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晔
目前,國内電動自行車車保有量已超過2億輛,2013年電動自行車銷量更是達到曆史高峰的3695萬輛。2014年電動自行車銷量同比已略有下降,但仍然超過了3500萬輛之巨。電動車産銷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後,行業已進入拐點,增速放緩甚至階段性出現負增長或将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常态”。如此大勢下再來分析、判斷電動自行車的發展方向,高能量密度新型驅動電源、高效節能驅動系統,大力采用新型複合材料,從而實現電動自行車的小型、輕量、智能和高端化,無疑成為了産業實現突破的最佳選擇。
快速發展的锂電車市場與其所受的制約
近幾年來,锂電自行車發展迅速,據行業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為231萬輛;2014年突破300萬輛大關,達到了350萬輛;2015年全年預計能突破400萬輛。但是與龐大數量的鉛酸電池電動車相比,锂電自行車在數量上還是處于絕對的弱勢。2014年,锂電自行車隻占到了電動自行車總量的10%。現在的锂電自行車行業可謂是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是受環境污染、開發新能源的影響,國家對锂電電動車的支持在不斷加碼,锂電自行車行業獲得難得的發展機遇;另一邊,卻是由于锂電池安全性、續航能力、價格等因素遲遲未能突破,國内锂電自行車企業在苦苦掙紮,難以為繼。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三大因素制約:
一是锂電自行車企業經營思路的制約。現在業界主流觀點是“锂電就是鉛酸電池的升級和變形,锂電自行車就是直接複制鉛酸電動車的模式”。于是,有的企業直接推出了鉛酸車型改成锂電車型,有的企業研究在一輛車上進行鉛酸電池與锂電池的通用互換,這其實是錯誤的。因為锂電與鉛酸的電基礎技術不同,決定了這兩種電池産品特性的差異,也決定了锂電與鉛酸兩者之間在應用、發展乃至産業運作上的不同。我們不能用做鉛酸電池的思維來做锂電,否則會進入死胡同,把自己逼入困境。但要說服、扭轉生産企業經營者和經銷商的觀念和認識是很難的。
二是锂電技術的制約。國内锂電池技術直至目前仍然處在探索階段,一旦國内企業實現對锂電池技術的突破,锂電池科學合理的管理和優化匹配,锂電池不穩定、锂電池存在着的安全隐患等問題都能一一得到解決。但是,攻克锂電池諸多技術難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企業耐得住寂寞,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更需要相關行業共同配合,才能得到徹底解決。但是,市場是嚴峻的,消費者已經适應了鉛酸電動車低質低價、兩年一換的現狀。要求锂電自行車比鉛酸電動車在續航裡程、負載能力、速度、騎行舒适度方面更勝一籌,成為了大部分消費者對锂電車的評判标準。
三是锂電池售後服務的制約。鉛酸電動車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售後服務體系。而锂電自行車由于銷售量小,故障率高(國産锂電池故障率大約在5%~10%之間),售後服務網點不健全,普遍存在售後服務不及時、客戶抱怨率高的問題。這個問題直接制約了锂電自行車行業的發展。
價格亂戰,質量下降,锂電車自降身價
锂電行業進入了浮躁期。“好了傷疤忘了痛”的锂電自行車企業,不斷重複低端制造的故事。锂電自行車行業本身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标準,消費者在關注産品價格時,卻忽略了锂電自行車本身的安全性以及效能性。許多锂電自行車廠家為了迎合客戶低價需求的心理,過多的在電池價格與成本上,乃至自身利潤上用盡心思,導緻産品質量與性能不斷下降、各種問題不斷露出水面。在充滿虛标和僞劣盛行的當下,電動自行車用锂電池産業的發展難有持續性。衆多的國内锂電自行車企業也違背了自己做锂電自行車的初衷,再次給自己貼上了劣質的标簽。
面對盈利狀況欠佳的市場局面,锂電自行車企業不應單純通過價格戰來搶占市場份額,而是要加強自身的修養,通過提高産量來彌補産品利潤率下降,這是應對锂電低價競争最現實也是最有效的生存法則。擴大産能的優勢在于,提高企業知名度,吸引并承接更多大客戶訂單,掌握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另外,産能擴大之後還能通過降低制造費用(制造成本與管理費用)等,從而降低锂電自行車的生産成本。锂電自行車已經進入到微利時代,性價比才是锂電自行車企業生存和搶占市場的制勝法寶。
規範行業,引導市場,做高性價比的産品
市場良性發展離不開相關的政策規定和約束。如果锂電自行車市場沒有相關的行業标準進行約束,任其價格自由混戰下去,不僅市場得不到良性的規範,而且未來發展也會受到影響。為此,國家和地方部門相繼出台了有關政策和規定,對遏制低質低價競争、規範電動自行車市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锂電自行車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必将迎來優勝劣汰重新洗牌的考驗。事實證明,隻注重經濟利益不注重品質與性能,盲目跟風殺價的企業将逐步退出市場,更多大型電動車企業開始涉獵锂電自行車領域,這些大型企業的進入必将給锂電自行車産業注入新的理念、新的産品與新的營銷,帶領行業朝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但由于标準的缺失,目前每家企業所生産的锂電自行車型号與規格難以統一,由此造成了每家企業對锂電池的型号和性能要求與标準不一緻的結果。
由于傳統電動車企業對于锂電自行車和锂電池無論是技術還是性能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對生産锂電車需要配備何種锂電池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這都會導緻锂電自行車企業難以集中資源和精力投入到核心技術和産品的研發上,由此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要生産出高品質低成本的锂電自行車,就需要整車與電池的高度匹配,在技術和生産上實現共同進步。隻有這樣,才能避免锂電自行車陷入低價競争的泥潭,推動整體锂電自行車産業良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