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似乎正在以你想要的方式前行。
相應的,金融的生态及格局也在發生重大變化。技術的推動讓金融的數字化轉型愈發明顯,傳統金融機構“離櫃率”同互聯網銀行業務激增形成強烈的對比。
互聯網銀行概念由互聯行創始人林立人提出。2014年以來,中國銀監會批準了數家試點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由于互聯網銀行出生即帶着互聯網基因,它們抛棄了傳統銀行“多營業網點、多産品條線”的運營模式,以一種與與傳統銀行網絡業務也不一樣“輕資産、平台化、交易型銀行”姿态亮相。
麥肯錫當年發布的2014年中國個人金融服務調研結果顯示,逾七成中國消費者會考慮開辦純互聯網銀行賬戶,近七成中國消費者會考慮将純互聯網銀行作為其主要銀行。
與國外的英國Atom銀行,迪拜商業銀行CBDNow類似,國内先後成立的微衆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等都是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以及多種金融科技,重構金融底層科技系統、風控系統,為消費者、小微企業等提供數字化金融服務。
互聯網銀行的業務申請渠道均為線上申請,審核流程簡單高效,申請門檻較低,同時可以保證較高的個性化利率,較低的貸款額度。在風控方面,互聯網銀行背後都有社交網絡的強大數據和雲計算能力作為傳統風控的補充。
一直以來,互聯網+上的嘗試都被冠以颠覆傳統的名頭,然而互聯網銀行迎來春天的同時,并沒有颠覆甚至沖擊傳統銀行的業務,因為從自身定位和目标客戶來看,這些互聯網銀行無意與傳統銀行競争,而是利用技術更加開放,成為銀行的補充和合作者。
《周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緻而百慮。”大多互聯網銀行的從業者也認為,在開放、融合、競争都有的态勢下,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銀行終會走上一條殊途同歸之路。
2014年12月16日起,互聯網銀行書寫自己的故事,如今三年多過去,作為新金融時代連接者,互聯網銀行在各自的場景中有哪些創新,成績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