新百倫(NewBalance/87%);AT&T(86%);谷歌(Google/86%);臉書(Facebook/79%);通用(GE/79%);eBay(73%)。
與愛國消費主義相關聯的一個現象是“消費者民族中心主義”(Consumerethnocentrism)。據研究,懷有高度民族中心論的消費者群體會将本國産的商品和國外産商品刻闆地劃分成“内-外”兩派,甚至還可能認為消費别國商品是“不恰當、不道德的行為”。
相關學者研究發現,就美國消費者對于汽車品牌的态度而言,持高度民族中心論者和那些針對具體國家懷有偏見的人群之間有較大的交集。而持低民族中心論的消費者則傾向于圍繞某品牌汽車本身的優缺點(而不是原産國)來作評判。進一步而言,持低民族中心論的消費者的普遍特征包括:年輕、男性、受過較好的教育、收入水平也更高。
消費者民族中心主義産生的原因有哪些?——學者發現,這一點随國别/文化差别而不同。舉例來說,在集體主義文化較甚行的地方(如土耳其),愛國主義是消費者民族中心主義最主要的動機,它也是一種對社群集體的重要示忠;而在更強調個人主義文化的地方(如捷克),基于一種優越感和支配感的民族主義情緒則是最大的動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