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文
位于蘇格蘭古城格拉斯哥的卡爾文河與克萊德河交界處的河濱博物館,從圓弧曲線變化到尖銳的夾角,诠釋了河流的能量據世界博物館協會(ICOM)統計,目前世界202個國家共有超過55000家博物館,這一數字是1990年的兩倍,其中近1/3位于歐盟境内。28個歐盟國家共擁有超過15000家博物館。其中,博物館數量最多的前三個國家依次為德國、西班牙與荷蘭。而參觀博物館人均次數最多的國家為愛沙尼亞,每個愛沙尼亞人每年參觀博物館的次數達到了2.92次。
又是初夏,數百萬遊客擁入盧浮宮和歐洲各地其他著名的博物館。盧浮宮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藝術博物館,2015年接待遊客的數量高達930萬人次。去年大英博物館的參觀人數也達到曆史之最,全年為670萬人次,成為全世界訪客第二多的博物館。梵蒂岡各博物館的遊客數量接近600萬,梵蒂岡已經為西斯廷教堂安裝了空調系統,以減少2000人同時參觀造成的潮氣和帶來的灰塵,以保護米開朗琪羅的壁畫。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的訪客數量也在持續攀升,達到了250萬人次。
在文化底蘊厚重的歐洲,傳統博物館似乎都在通過滄桑的文物與曆史開展凝重的對話。不過這些也在發生着急速的變化,聽聽那些名字,就似乎和傳統的博物館并不沾邊。失戀博物館,一間專門收藏情侶分手所棄置禮物的博物館;純真博物館,與同名小說一樣,講述了兩個伊斯坦布爾家庭之間的愛恨糾葛;精神病學博物館,展示了精神病學的曆史和幾個世紀以來醫生們如何治療精神病人。而這些博物館,都在近年榮膺了“歐洲博物館年獎”。
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微生物博物館,參觀者透過窗戶看到裡面與電視屏幕相連的顯微鏡,以及皮氏培養皿和裝有不同微生物的試管自1977年創立起,作為歐洲曆史最悠久、最具權威的博物館年度評選之一,“歐洲博物館年獎”都會在“過去兩年經過現代化改造或擴建的已有博物館”、“過去兩年對公衆開放的新博物館”中,遴選出“體現博物館社會價值、有利于博物館行業進步”的标杆性博物館。當選的博物館不論規模大小,共同點是用獨特的氛圍、富有想象力的介紹和展示、創造性的方法等吸引觀衆,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和社會責任。
尤其是荷蘭,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年包攬了“歐洲博物館年獎”。荷蘭擁有600多間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其中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就是成立超過120年的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2003年起,荷蘭政府花費3.75億歐元整修國家博物館,直到2013年才工程完畢重新開幕,并獲得2015歐洲最佳博物館的殊榮。“改建後的荷蘭國家博物館為觀衆提供了多語言導覽,并在展廳内設置了許多構思巧妙、具有啟發性的設施,博物館一流的網站也滿足了線上觀衆的訪問需求。”這是該獎項的評審團給出的頒獎理由。
而在2016年度的49個提名博物館中,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微生物博物館(MicropiaMuseum)輕而易舉拔得頭籌,“一個獨特空前又卓越領先的博物館,把微觀世界的呈現帶上了一個新級别。這個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讓人們可以參觀肉眼不可見的‘微觀藝術’的博物館”。
即便在博物館密度已經很高的歐洲,博物館行業也在迅猛發展。新館不斷開張,著名建築師們着手敲掉四平八穩的傳統建築,修建一些造型奇特的博物館。僅以英國為例,在過去的5年時間裡,泰特美術館投入4500萬英鎊用于翻新工程,帝國戰争博物館投入4000萬英鎊用于升級改造,貝爾法斯特的泰坦尼克博物館落成,投資8300萬英鎊的英國設計博物館也計劃于今年11月搬入位于肯辛頓的新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數字博物館全球遍地開花的當下,歐洲的新建或改建後的博物館,大多把互動體驗作為吸引線上觀衆轉向線下的核心競争力。除了設立在線虛拟博物館或把藏品數字化,歐洲博物館正前所未有地讓重點“從虛拟回歸實體”——強化實體博物館陳列和展示方式的數字化。
建築評論家、倫敦設計博物館館長迪耶·薩迪奇(DeyanSudjic)認為:“博物館參觀帶來強大的共享實體體驗,這才是吸引數字世界觀衆的力量。數字與實體會實現融合。關鍵在于如何講故事,激活藏品,而不是無聲地收藏。”從阿姆斯特丹的微生物博物館,到格拉斯哥的河濱博物館,再到丹麥耶靈博物館,這個夏天去歐洲,或許可以在行程中加入這些新奇有趣的博物館,換一種方式探索大千世界。
丹麥皇家耶靈博物館以别出心裁的形式講述了丹麥的國家誕生史,以及藍牙哈拉爾德将基督教傳入丹麥的曆史細菌動物園
2014年9月30日,世界首家互動式微生物博物館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落成。館長巴立安這樣開門迎客:“來一趟微生物博物館吧,它将從此改變你觀察世界的視角。”
一家耗資1000萬歐元建成的微生物博物館,就建在阿爾蒂斯皇家動物園旁邊。巴立安是享譽盛名的皇家動物園的館長,他把這座博物館看作為傳統動物園的延伸:“我想為觀衆展示更迷你的動物——微生物。在科學與公衆認知之間還有巨大的鴻溝,大部分人都還認為微生物是洪水猛獸。”
博物館看起來像一個大型的實驗室,參觀者可以透過窗戶,看到裡面擺滿了與巨型電視屏幕相連的顯微鏡,以及皮氏培養皿和裝有不同種類微生物的試管。當參觀者步入微生物博物館時,這裡有一種特殊的歡迎方式:一台微生物掃描儀會在瞬間測出你身上有多少微生物,以及它們具體在你身體的什麼部位,甚至能觀測到你睫毛上的螨蟲。經過3D顯微鏡放大後的那些螨蟲,正在你的肌膚裡慢慢蠕動。另一個裝置,則可以檢測你握過的手機上,共有多少種細菌,并把它們的生存位置用藍色顯示出來。
這樣窺探的方式似乎并不友好,但卻揭示了我們真實的生存環境——每個成年人人體内攜帶大量微生物,重量高達1.5公斤。微生物博物館的顧問科特(Kort)介紹說:“你知道自己嘴裡有700種這樣的微生物嗎?腳後跟還有80種真菌呢!”特别打造的3D顯微鏡,就可以讓這些平時看不見的生命躍然眼中。顯微鏡可以随意操作,焦距的調節旋鈕也可以随意擺弄,每個參觀者仿佛又感受到了上生物課時候的場景。
博物館二層的光線比較暗,目的是想打造一種“相反的實驗室”——與正常實驗室明亮、一塵不染截然不同的是,這裡充滿了神秘的暗黑環境,走進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昏暗的環境讓微生物的展示更加光鮮亮麗,更像一家海底水族館。
水族館裡通常自豪地去展示那些遊弋的魚類與海底生物,而在這裡10米5米的牆上,遊移着的是放大了數萬倍的微生物。有些看起來像花朵,有些像雪花,或者有些看起來像外星生物,千奇百怪。參觀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内,觀察各種絢麗多彩、稀奇古怪的微生物生長、繁殖過程,包括最近正在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等。
如果說微生物博物館是一所小型的遊樂場,這裡的遊戲設備還不止這些。如果膽子夠大,情侶們還可以體驗一把“接吻計”,它能測出他們在接吻時,一共相互傳遞了多少微生物。科特說:“在這裡,我們找出了伴侶們對他們的口腔菌群的分享程度,接吻越多,菌群越相似。研究人員在親吻前給21對伴侶引用含有細菌的益生菌飲料,試紙取樣後發現,共有8000萬的細菌轉移。相較于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來說,伴侶們在舌頭上的細菌更為相似。”
河濱博物館主要展出的是工業城市格拉斯哥的交通、造船業和工業等曆史遺産在參觀最後,每個遊客可以收集一套自己最喜歡的微生物圖片,并通過虛拟現實技術,與17世紀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展開對話,了解與這些小夥伴和睦相處的必要性。“通常,人們總是把病毒、細菌、真菌、藻類等微生物與疾病、瘟疫聯系在一起。人類身體超過百萬億的微生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對我們有益的,從消化吸收到氧氣輸送。微生物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仍被大大低估。”
克萊德制造
而在蘇格蘭首府格拉斯哥,河濱博物館從2011年落成到2015年末,每年的訪問人數就已經攀升到了113萬人,比2013年的75萬人增長了50%,這個數字已經接近于法國首都巴黎、以傳播世界其他地區文化而聞名的布朗利河岸(QuaiBranly)博物館。
河濱博物館最為公衆所熟悉的是它設計,由當今世界最著名的伊朗裔英國籍女設計師紮哈·哈迪德(ZahaHadid)為它創造了一個流水般的外形。建造之初,這個博物館的宗旨就是比肩法國、意大利和世界其他地區最頂級的博物館,成為蘇格蘭乃至英倫的地标性建築。
博物館毗鄰曆史古城格拉斯哥最著名的兩條河流——卡爾文河與克萊德河交界處。紮哈的方案參考了周邊環境中自然元素的形态,以雕塑般的建築形式诠釋了河流的能量:像山峰和峽谷一樣的波浪屋頂形式,是根據周邊觀景角度設計的,從圓弧曲線變化到尖銳的夾角。
博物館主要展出的是格拉斯哥城市的交通、造船業和工業等曆史遺産。曆史上,格拉斯哥市是一座工業城市,它的發展離不開克萊德河,兩者相依而生。早在發現新大樓和開辟貿易航線後,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格拉斯哥成為了對美洲貿易的重要中心,商人從美洲大量輸入煙草和加勒比海地區的白糖,然後再販賣至英倫群島和歐洲大陸。
1770年克萊德河的加深,使得噸位較大的船隻也可航行到河流更上遊,這對當地的工業,特别是造船業的勃發有直接的促進。從1765年到1790年,格拉斯哥人詹姆斯·瓦特對蒸汽機進行了一系列關鍵性改進,推動了技術革命,格拉斯哥當地生産的機車也随後在工業革命中蓬勃發展。
當時全世界的船隻和火車大多都是在格拉斯哥制造的,“克萊德制造”在業界代表最高的水準,擁有極高的口碑。到了19世紀末維多利亞時代,格拉斯哥已有了“大英帝國第二城”的美譽。雖然已不複20世紀早期盛況,但今天的格拉斯哥依然是英國造船業的中心。
而博物館的造型表現出連接城市和河流的交接通道的動态,像是時間長河中流動的河水,從喧嘩的都市流向靜靜的克萊德河。博物館的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就有7800平方米,建築整體被金屬闆包裹,屋頂耗鋼量達到2500噸以上,成為了英國工程史的又一個壯舉。
展館中的藏品,原來收藏于格拉斯哥交通工具博物館,該館建于1964年,雖然其作為相對實用的紀念型場館已經是遊客喜愛的熱門景點,但是由于其溫度濕度不适宜作為1500件展品和上萬件庫存收藏品的長久保存之地,在格拉斯哥交通博物館關閉後,展品遷移到河濱博物館。
“新瓶裝舊酒”之後的河濱博物館,遊客一反往常單純欣賞的态度,成為了遊覽活動的主角。所有的展品分布在150個漂亮的故事性展區,并有三條改建的街道分别展示三個時期的藏品,時間跨度分别為1895~1930、1930~1960和1960~1980,幾乎縱覽了一個世紀。很多對過往曆史的講述借助音像、互動和數碼觸屏等技術進行展現,讓遊客對曆史有更為深刻的體會。當人們走完三條展示街道後,不僅回味了有關交通和交通工具的3000件城市藏品、影像文件、曆史照片,大量的個人經曆和回憶都逐一浮現,令遊客津津樂道。
耶靈博物館
在北歐五國的曆史中,都有關于維京人的記載:他們形成了龐大的船隻編隊,一邊旅行,一邊掠奪,遠航的足迹遍及整個歐洲,南臨紅海,西到北美,東至巴格達,因而被人稱為“北歐海盜”。
從靈克賓峽灣往東,幾公裡後便可到達維勒小鎮,在這裡有丹麥最重要的曆史遺迹——耶靈。被視為丹麥建國之本的維京石陣就在耶靈,它們講述了丹麥作為國家的誕生史,以及藍牙哈拉爾德将基督教傳入丹麥的曆史。
在經過兩年半時間的閉館改建後,丹麥皇家耶靈博物館于2015年重新向公衆開放。巨大的耶靈石雕刻于公元10世紀,上面用古諾爾斯文镌刻着銘文。兩塊耶靈石中較古老的那塊由國王老高姆為紀念其妻提拉所立,他是全丹麥的首位國王。石頭中較大的那塊是由國王高姆之子藍牙哈拉爾德,慶祝其征服丹麥與挪威以及令丹麥人皈依基督教而立。
耶靈博物館因而也成為了丹麥王國具有奠基意義的博物館,它叙述的不僅是丹麥的神話和曆史,還有同時期維京海盜成為“丹麥人”的故事。藝術總監費列克斯·貝克和創意總監安格爾斯列娃用别出心裁的方式,帶來了10個不同的展區,40個故事。
據貝克介紹,“運載耶靈石的船隻,比預想中的要大上整整兩倍,維京人當時的造船和航海能力比我們想象中完備的多。在耶靈石周圍,我們還發現了木制防禦工事的遺迹,這些發現說明耶靈是當時最為重要的地區。在過去短短的20年時間裡,丹麥的曆史因為發現了耶靈石而幾乎被重寫。”
而作為策展人,他并不希望觀衆被動地去解讀這些考古發現,在一堆廢石殘垣中聆聽某種解釋——在他看來,每個參觀者本身也是考古學家,對于這些廢墟的解讀可以有很多種,每個人都可以帶來自己不同的觀點。每個考古發現本身并不是“過去式”,可以是一個源源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
他策劃的展廳,也讓每一個成年人的童年夢想變成了現實。通過丹麥國家博物館的資料,在檔案室裡,貝克挖掘到了更多的科學史料,包括圖書、影像等,随後開始了圖像化的過程。他用泥碗表示村落式的生活,用劍表示戰鬥和征服,硬币代表原始的交易。通過一個遊戲,讓觀衆體驗一次真正維京人的生活。博物館提供給觀衆6個維京人的活動區域,并要求在其中找到藍牙哈拉爾德的位置,觀衆需要用UV燈照射,才能去發現隐藏在展廳不同角落的奧秘。
而在神話體驗室裡,整個空間充滿空靈的音樂,展廳中間的區域,投射出的全息影像是Yggdrasil——丹麥神話裡的“生命之樹”。牆上也通過LED顯示屏滾動播放各類神秘的祭祀符号,這個空間瞬間成為了維京人的信仰場所。展廳牆上,還有一個3D打印的錘子,投射出的陰影看起來有點像十字架。但貝克用它作為一種比喻——藍牙哈拉爾德雖然受洗成為了基督徒,但是此後的二三百年裡,維京人依然在自己的信仰和基督教之間搖擺徘徊。
展覽的最後,觀衆可以登上屋頂用“時光機”一窺究竟,看着耶靈教堂、耶靈墓地、維京人防禦工事是如何随着歲月推移發生變化。觀衆心中的謎團也逐漸得到解開:他們是如何把巨石推過濕地,如何造出巨大的木柱。
值得回味的是,耶靈博物館裡陳列了一個制圖機器人,它并不是一件叙述維京人故事的普通展品。通過計算機編程,博物館工作人員可以導入需要繪制的圖像文件,讓機器人從輪廓開始,逐漸填充最終形成一幅完整的圖像。創意總監安格爾斯列娃這樣解釋制圖機器人,對耶靈博物館的貢獻:當代的博物館就是在一面空白的牆上,畫出一個框架,經年累月,每個人都可以繼續握筆,添加自己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