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于昊
2016年6月,華南和華東地區持續強降雨,這讓《電器》記者此次關于微電機市場走訪的過程驚心動魄,更讓空調産業鍊上的企業愁上心頭。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樓市持續升溫,這又讓低迷的家電産業鍊看到一絲希望。
發愁也好,期待也罷,有一件事已經毫無疑問:曾經高速發展30年的中國家電産業,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邁入了“低速增長”——内銷市場基本見到了“天花闆”,外銷市場充滿不确定性。
這對家電産業鍊的供應商來說,意味着兩點:一,嚴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導緻慘烈的市場競争;二,家電産業之外,那些尚未成熟的領域有着更大的誘惑力。
對應用領域範圍極大的産業鍊前端零部件——電機來說,以上兩點決定了身處這個行業的企業集體進入“轉型期”,轉型的方向則是有針對性地闖入新領域、轉變傳統産品戰略。
《電器》記者此番南下廣東,再北上華東,電機企業面對新形勢,轉型之迫切令人咋舌。
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包括威靈、凱邦、大洋、卧龍在内的電機主流企業,紛紛将目光鎖定在機器人伺服電機、高能效工業電機和電動車驅動電機上,雖然每家企業進度不一、特點不同,但跨出家電傳統領域,急速闖入新興領域的布局毫無二緻。
沒有自供體系的大洋、卧龍,紛紛加快了并購新領域公司的步伐,迅速加大與電機相關的新領域業務比例,甚至在電機業務中已經将家電業務的營業收入比例壓縮在30%以内,而這一比例還會繼續下滑。擁有龐大的自配套體系的威靈、凱邦,兩家的老闆一個準備收購KUKA,一個準備拿下銀隆,這對相關配套電機的技術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跨領域轉型的同時,傳統業務的轉型、整合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家電業雖“老”,但體量巨大,應對慘烈的市場競争,必須進行轉型和整合。因此,我們看到威靈電機正在導入GMCC的管理體系,看到卧龍與章丘海爾兩個團隊的整合正在醞釀,看到凱邦擺脫圈養殺入戰場的調整,看到惠而浦電機與集團大平台的協調轉型。
集體的轉型調整還體現在對基礎産品的結構調整、制造升級、工藝革新上,無論空調電機還是洗衣機電機,直流電機的比例都在快速提高,對主流電機企業來說,直流化是應對低價、低附加值産品競争的唯一選擇,也是自動化升級的必要選擇,更是下遊市場的需求選擇。而與之相關的空氣淨化器電機、淨水增壓泵、吸油煙機直流電機、面包機電機等均稱為電機企業的突破目标。
在家電用電機的發展史上,你一定沒有見過如此集中而堅定的轉型态勢。那麼,誰将在這個“大轉型時代”脫穎而出?我們隻有用時間來審視,因為未來充滿變數。
事實上,每一個堅決的革新調整,都将對微電機行業産生重大的影響——當無數隻蝴蝶一起扇動翅膀的時候,産生的“蝴蝶效應”會是怎樣的?